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通讯》2012,(19):31-32
从2002年以来的十年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地位的持续提升,宁波教育也在不断创新中驶入事业发展的快车道,宁波教育实现了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跨越式发展。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实现高标准普及,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享免费义务教育的阳光雨露;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专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2.
<正>"双十一"期间,实现从7万单到250万单的跨越,需要多长时间?宁波的一家物流企业给出了答案——3年。从2015年涉足跨境电商物流领域至今,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完成了指数级发展。总部位于香港的嘉里大通物流是一家跨国企业,其宁波分公司成立至今已有21年历史。从服务于传统贸易企业,到试水跨境电商业务,再到引进海外品牌落地——嘉里大通,这一艘亚洲"巨轮"正在跨境电商蓝海中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3.
仅用12天,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项目实现从洽谈到挂牌;不到1年,瑞凌世界级降温膜项目完成从洽谈到正式投产;7个月内,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完成筹建、签约、落地全过程……这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加速落地,是宁波"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的生动注脚。2018年2月,宁波吹响了推进"项目争速、产业争先、科技争投、城乡争优、服务争效、党建争强"的号角。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上半年,由市教育局和市旅游局共同创办的宁波旅游学校,在甬江职高正式挂牌成立,此举开启了宁波教育系统与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合作办学的先河。旅游业人才紧缺近四年来,我市旅游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旅游收入从205.2亿元增长到450.2亿元,年均增长29.8%,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宁波教育系统启动实施《教育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教育整体质量水平,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协调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实施优秀教师培养引进工程。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我们在中小学青年教师队伍中启动实施"曙光工程"和"卓越工程",培育优秀教师。目前入选"卓越工程"共473人,其中10人是"中外合作专业博士培养"项目首批对象。同时面向全市3万余名青年教师启动"曙光工程",结合各地专项培训与校本培训陆续开展。此外,制订出台《关于实  相似文献   

6.
正港口飞速发展见证城市腾飞。从20世纪70年代中央决定开发建设宁波港,到1984年宁波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宁波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将港城发展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促使宁波走出了一条从港城互动到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改革开放之路。1978年12月4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宁波港开放问题的批复》,同意宁波港对外开放,同时宣布宁波市区对外开放,宁波港也由此迎来了从河埠码头到世界大港的蜕变。2001年,  相似文献   

7.
李镇西 《中国西部》2014,(24):110-111
<正>从《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到《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李希贵的书我读了不少,但这次在读其新著《面向个体的教育》时,我心里受到的震撼前所未有。虽然书中不少观点颇有新意,比如"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校长要走在改革队伍的中间""发现和教育同样重要""帮助孩子在集体之外成长""寻找质优价廉的师德"等等。但从总体上看,在根本的教育理念上,希贵所论述的不过是教育的常识,或者说,他让我们的教育眼光投回到了教育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万新儿 《宁波通讯》2014,(14):32-35
<正>定居宁波数年,研究整理出版宁波帮史料,令人叹为观止,感觉到宁波帮群体之宏大,涵盖了从政治到经济和文体科技的所有领域;感受到宁波帮历史的深远丰富,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之前;感慨着宁波帮人士的艰辛不易;感佩着宁波帮思想的睿智前瞻;感悟到宁波帮精神的深邃精警。也让我更加敬佩邓小平先生30年前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号召时的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探究了宁波帮这一特殊群体数百年来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成因的根、本、源、泉之所在,竟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稳步推进,宁波教育已基本完成了"夯实基础、做大规模"的任务,较好解决了人民群众子女"有书读"的问题。如何根据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把握工作重点,实现新的飞跃,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成为我市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叶重瑾 《宁波通讯》2014,(16):37-41
<正>今年初,宁波供电公司启动"电网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从电网补强、安全供电、优质服务等方面全面对接助力宁波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6年,实现宁波电网结构显著改善、电网设备得到整治等目标,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率先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日前,就电网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相关问题,宁波供电公司总经理吴国诚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11.
<正>继"246"后,又一组数字将影响宁波,这组数字叫"225"。敢为人先的宁波又将肩负新时代使命,自我加压,服务国家新一轮全面对外开放,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路先行。宁波的"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描绘了这样的星辰大海:按照发展目标,到2025年,通过存量扩张和增量突破,宁波将实现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进口额、出口额分别达到1万亿元;外贸进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全国全省领先,货物  相似文献   

12.
正从发展看,宁波在科教智力资源薄弱、自然资源相对薄弱的条件下,经历了科技成果转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趋强的发展历程,一段从量变到质变的艰难旅程,最终探索形成了多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宁波模式",并助力宁波一举拿下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作为这段旅程的主角,宁波企业不仅擅长寻找"科技金蛋",而且擅长把这些"科技金蛋"变成金灿灿的新兴产业,打通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3.
正7月2日,宁波召开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部署会,并提出宁波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总体目标。由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升到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是宁波顺势而为、强化优势的一大举措,这将擦亮"宁波制造"金字招牌,进一步扩大"宁波制造"的优势,成为宁波唱好杭甬"双城记"的又一重大工程。宁波、杭州两座城市各自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宁波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将主要在三个方面全面提升与杭州错位协同发展的水平,实现两地资源要素优势互补、效益最大化。一是产业融合将更加紧密,从制造、互联网走向"产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5月,全球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收官,成果丰硕。宁波作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港口是宁波的核心战略资源,也是宁波最大优势和特色所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宁波港口吞吐量稳居世界前列,港口及关联产业对全市经济贡献巨大,带动宁波城市综合实力和地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我市港口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  相似文献   

15.
《宁波经济》2006,(11):M0001-M0001
"十五"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宁波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191.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480亿元,年均递增13.8%,宁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十位,所属6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宁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数据显示,"十  相似文献   

16.
3年多,一个从零起步的研究院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2018年3月2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宁波市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同年6月,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2021年3月22日,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正式入园。短短3年多时间,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300名,在宁波开展教学实践的研究生340名,承担宁波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2项,累计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76篇。  相似文献   

17.
<正>70年,宁波的文化经历了从百废待兴、干发新枝、拨乱反正到繁荣发展的阶段,宁波的旅游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初步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文化旅游领域各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宁波"中国大运河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进一步确立。近年来,宁波荣膺"东亚文  相似文献   

18.
正70年筚路蓝缕,70年砥砺奋进,宁波经济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农业经济总量由1949年的3.2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80.3亿元,工业总产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亿余元增加到2018年的2万亿余元,服务业占GDP总量由1978年的19%增加到2018年的45.9%……一组组掷地有声的数据,记录着宁波人民创新实干的脚步,也见证着宁波经济的腾飞。70年来,宁波"三农"发展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从自我保障到社会保障、从民生凋敝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社会治理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以协同治理理念为导向,强化系统设计,理顺条块关系,夯实基层基础,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和社会治理方式的整合,成就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宁波样板"。  相似文献   

20.
正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2%;到2025年,宁波口岸贸易规模要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持续降低,金融业总资产实现翻番,牢固确立长三角南翼服务业中心地位……近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实施"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方案》,要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宁波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