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舟八号”飞船11月17日返回,又一次进行了植物种子的空间搭载试验。这是自1987年开始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植物种子以来的第25次种子空间飞行航天育种试验,利用航天技术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总数达到110个。  相似文献   

2.
“神七”上天在即,太空育种自然又进入人们视野。据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介绍,把植物种子用卫星搭载上天,在太空环境里经受了空间诱变,返回地面后再经过连续几年的培育和筛选,就可能形成有明显优势的新品种。这是植物育种的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记者近日从河北鸡泽县科协了解到,产于“中国辣椒之乡”——鸡泽的“羊角椒”优种近期将搭载中国第一颗航天育种:卫星进行航天育种实验,以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个体更具有特色的鸡泽太空椒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油行业“领头羊”中粮福临门与中国航天基金会11月8日在京举行签约仪式,宣告双方长达十年的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双方的航天合作战略中,包括航天育种项目,将搭载中粮的粮食种子飞上太空,培育新品种,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从9月7日召开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上了解到,航天工程育种产业在中国农业、林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拥有经过太空搭载的农作物共计9大类393个品系,育成并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新品种达到70多个。据了解,今年年初.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被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相似文献   

6.
日前,随着免费成功搭载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遨游太空15天后返回地面的1500克小麦的交付,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超级小麦航天辐射育种项目全面启动。航天育种指利用太空环境的高真空、微重力、强磁场、核辐射等综合因素的诱变作用,诱导植物产生遗传变异,从而选育新品种。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是我省唯一专门从事核技术应用研究的科研所,曾先后四次组织全省会员单位,搭载小麦、水稻、大豆等50多个作物新品种上天。其中成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沙藏28天、雪藏一个月的处理之后.甘肃省林业厅搭载我同第20颗返回式卫星带到太空的华山松林木种子.目前已有60颗成功出苗。此前我国进行的太空林木育种实验尚无育种成功先例。  相似文献   

8.
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诱变育种,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也就是将农作物种子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它是我国航天高科技与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学科的高新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这3个国家成功地进行了卫星或宇宙飞船搭载的“航天育种”研究。我国的“航天育种”研究,已经居世界先进  相似文献   

9.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公约背景下的农民留种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非杂交大田作物小麦为研究对象,考察农民的留种行为对小麦产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非杂交作物,例如小麦、大豆等,留种行为对产量有显著影响,许多农民更愿意购买新品种以提高产量。对育种企业而言,尽管面临着因农民留种而导致下一期种子销售量的下降,但仍然可以通过提高母本种子的价格来回收其新品种研发投资,农民的留种行为不影响育种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航天农业技术研究中心是由上海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闵行区马桥镇政府合作组建的集科研、生产、科普于一体的非营利性的农业研究机构。未来5年内,“中心”将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玉米、小麦、大麦、大豆、蔬菜、花卉等多种植物种子和食用菌种,选育“太空蔬菜、水果、花卉、水稻、食用菌”,最终组建以航天育种工程中心、太空品种制种基地、太空品种展示中心以及太空产品加工中心为核心的航天育种及产业化园区,构建以太空果品、蔬菜、食用菌、花卉及旅游观光农业为核心的绿色农业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科学院消息,由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共建的中科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张国民课题组和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李家洋院士课题组联合选育的香型粳稻“哈香06—216”,通过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审定,正式命名为“中龙香粳1号”。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来自安国市的22克小麦种子曾搭载神舟3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如今,这22克“太空种子”在当地经过了多次播种与繁殖,“子孙后代”数量飞速增长。今年将有10万公斤“太空小麦”作为种子正式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13.
阳春三月,正值北京“两会”代表热谈如何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种子协会理事长、我国著名大豆育种专家王连铮研究员他十分热情爽朗地向记者介绍了我国目前大豆的生产形势,并对我国大豆种业发展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之友》2007,(6S):12-12
本刊讯 据《农民日报》报道:为促进我国农业育种创新和新品种推广应用,加强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农业部近日出台了《“十一五”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国首家航天育种基地——广东省博罗县湖镇航天育种蔬菜取得阶段性成果.福田菜心、罗浮山酥醪菜等航天种子显现优良变异,可望选育出优良新品系。  相似文献   

16.
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诱变育种、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装置,通过空间环境,包括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对植物种子产生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过程.获得优良农作物品种的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信息短波     
第二批“深圳种子”6月将上天深圳市农科集团将在全市范围内公开征集太空搭载的生物材料,选出的“深圳种子”将于6月乘坐返回式卫星升空。深圳市与中科院和中国农科院有关机构密切合作,目前已开始介入生物搭载等上游研究领域。去年,深圳市农科集团取得了生物研究材料的太空搭载权,并于去年9月成功地  相似文献   

18.
据《石家庄日报》报道,太空小麦是国家航天育种中心培育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搭载育种材料,经太空辐射突变后连续多年选育而成。2002年4月,第一批太空小麦种子在栾城县“安家落户”开始试种繁育。 栾城县农业开发中心负责人安世禄说,他们共引进“神舟一号”和“太空十七”两个太空小麦品种,经过两年的培  相似文献   

19.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育种者研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作为保护育种者合法权益、激励育种者创新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制度本身的完善程度以及制度的执行力度。为了考察该制度对于促进育种者创新以及推动种子产业技术进步的实际作用,本文选取了30家种子企业和50家育种科研机构作为调查对象,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育种者研发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分析表明,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以来,育种者的研发经费有了大幅增长;经济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则进一步证实了该制度对育种者创新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学2012年5月初共同研制出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将大幅提高种子真实性检测准确性,有助提高育种效率,杜绝假种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