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岑成德  白琳 《现代企业》2003,(10):24-25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大到跨国公司的CEO ,小到私人公司的老板 ,都在谈论授权。尽管授权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已为人们所认识到 ,但人们对授权的理解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正确认识授权授权不是弃权。许多管理者认为授权就是弃权 ,就是使他人权力更大 ,所以他们或者是不敢授权 ,或者是把事情交给下属就不管了 ,有的甚至认为自己一旦授权就再也没有权力去过问了。实际上 ,授权是一种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授权不仅仅是员工的参与。授权是决策权的下放。一个合格的授权者会给予下属充分的决策权 ,而决不…  相似文献   

2.
朱晓平  郑正文 《中外管理》2011,(11):126-126
当下属与工作伙伴发生人际冲突时、缺乏工作动力时、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时,管理者如果能够及时给予下属恰当的辅导,能够帮助其调整心态,顺利开展工作,也能够提升部门和公司的管理效能。在辅导下属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把握三个重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王林 《人力资源》2012,(4):38-41
国际战略管理顾问林正大说,“授权就像放风筝,部属能力弱了就要收一收,部属能力强了就要放一放”。正确的授权应该是相对的、有原则的,是在有效的监督控制之下的授权。没有控制的授权不是真正的授权,而是“放权”;但是如呆控制得太多太严格,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授权,而是“分配任务”。因此,管理者既要下放一定的权力给授权对象,让其在职责范围内享有完全的决策自由,又要对授权工作进行必耍的监督和控制,检查督促他们的工作,对被授权者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进行适时的纠正。  相似文献   

4.
谈到授权,任何管理者都不会陌生。出差需要授权、任务重需要授权、培养人才需要授权等等……在一些市场规范和制度规范相对成型的环境里,授权已经成为管理者重要的管理手段。通过授权,使得企业领导能力增强,员工归属感增加,更使得企业管理流程更加顺畅,管理制度执行得更加到位,企业发展更加平稳——这是记者在采访完几位保险公司老总之后的深切体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公有股管理中的问题一、公有股的所有者主体相对模糊。在我国,公有股一般实行授权委托经营,即由国有资产管理局和集体决策机构授权一批原企业的管理者,委托他们经营其管辖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授权经营之后,被授权单位或个人既是受委托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又是资产所有者的代表。从表面上看,公有股的所有者主体是十分明确的,但由于国家、授权部门、被授权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没有定型化和法律化,故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异化现象。一方面,授权机构凭借自己对公有股的部分所有权和全部经营权,把部门利益置于全部公有股东之上;另一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因此,作为一名管理者,如果想通过下属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就必须要学会授权。授权强调管理人员赋予下属更多的权力,以充分调度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到跨国公司的CEO,小到私人公司老板,都在谈论授权。  相似文献   

7.
授权既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也是高效管理的必备条件。管理者只有把应授出的权力授予员工,员工才会愿意对工作负责,才会有把工作做好的动机。当然,管理者必须在授权上多加用心,把授权工作做好,让授权成为解放自我,管好员工的法宝。本文主要谈谈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授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英才》2003,(5)
扁平化管理是传统组织结构——层级结构而临市场冲击的结果。传统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源于经典管理理论中的“管理幅度”理论:一个管理者由于精力、知识、能力、经验的限制,所能管理下属人数是有限的。随着下属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就超越了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范围。而且越往高层,一个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下属越少。通常基层管理者有效管理下属不超过15-20人,中层管理者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10人,高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7人。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员工人数可达几十万人,管理层就更多了。据说 IBM 原采取“金字塔”层级管理结构时最多曾高达18层,  相似文献   

9.
谈如何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在管理中担负着重要角色,有效性是管理者的一种特殊技能。管理者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使其有效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章从管理者要讲求有效性的必要性出发,阐述做一个有效管理者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绩效是企业期望的成果,是企业经营的有效输出。而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绩效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绩效管理是在一段时间内科学、动态地衡量员工的工作状况和效果的管理方式,通过制定有效、客观的KPI指标,使各级管理者明确了解下属在考核期内的工作业绩、业务能力等。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品牌授权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即授权者与被授权者基因要相合,授权品牌要有鲜明的品牌个性和文化内涵等附加价值,品牌授权是互动的体系,注意对自身的品牌保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目前腾讯QQ进军火腿肠和方便面行业是值得商榷的品牌授权之举。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由于受本身薄弱的人力资源基础影响,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管理者在对下属素质抱有较高期望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员工素质的有效管理或缺乏系统性考虑,与企业的产品、市场、技术、生产、质量等管理相比,总认为可有可无,不愿在此花费过多的成本和精力.文章从中小企业的实情出发,就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管理资源,把握好员工素质管理关键点,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员工素质管理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说之以理     
拜伦法则 由美国内陆银行总裁D·拜伦提出,指的是授权他人后就完全忘掉这回事,绝不去干涉. 对于领导者来说,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授权给他人时,总会感到难以割舍.尤其当这项事业是自己首创时,更是如此.即便明知接掌自己事业的人精明干练,你心底仍有个声音在呐喊:“他不了解我的事业,也不明白我的方法!”这时,领导者就要告诫自己:管理者是带领下属完成目标的人,是最大限度挖掘和调动下属积极性的人,不是通过个人能力实现目标的人.既然已经授权给下属,就要相信自己的眼光.  相似文献   

14.
作为管理者如何让下属学会负责地做事7所有管理者最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也是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对于管理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和基本责任莫过于让下属负责地做事.然而,管理中最令管理者感到头痛的问题也就是下属不能负责地做事.那么,如何才能让下属学会负责地做事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其职业角色可以概括为:上司的好下属,同僚的好搭档,下属的好领导.由此可见,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既是高层管理者与基层管理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也是实际工作中战略决策、战术运用、行政管理的重要执行者,发挥着实现效益、创造价值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管理者而言,最常用的管理方式就是下命令。下属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管理者下命令的方法有关。管理者在下命令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命令有无必要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管理者本人并没有弄清某些命令的必要性。比如,一个管理者在很忙的时候,突然有一件事情需要他处理,他认为这个事情不重要,于是就随手安排给他的下属去完成。但下属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清楚,为了完成工作,下属需要不断的向管理者询问有关事项。管理者接受下属询问的时间要比他亲自处理这件事情需要的时间更长。实际上,这条命令就是一条没有必要的命令。  相似文献   

17.
从年终考核看绩效管理年终考核是对一年工作的总结。通过考核,各级管理者可以掌握整个公司、各部门及个人的业绩情况,为公司来年的工作提供数据参考。而作为基层管理者,更需要通过考核本身,全面掌握下属的工作业绩,通过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达成部门绩效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很多管理者经常"没事找事"--即看到下属没什么事情做就感觉不舒服,随机的给下属安排工作,以填补所谓的工作量并追求所谓的"保持工作状态",这种"没事找事"大多与过程控制无关,往往是随机性的,而其结果也常常是工作量增大了、员工一片抱怨之声,工作成果却没有什么显著的提高.笔者以为,管理者应对这种没事找事的管理行为进行反思,并慎行之.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很多管理者经常"没事找事"--即看到下属没什么事情做就感觉不舒服,随机的给下属安排工作,以填补所谓的工作量并追求所谓的"保持工作状态",这种"没事找事"大多与过程控制无关,往往是随机性的,而其结果也常常是工作量增大了、员工一片抱怨之声,工作成果却没有什么显著的提高.笔者以为,管理者应对这种没事找事的管理行为进行反思,并慎行之.  相似文献   

20.
组织行为是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其基本原理对提高团队绩效、推进组织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管理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管理者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动态平衡地发挥不同的影响力,以促进团队创造最高效益;管理者只有认真做好员工工作意识的培养、日常行为的管理、进行有效的授权、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育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打造一支高绩效的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