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脑行业或将迎来自2001年以来的首度下滑。市场调查机构IDC最新分析认为,今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未预料到的一些市场也被不景气波及,甚至过去视为主要成长动力的部分新兴市场也陷入困境。此外,全球今年PC销量增长4%的目标可能无法达到,而2008年第三季度,PC业还取得了12%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关键字     
《国际广告》2011,(1):77-77
X—Pad 在看到iPad巨大的成功之后,许多数码厂商开始觊觎平板电脑这块硕大的蛋糕。主流PC厂商纷纷发布消息,宣布即将推出自己的平板电脑以对抗苹果。而在这场变革中,真正的“先锋”仍旧是山寨厂商。目前,大量仿iPad产品迅速在华北涌现,除外观酷似iPad外,它们的名字也十分类似,  相似文献   

3.
“熊猫烧香”开启了几乎所有中国杀毒软件开发商都在期盼的春天之门。可是,杀毒软件开发商并没有发现有多少转机,市场还是平平淡淡,即使在国内,也很难找到为PC硬盘数据做恢复的专业公司,数据恢复基本上作为防毒公司的一项增值服务。然而,PC病毒随电脑用户一样在呈快速增长,数据恢复服务市场却是一片空白。当“熊猫烧香”烟雾散去的时候,静下心来回顾一下,人们又记住了一些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且看明日PC     
互联网时代,我们再来讨论有关PC的话题似乎显得有些陈旧,然而却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互联网的冲击下,PC机何去何从,确实引发了业内一阵不小的争论。从1998 年开始,PC行将走上末路的评论就不断出现在包括IBM公司总裁Gerstner、Sun公司总裁Scott Mcnealy在内的国际IT业巨头的讲话中,以及权威调查机构IDC、著名证券商美林公司等发布的报告中。国内产业界和舆论界也越来越倾向于这种看法。自从IBM公司总裁Gerstner提出“PC时代即将终结”、“后PC时代即将来临”的论点之后,PC市场似乎并没有如人们所理解的那样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5.
声音     
《成功营销》2009,(4):10-10
电脑用得好就是致富工具,用不好就是娱乐工具。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告诫PC厂商:电脑下乡不能只盯着补贴。 受到13%补贴的“春风”吹动,PC厂商们开始在电脑下乡方面大张旗鼓地角力起来,上游的芯片巨头英特尔和AMD也投入了大量资源抢占这一市场。  相似文献   

6.
《商界》2004,(5):U005-U007
2003年以来,笔记本电脑出现了很多亮点,譬如超轻超薄、崇尚设计、讲究与台式电脑叫板的能力等,而这些在过去几乎都是不敢想象,这都是由于竞争带给我们的好处。2004年“迅驰”平台面临更新换代,还有“Athlon”64位处理器也加入到移动平台,而更多的销售商也将加入,市场战况更加激烈,产品的价格底线更低,也正是消费者购买笔记本电脑的黄金时光。  相似文献   

7.
案例主体:联想集团。成功关键词:放下身段。市场效果:2999元的“圆梦”PC机在抢占了低端电脑市场中的品牌机空白的同时,将品牌影响力深度渗透。  相似文献   

8.
《成功营销》2010,(2):80-80
方正科技在2009年呈现高增长态势,PC业务增速两倍于平均水平,在国内PC市场排名第四。针对行业用户的产品市场,方正持续保持领先的优势;针对家庭用户、个人消费用户的电脑产品,由于起步晚发展较弱,但在2008年、2009年出现了触底反弹,方正笔记本销售呈“V”字型迅猛增长。  相似文献   

9.
去年冬,华项推出EPC电脑,在超便携上网笔记本市场大获成功。随即,宏基、惠普等PC大腕也相继推出了类似产品,直接加入竞争行列。以EPC为代表的超便携上网笔记本,其特点是轻小、便捷,同时售价比较低,借用网上的说法,我们把这类产品称之为“Netbook”。  相似文献   

10.
PC争霸     
陈宇  杨永伟 《商界名家》2004,(10):90-92
世界PC之王戴尔,仗剑直销,在中国市场苦练6年,终有所成,与我国老大联想展开了面对面的交锋,打起了争霸中国PC之战。中国PC之王联想也渐渐感到了来自戴尔的压力,而不得不打起“王位”保卫战……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普及,企业将宝贵的财务往来放到了电脑里,个人将自己最隐秘的情感纪录也放到了电脑里,PC里的信息,其价值远远超过了PC本身。随着信息安全技术的日新月异,防火墙越砌越高,入侵检测越做越复杂,病毒库也越来越庞大。然而,信息安全的防线并未因此而固若金汤。恶意攻击层出不穷,病毒种类花样翻新,一些驻存于电脑硬盘中的恶意程序向网络上肆意传播更让人防不胜防。于是,安全PC的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刘东源  蒲小琼 《商》2014,(35):123-12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一大批贴着“绿色、低碳、环保”的产品进入市场。而在其中有许多产品的设计仅仅关注了造型和材料的问题,却忽略了对产品的实用性、市场需求、消费观念、使用效果和回收利用等产品生态系统的关注。这些产品由此产生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本文提出了“构建产品生态系统”的概念,从产品、社会经济、用户体验、生态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当今绿色设计需要考虑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配件     
近日,讯怡“Orbbit”(天宫轨道)继EZ-Buddie后推出第二代升级产品,并更名为“超能PC”。超能PC与第一代MiNi PC产品相比较,除了保留主流PC配置和讯怡的优质服务外,其内部架构也做了较大的调整,采用了外置电源、特别是“X光透视窗”、“超频旋钮保护键”、以及“地图主板”等多种全新的个性理念设计,均为目前讯怡所独创的技术,打破了传统PC平板化的框架结构,赋予了电脑的个性化的“生命”,提高了产品的应用可视性和可操作性,为那些首次使用电脑的用户提供了更多更新的应用价值和体验乐趣。在讯怡超能PC面前,你不仅对它与传统  相似文献   

14.
伯倩 《三联竞争力》2008,72(3):39-41
在3C中,也许个人电脑(PC)产业算是当今中国最有希望的。中国的计算机工业号称已有50年历程,但成为民用产品的起始点应在30年前,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1978年,国家成立了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开始民品化与产业化。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市场上的个人电脑(PC)尽是洋品牌天下。直到80年代后期,中国才出现了“准PC”——四通打字机作为办公自动化的标志产品。中国PCT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源于改革开放后创建的新型科技公司。但1995年以前.中国PC市场的主导力量是号称“八国联军”的洋品牌。在1996年,中国PC产业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颠覆,联想与英特尔联手发动了“万元奔腾之战”。时至1997年,中国PC市场从“倒七三”变为“正七三”,联想、方正、同方等国产品牌阵营的市场份额从30%跃升70%。此后,中国PC产业度过3年好时光,PC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联想以每年100%的增长率持续跳跃,PC产业成为改革开放后继家电产业的第二个朝阳产业。但好景不长,进入21世纪后,没有关键技术只有组装能力的中国PC产业出现“钟摆现象”,增速缓慢,利润日薄,就挣个“人工费“或“手工钱”。更可怕的是在移动计算成为主流之后.中国PC在笔记本电脑之战中全线衰退,只有联想因在2004年购并IBMPC业务这一神来之笔.而幸免于难且独树一帜。但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不应只培养出一个联想!  相似文献   

15.
虽然是PC市场上的后起之秀,TCL电脑最近两年来的表现着实令人瞩目。不但在消费PC市场上以差异化成就细分市场上的领导者地位,更在商用市场上频频出手不凡。继去年4月拿下山东万佳网吧第一大单后,去年9月又攻克教育第一大单,近来又推出全球首款“金刚”集束PC。这款全球首创的创新产品以独特的设计理念而在行业独领风骚,甚至有专家认为其将颠覆传用商用PC。如果奔腾4成就了TCL在家用市场的主流地位,那么“金刚”集束PC则意味着TCL向商用市场发起冲刺,至此,TCL已经顺利完成其在消费市场及商用领域的布局。“金刚”集束PC的创新在于…  相似文献   

16.
移动PC具有笔记本电脑的外形和大小,又具备台式机的规格和整体性能优势,应该说是一种便携式台式电脑。这个新生事物在国内一经推出,疑惑的声音不绝于耳,喝彩与指责一时间扑面而至,众说纷纭,热闹非凡。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然对其产生“一亲芳泽”的购买意向。然而面对纷繁的移动PC产品和市场,消费者还是大多满是疑惑,甚至茫然无措。本文从市场入手,结合产品,并给出移动PC未来方向和采购信息,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7.
《市场与电脑》2002,(4):46-46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品标准化的加速推进,特别是在芯片、操作系统等许多电脑核心技术都被少数上游厂商掌握的情况下,IT产品的同质化倾向日趋明显。据IDC统计:2001年中国PC市场总增长率为23%,远远低于2000年的46%。中国的IT产业进入了一个由高速增长到趋于平缓的调整期。面对差异不大的产品,价格的竞争成为赢得市场的主要手段,而这却根本不能为追求应用的客户带来实际的利益和价值。从品质的维度来看,低价的竞争显然不允许厂商把微薄的利润投入到质量水平的研究提高上;从应用的维度来看,同质化的产品制约着用户应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徐刚 《江苏商论》2002,(10):69-70
在发达国家,有关概念产品的创意、设计和市场评估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由于概念产品的创意、设计和市场评估可以为企业最大限度降低新产品投资的风险.因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本文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通过“168控制器”概念产品市场评估的实际案例来阐述有关概念产品及其市场实验和风险评估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胜在品类外     
当众多IT厂商还在单纯追求产品的“高性能、低价格”时,华硕易PC早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它通过长期被忽视的大部分用户需求的满足和精准定位,跳出PC窠臼,开创出新的品类,从激烈的竞争中抽身而出。  相似文献   

20.
记得今年春天,很多计算机专业刊物上出现了这样一个题目:“乱花渐欲迷人眼”,PC市场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网络市场是“乱花渐欲迷人眼”,ISP发展状况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很让我反感了一阵。任何东西出现多了都将成为垃圾,稿件的题目也是这样。但是,你会说,这个诗句正好形容中国电脑各个市场的现状啊! 是的,中国电脑界确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不论是PC、网络、ISP,不管是春天还是秋天。 PC市场最是乱花丛生了。看看广告,有十多家“大”的厂商已加入这个市场,推出了自己的产品。用户看得眼花燎乱,不知所以,可谓迷人眼了。迷人眼是不是好事?美国市场上的PC厂家也有几十个,竞争于用户有好处,有什么不好? 但是,要知道,今天中国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虽然品牌多了可以“迷人眼”,但究竟有几家能盈利呢?某新推出PC的厂商自称每年有50万台的生产能力,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