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转型经济学研究的主题、范式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是整体意艾上制度系统的结构和性质的改变.这一过程就构成了转型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它区别于对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研究.目前这一领域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新古典自由主义、新凯恩斯主叉、演化经济学和制度变迁理论等都在这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这些理论都有着自己的适用范围,在转型经济领域的应用都有着明显的缺陷,更不能独自成为转型经济学最恰当的研究范式.在各个理论范式碰撞与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转型经济理论研究范式的创新,是转型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作为国民经济主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经济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住当前发展农村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一、当前农村经济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1、思想观念不适应。在我国,计划经济已实行几十年,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工作方法根深蒂固。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的地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经济机制与经济发展的探讨北京市朝外商业中心综合开发公司孙文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刻触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为此一定要正确的把握经济发展趋琳...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种新旧体制共存的状况决定了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不可能一步到位,还会有一个缓冲期。尤其是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变,更有一个结合各自实际,作出现实选择,逐步加以推进的问题。地方政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毫不停顿地推进职能转变;必须根据建立新体制的需要,客观地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找准政府的位置,创造真正有利于区域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环境。本文试图从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一层面,对这一问题谈点看法。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和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比较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和以行政管理为主的体制,政府承担着定指标、分投资、批项目、分物资等直接经济管理职能。政企不分、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属性和特征的准确揭示。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被一种传统观念所束缚,这就是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属性。改革开放的深化,逐步摆脱了这种观念,形成新的认识,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对推动改革和发展经济起到了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受旧的劳动力管理体制影响,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出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的特征:计划经济体制下几近于1,二元经济体制下兼有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征,转轨时期则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符合地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7.
徐永兵 《经济论坛》2011,(8):139-141
最近几年,农村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但仍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资金短缺是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我国风险投资在2000年后获得了迅速发展,但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明显。从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化、农产品本身的需求弹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的商业机会来看,加大对农村的风险投资是可行的。但是,要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进入农村农业领域,必须强化农村软硬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
朱建华 《经济前沿》2001,(11):15-17
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变化.   1979年我国的改革始发于农村,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和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农村改革以市场为取向,一是突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收益分配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二是突破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绝大部分农产品开放价格,供求关系实行市场调节;三是突破了单一的农产品结构,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建华 《经济前沿》2001,(10):15-17
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1、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变化。1979年我国的改革始发于农村,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和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农村改革以市场为取向,一是突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收益分配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二是突破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绝大部分农产品开放价格,供求关系实行市场调节;三是突破了单一的农产品结构,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业商业建…  相似文献   

10.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富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耕耘的经济学家已经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注意并得到了肯定。美国经济学会将2005年“克拉克奖”授予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埃斯莫格鲁教授。而在这之前,长期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哈佛大学的施莱弗教授也于1999年获得了这一殊荣。这一领域有很多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例如,如何理解制度的作用?如果制度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东亚经验与苏南实践──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孙振远(本所客座研究员)我国2000年和2010年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是进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此,研究新兴工...  相似文献   

12.
李建中  方明 《经济问题》2006,(12):15-16
一、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已基本完成,二元经济结构转变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从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我们经过了从建立商品经济体制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个过程。目前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初步建成了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绝大部分的产品和劳务以及要素进入了市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继而扩大到城市的个体、集体经济,进而扩大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因此先是农产品,然后是日用品、家电等先后商品化,随后是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技术、土地、…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深藏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二个经济命题,只有从经济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通过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寻找合适的道路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当前农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经济特色,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几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这一领域从来都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研究方法包括了实证、模型研究和规范研究,研究角度主要是从工农业生产部门差别和劳动力个体迁移动机异同来考察,以及从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探索。文章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本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提出深化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产经营是搞活国有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李梦梅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宏伟目标,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因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  相似文献   

16.
<正>文化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非常重大且深远的作用,而文化的形成与演进也受到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目前,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相关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研究领域。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推动这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加强学术交流,《经济研究》编辑部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共同发起了"文化与经济论坛",并于2015年6月在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首届论坛。论坛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第二届文化与经济论坛将于2016年9月24日在广西财经学院举办。本届论坛主办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和广西财经学院"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上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10多年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大转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还指出,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多方面,完善宪政制度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有一条贯穿其中的色彩浓厚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轨迹,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回顾和研究这一改革和发展历程,对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层供销社是我国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它既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经营模式的基层供销社陷入困境,于是理论和学术界开始思考、探索,找其原因,寻其对策.笔者认为,供销社根在农村,基础是农业,主体是农民,如果离开了农村、农业和农民,供销社将因失去生存的空间而成为历史.本文从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对策等三个方面对基层供销社回归"三农"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董福山 《经济问题》1995,(12):47-51
当前山西省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出路董福山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最近几年我们对国有企业的审计中,发现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市场不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