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爱》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1846年完成的一部自传色彩很鲜明的小说,作者将其个人的性格、意志、人生体验和感受熔铸于这部小说之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真诚独立、自尊坚强、敢于反抗、敢于追求真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简·爱,夏洛蒂·勃朗特借简·爱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精神、生活理想和爱情观。  相似文献   

2.
陈雅芳 《魅力中国》2010,(35):277-277
作为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与《呼啸山庄》中都贯穿着爱情,但在这千丝万缕的爱恨纠缠中,它们又给人不同的情感触动。在比较两者爱情中发觉作者独特的视角和人生思索,感受作者构筑起的爱情世界.  相似文献   

3.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人生际遇跌宕起伏,敢于反抗的独立女性形象。本文试图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切入对简爱的心路历程进行解读,透视她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通过探索各种需求的满足情况,揭示需求对实现自我价值和丰满人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瑛 《新西部(上)》2012,(10):151-152
本文解读了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通过对作为《简爱》里一名默默无闻的配角“疯女人”伯莎五次出场的分析.认为伯莎在小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疯女人,就成就不了简爱,同时伯莎也不是简爱的对立面,而是从不同的地位和侧面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和斗争。她们两人都是作者刻意塑造的互相不能分离的艺...  相似文献   

5.
赵军涛 《魅力中国》2010,(3X):147-149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视雪莱为反宗教者、无神论者,他与基督教的关系被片面的理解。本文试图以阐释学为理论构架,主要依据雪莱的《论基督教》一文以及书信来阐释雪莱的基督教观念,以为读者正确理解雪莱与基督教的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黄嘉瑜 《魅力中国》2010,(34):70-71
久仰马克思·韦伯的大名,他与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杜尔克姆一起被奉为当代社会学三大神明。韦伯一直致力于东西方宗教的对比研究来突显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儒教与道教》正是他《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第一卷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马俊 《魅力中国》2010,(3X):205-207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斯托夫人最著名的作品。本文从宗教圣经的角度分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各类人物形象,简单论述作者在整部小说中宣扬的宗教的思想,从基督教圣经的意向出发详细分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的各类人物形象,由于不同的性格和特点最后的命运不同,并说明作者是想通过宣扬圣经的思想来唤起沉迷于基督的奴隶,要有争取自由的勇气。  相似文献   

8.
匡丽  肖月 《老区建设》2008,(18):37-38
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世界文学的最基本的素材,其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尤为明显。本文通过英美文学经典作品来探讨其中宗教信仰的运用,基本上有两种情形:宣扬基督教的仁慈、宽恕、博爱:牺牲、重生精神;反映宗教统治下的人性悲剧。说明宗教文化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形式灵活多样,影响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东西方两部魔幻小说《西游记》和《哈利波特》文中出现的宗教文化背景对比分析,从神的起源、生活角度与解救方式三种角度研究中国儒教、道教和佛教三教合一和西方视基督教为唯一的文化背景;西方救赎、中国成德的行为模式形成,分析中西方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探讨中西方宗教对文学作品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鵾  郑晓如 《黑河学刊》2015,(4):142-144
转型期的乡村文化"公共性"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遭遇着消解的命运,其在农村的社会层面表现为传统民间精神信仰的缺失、农民互助合作意识的淡漠、公共文化生活的衰微和社区共同体的解体;在农民精神层面表现为宗教信仰的增加以及农村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家庭教会的发展。针对农村文化"公共性"消解带来的基督教文化蔓延趋势,我们面临着双重任务:在解构乡村文化"公共性"消解及其带来的基督教蔓延的同时,实现现代乡村文化"公共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简·爱在舅妈家、罗沃德慈善学校、桑菲尔德庄园、惠特克劳斯的反抗为主线,用细腻饱含激情的笔为我们刻画了简·爱追求人格的独立、自立、自尊、自爱,与不公平的命运作抗争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2.
王珍 《魅力中国》2013,(28):90-91
《圣安东尼传》是亚历山大的阿塔纳修斯主教为第一个修道士安东尼所写的一部传记,目的是教导当时的修道士如何潜心修道,也期望借着这传记攻击基督教异端阿里乌主义,维护正统教义。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了解安东尼时代的社会和宗教背景,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宗教之一。作为外来宗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是历尽坎坷,基督教虽然几次被中国官方政权排斥,但是基督教会始终没有放弃在中国传教的意愿,陆上丝绸之路被阻后,传教士无法从陆路进入中国,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的崛起,基督教的传教士再一次踏入中国的土地。在这期间基督教传教士的行为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比分析了英国勃朗特姐妹的名著《简·爱》和《呼啸山庄》写作方法的异同。这两部作品有着其相同点,都是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但两者之间叙事模式差别却异常明显。其体现在:《简·爱》叙事方法形式单一,从自身角度出发讲述一些较为权威性评论,能够极大调动读者的积极性。而《呼啸山庄》采用的则是多种叙事结构,叙述者在讲述故事同时将自身夹杂在里面,未来和过去的故事同时形成,因此也给人一种纷繁复杂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刘筱娜 《黑河学刊》2014,(5):7-8,142
基督教神学家保护基督教,反对外来的其它宗教形式,然而最大的危机实则来自基督教内部—灵知主义。最早的灵知主义者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中就区分了律法与福音,主张基督的使命就是带来拯救的灵知,我们需要从身体与物质的世界中把精神救出来。对于诺斯替主义者来说,外在的世界是恶的,律法是福音的对立,人最内在的自我与超越的神具有同一性,只有与世界逐渐疏离以达到极致,才能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16.
简单介绍了斯托夫人的生平和基督教,运用弗莱先生的原型理论分析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几个主要形象,如汤姆,伊莱扎和小伊娃等人物,以此展示出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基督精神。  相似文献   

17.
"救赎观"是基督教神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救赎观作为一种宗教思想体系,其形成受到了犹太教、东方神秘主义宗教和古希腊罗马哲学的重要影响。基督教充分利用了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纽带作用,以其作为末日审判思想的理论基础,将众多宗教思想有机糅和并加以创新,加上信徒保罗的改造,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信仰——救赎观。  相似文献   

18.
王锋 《黑河学刊》2002,(2):25-27
(一)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历史现象,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世界上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出现,都是同君主制的存在相适应的社会现象。1.基督教及其主要教派基督教是信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它是从犹太教中一个小教派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宗教。犹太教认定他们的部落保护神耶和华就是救世主,而作为犹太教中的一个小教派相信耶酥是上帝派降人间的…  相似文献   

19.
身份认同建构是一种动态社会过程,各类组织的利益内涵和边界在此过程中形成、明确或重构。作者以认同政治为视角归纳了当代基督宗教传教运动的全球政治效应。基督宗教以信仰为基,通过传教运动不断发展信徒、扩展组织并建立跨国网络,在此过程中持续改变或强化个人和集体认同,推动基督教继续向南移动,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同时西方基督教仍居世界基督教的中心地位。在传教进程中基督教组织成为全球公民社会重要主体,推动基督教从私人信仰走向公共宗教,同时通过深化次国家认同和超国家认同对民族认同形成挑战。其表现在于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安全战略形成合流、推动认同整合和分裂而影响传统安全、在疾病防治等方面对非传统安全产生影响。基于此,基督教传教运动可在全球、国家和地方层面发起观念、组织和制度革新或革命,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革新或革命引信。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艺术在西方的发生发展,是伴随着一种宗教宣传的目的进行的,在图像的表征上具有较为强烈的符号性。且这种符号性的两个基本元素能指与所指分别对应着图像的图式与主题,两者因为宗教表达的需要,在基督教艺术中具有较为强烈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