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瑷珲新城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瑷珲新城是清代中国北方边疆重镇,在开发和保卫黑龙江流域广袤领土,反击沙俄侵略的历史中,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地位。以瑷珲城址为核心的一系列遗址,是历尽沧桑,劫后余生的珍贵文物遗存。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会更好地保护遗址、开发遗址,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516"化学毒气部队遗址是侵华日军在齐齐哈尔遗留的一处遗址。作为日军在华进行化学战的罪证遗址,加强对遗址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多方收集相关遗物建成陈列馆并扩建遗址公园,进而将该遗址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旅游精品,既赋予了遗址以新的活力,又促进了地方城市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史宝华 《辽宁经济》2006,(12):105-106
1.合理开发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加强文化遗址周围的配套建设。旅游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产品,是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和旅游审美活动中的各种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首先,应广泛征求文物专家的意见,对遗址所处时代的重要性、遗址的文化因子及其精华部分进行深入探讨,塑造文化遗址的文化形象。有计划地及原部分文化遗址。其次。在知名度高,游客人数多的文化遗址周围,以不破坏遗址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为前提,增强与其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如在遗址附近建造遗址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低矮的小楼,泥泞的道路.道北地区成街连片的低洼棚户区曾经是西安"脏乱差"的代名词.2007年10月,大明宫遗址公园作为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重点示范工程正式启动.随后的三年多来,西安市政府对遗址区3.5平方公里的企事业单位、居民楼、城中村进行了拆迁安置.  相似文献   

5.
大遗址是我国最为珍贵的一类文化遗产资源,也是一种特殊公共物品,政府如何在保护大遗址的基础上开发与利用遗址文化资源,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该文梳理了现有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政府可以利用大遗址的文化内涵发展遗址文化产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编辑部:今年,重庆市涪陵区在组织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时发现,涪陵区革命遗址损坏严重,有的革命遗址破烂不堪,有的革命遗址已没了踪影,必须加大对革命遗址的保护,有的需要抢救。  相似文献   

7.
位于山东博兴县的龙华寺遗址,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是山东地区最大的佛教寺院遗址之一.  相似文献   

8.
汪国富  李志钰 《发展》2012,(4):61-62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重要聚落遗址,位于甘肃东部渭水上游的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南侧。遗址分布在清水河与阎家沟小溪和麻家沟村交汇处的二、三级台地及长虫梁的缓山坡上。  相似文献   

9.
在济南南部山区美丽的山川之中,隐藏着一座久负盛名的寺院遗址,这就是神通寺遗址.神通寺遗址是山东地区最早的一座寺院遗址,虽然千年的风雨斑驳了寺院的辉煌壮丽,但至今遗存的古塔旧碑、摩崖造像等等,却依然焕发着熠熠光彩,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  相似文献   

10.
渤海国遗址是牡丹江市以及黑龙江省旅游的珍贵文化资源,充分开发渤海国遗址资源十分迫切。但迄今为止相关研究数量不多。该遗址旅游的SWOT分析表明:优势在于其原生性,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劣势在于历史遗存少,知名度低。要通过市场化运作,保护性开发;增强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区域联动发展等开发策略,推动渤海国遗址旅游开发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元市红色文化底蕴厚重,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本文就广元的红色资源禀赋条件,红色旅游开发的现状以及今后加快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进行论证.以便更好地发挥广元境内革命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教育作用,推动利用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力度,为广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宁波通讯》2008,(4):F0004-F0004
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村口,是浙江省新近发现和发掘的又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田螺山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田螺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相对完整的一处史前村落遗址,对于推进河姆渡文化考古研究的整体局面提供了宝贵契机。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陕西省大遗址资源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陕西省大遗址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陕西省大遗址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述了神木县煤炭产业的困境,认为石峁遗址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论证了其转型的迫切性,指出其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石峁遗址的重要价值及意义,以石峁遗址开发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打造神木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快园区规划建设,鼓励各产业联合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培养相关人才,储备智力支持资源.  相似文献   

15.
2013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河分所、黑河市文物稽查支队组建文物调查队在黑河市爱辉区二站乡三站村发现一处遗址,遗址内散落有陶片、瓷片、铜钱等大量遗物。现通过对发现遗址概况、地表采集文物标本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查证,推定该遗址为清代墨尔根至瑷珲驿站驿道库穆尔站站址所在。三站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清代驿传制度和黑河地区驿站驿道发展均有着突出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一梅 《魅力中国》2013,(22):114-114
文物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构成我国中华五千年辉煌历史文明的主体,同时也是我国文明曾经高度发达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见证。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往往是文物遗址遭受破坏的高危险期。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如何保护好大遗址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任务。文章将以文物遗址保护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关于文物遗址保护及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余姚悉心呵护河姆渡遗址"金名片"。近几年,余姚保护与传播河姆渡文化更是积极作为,通过多样载体、多种途径,全力擦亮河姆渡文化标识,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5月,河姆渡遗址入选浙江省政府发布的首批20个"浙江文化印记"名单;同年9月,"河姆渡文化祖源"余姚井头山遗址获评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目前,余姚正全力将河姆渡遗址创建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人类学探寻三线建设工业遗址背后蕴含着建设者族群意识以及族群表达的文化身份,分析三线建设城市文化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内涵构成,以适应三线建设城市发展的文化诉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是城市文化形象提升不可缺的物证,从文化景观概念阐释三线工业遗址具有文化景观的属性,以攀枝花三线建设席草坪工业遗址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文化景观的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的具体表述,为我国三线建设城市工业遗址的景观重构和城市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小花 《魅力中国》2011,(20):85-85
大遗址,一般指从体量上讲占地规模宏大的大型古文化遗址,主要是古聚落遗迹、古城址、大型墓葬群及其他设施遗迹体系、组群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宁波市当前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实践,提出宁波市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立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