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玉静 《云南金融》2012,(8Z):50-51
本文利用1990~2010年的数据,对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从地区生产总值(GDP)与金融相关比率(FIR)上看,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强,且持续力平稳且长,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较弱,持续力和作用方向都显示出不稳定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作用日益增长,甚至已经成为保障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我国1981—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测算TFP来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并分别从金融发展能力和金融发展效率分析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结论表明,金融发展能力和金融发展效率在长期上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影响,且前者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3.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指出,绿色金融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五篇大文章之一仍是我们绿色征程上持续关注的问题。文章聚焦于基层实际现状,以安徽省为例,基于2007-2021年各地级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探究绿色金融、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三者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安徽省各地级市整体来看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较为平均,并且能源消耗效率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另外,三者之间存在着正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自身和绿色金融的冲击会产生显著且长期的影响,绿色金融对于能源消耗效率存在着负向效应,但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85—2010年时间序列,实证分析吉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效率的关系,以及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金融效率差距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金融发展规模是促进经济增长与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原因;而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及金融效率差距虽然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金融规模差距对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经济增长过程质量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三个方面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根据中国1978-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和经济增长稳定性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二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协调性的影响,短期是增强,长期是弱化;三是金融发展会降低经济增长持续性,提高经济增长结果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结果质量变化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对经济增长协调性变化的贡献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7—2018年的月度数据,采用具有时变性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对金融稳定、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杠杆在合理范围内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若超过临界值,其所带来的收益远小于风险成本,甚至会加剧金融波动、阻碍经济增长。(2)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负向交替作用关系:在经济危机时期,金融体系的稳定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复苏,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增长;最后经济增速到达高峰阶段,金融体系的稳定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立足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合理调控金融杠杆水平,构建稳健、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对于促进经济与金融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1978-2008年时间序列,利用协整与格兰杰(C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采用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以及股票市场规模等指标,研究了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方向性问题.结论是:安徽金融规模的扩张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反过来,经济增长并没有促进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彭非非 《云南金融》2012,(8X):146-147
本文选取安徽省1996-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我省金融结构(银行与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股市的发展对我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彭非非 《时代金融》2012,(24):146-147
本文选取安徽省1996-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我省金融结构(银行与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股市的发展对我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帕加诺AK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利用安徽省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VEC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金融相关率(FIR)、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与农村经济增长呈现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而储蓄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反向关系;此外,变量之间短期动态关系与长期均衡关系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证上研究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上海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规模的格兰杰原因、金融发展结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效率的格兰杰原因,滞后2期的金融发展的效率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从短期来看,上海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完善上海金融结构与提高金融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上海金融》2005,(11):8-11
本文采用VAR模型检验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果显示,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变量与中国经济增长变量之间,的确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变量与中国经济增长变量间,则不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因果检验的证据支持金融中介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的假设,反过来,中国经济增长也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成因.以增长效应研究结论为基础,本文初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Hansen(1999)平行数据阈效应模型的检验与估计方法,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28个省份的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存在阈值点以及阈值点进行估计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阈变量.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阻碍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金融发展不能用来解释经济增长.研究还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开放程度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阈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目前都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本文以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1992-2010年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广东省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广东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不如经济发展,金融资源配置低下,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地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构建一个多元化、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西与江苏1978—2007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表明两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两省的金融规模的扩大都能正向的促进经济的增长;长期因果关系表明:广西的金融发展属于供给引导型,而江苏的金融发展属于需求跟进型;而在短期,广西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而江苏的经济增长是金融规模指标的格兰杰原因,金融结构指标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我国1990-2014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政府支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拐点出现之前,政府支出增加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当越过拐点之后,政府支出继续扩大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2)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政府支出和金融发展的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现阶段的金融发展依然能够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完善的金融市场能够显著增强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3)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发展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同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作用趋于弱化,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存在抑制效应,这说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滞后使其难以充分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而经济发展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支出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种实证检验法,对云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云南省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有单向因果关系,而银行业和保险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则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没有反推证券市场的发展。这表明云南省金融业的发展存在结构性失衡,今后在发展证券市场的同时应注重金融结构的优化,兼顾总量性和结构性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减速换挡的新常态下,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出现了背离:实体企业金融投资率持续增加而实物投资率却在不断减少。本文以我国企业金融投资为对象,以经济增长理论和企业投资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广义矩(GMM)模型,实证分析了现阶段企业金融投资持续增加所形成的资金配置"脱实向虚"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我国企业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相较于经济上升期,在经济下行阶段企业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显著;第二,相较于技术资本投资,企业金融投资对物质资本投资的挤出效应更强,且金融投资收益增加会加剧该挤出效应;第三,企业资金配置脱实向虚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辽宁省相关数据为例就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作以实证分析。结论表明:(1)利用回归分析发现,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还有大的空间;(2)通过协整分析检验也发现,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存在不协同效应;(3)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金融投资与经济增长均不存在因果导向关系。建议在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中,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信贷资源的配置还需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择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作为框架,选择对外开放、金融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投入和经济增长作为模型中的变量指标,使用的是年度数据(1989-2012),目的就是来考察安徽省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相对作用。根据VAR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金融的VAR原数据层面充分证实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而且,金融因素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四大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有学者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因素自第四期开始就会慢慢对经济增长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此时,金融因素不再是影响力最大的因素。相关研究证实:金融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经济环境,也就是说,金融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增长这个大前提之上。但是,关于二者的相互影响程度而言,明显是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这说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新世纪期间,安徽省的金融发展速度为经济增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也是安徽省经济得以稳定增长的原因之一。可见,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金融发展战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