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香港政府奉行积极的不干预主义,香港政府所扮演的积极角色,都集中在宏观的层面上;相反,在微观层面上,香港政府就一直采取自由主义,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介入,其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香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非常低调的角色。但是,香港政府提供了一个高效、廉洁的行政架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咨询式民主,配合独具特色的半官方机构的运作,加上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提供了一个适合经济发展的环境。从总体上看,香港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值得肯定的,适应了香港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香港政府在经济管理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报告》2006,(211):3-19
香港地少人多。人口稠密,却是世界上公认的住房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地区之一。土地公有制使香港政府具备通过土地批租获得财政收入的能力,能够为公共住房的发展给予补贴。香港政府通过推行公共房屋计划,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适当的房屋.使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探讨香港公共住房制度的经验,对于我国内地住房制度改革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香港《香港商报》12月10日】由于内地房地产业进入2005年后仍持续旺热,拉高了通胀和刺激了相关行业的升温,令当局宏观调控的重点逐步转到对楼市的控制上。其中,对土地的调控将会更严厉、具体。但由于土地历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利益,也与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再加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央政府的全面调控未必奏效,相关法律及税务政策能否配合是关键所在。而建立全新的自上而下的土地执法监控体制,是重要的改革环节。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两三年里,香港的百万富翁人数增长明显,很大程度归功于香港的楼市、股市双繁荣。为了控制楼市暴涨带来的风险,从2012年至今,香港政府出台多项辣招,楼市热度稍减。有专家预计,2014年房地产带给香港家庭财富的增长,将低于2013年的8%。  相似文献   

5.
正在过去两三年里,香港的百万富翁人数增长明显,很大程度归功于香港的楼市、股市双繁荣。为了控制楼市暴涨带来的风险,从2012年至今,香港政府出台多项辣招,楼市热度稍减。有专家预计,2014年房地产带给香港家庭财富的增长,将低于2013年的8%。楼市交易量下滑日前,瑞信研究院发表的第四  相似文献   

6.
1、制订房屋政策的缘由及目的 香港政府的房屋政策起源于一九五三年圣诞节石峡尾木屋区的一场大火,当时仅系为安置五万灾民而制定的一项临时应急措施。其后,鉴于香港社会长期存在的贫富悬殊、人多地少等尖锐矛盾,港府逐步制订出一套比较完善的房屋政策,目标是“确保以市民能负担的楼  相似文献   

7.
对于公共住房资源的管理,香港政府经历了从“自由放任”到“政府介入干预”,再从住房分配的“行政化”到“市场化”的角色变迁。本通过分析香港住房政策的发展,透视香港政府公共管理角色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君度 《沪港经济》2014,(9):46-47
正香港房地产行业一直是大中华区的行业标杆,精明的香港开发商往往会给内地同行带去一些新的经营理念。不过,香港房地产行业也有一项"创新"被世人诟病,那就是设计出"发水楼",即在合法的情况下,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令单位"发水",使其利益最大化,人们戏称这样的设计为"奇则"(即奇妙的设计图则)。尽管香港政府对楼市的调控未有丝毫的松懈,但在过去的几个月,香港楼市却重新火热起来,楼价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9.
<正> 房地产业是当今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香港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香港房地产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与香港政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经济管理和行政干预相结合的开发、建设、使用和管理的综合法规与措施是分不开的。近几年,随着我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方兴未艾,但也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所以,分析和探讨香港的一套已日臻完善的做法和经验,对于大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一、统一、严格管制的土地批租制度香港的土地所有制具有明显的殖民地色彩,与英国本土及美、法等国的土地私有制不同,其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香港  相似文献   

10.
杨军 《华东经济管理》1990,(3):36-37,20
香港对外贸易运行机制的运作及其效应如何?就这一课题本文试图作一番思考。一、积极不干预政策效应“积极不干预政策”是香港政府当前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具体是:建立外汇基金制在外汇市场上干预港元汇率,通过存款公司对持牌银行进行管制;实行商品交易(期货市场)管制;投资入股兴建能源交通等社会基本设施和提供社会服务,以影响资本市场;拍卖土地、开发土地兴建工业新村、盖公房低价出售以及实行租金管制,以影响土地市场;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法规条例,如公司法、契约法、保险公司法等和建立一套组织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等等。香港在积极策划和投资入股兴建公共设施中,办起了公共汽车、电讯、电力和煤气有限公司等,如香港窄运货站有限公司,就是政府与三家私人公司共同投资入股兴建的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其政府投资占总投资额的10%,该集团享有政府特批的  相似文献   

11.
君都 《沪港经济》2014,(8):46-47
正"缺乏土地资源",这几个字一直伴随着香港的发展进程,无论是过去,现在抑或是未来,弹丸之地的香港都亟需足够的土地来满足发展的需要。为了寻找可大规模开发的土地,自特首梁振英上台之后,香港政府便开始重推新界东北发展计划。只是,目前看来,新界东北发展计划的进展并不顺利。事实上,香港的新界不缺乏土地,发展新界东北的计划也不是新鲜政策。只不过,无论是港英时代,还是回归之后的几届特区政府,香港社会在开发新界土地资源时都极为小心,根本的原因在于,新界这块土地夹杂着极其复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徐勇 《沪港经济》2012,(2):70-71
政策保障消费者 香港的一手住宅项目,大多以“预售房”(香港俗称楼花)的方式发售。 销售预售房,按照香港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开发商必须在项目开售前7天,公开派发售楼说明书。说明书内容有严格标准,必须配置全套平面图、列明房屋面积、用料配套。另外,港府也要求在搭建的样板房中,必须至少包括一个面积、用料、间隔与交付标准一致的清水房(清水房一般提供标准装修,包括地板、厨房及浴室全套家电等),让准买家对未来交付使用的商品房标准有最直观的认知。参观者可以在样板房内度量尺寸和拍摄样板房。  相似文献   

13.
香港早期公屋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网,支持香港经济转型并促进经济发展。1987年开始实施的长远房屋策略促进了房地产业发展,使房地产成为影响公屋政策重要因素。此后房委会改组为财政自主机构、停建居屋和及消减公屋建设量等改革措施对公屋政策发展的产生影响。保障居民的居住权是住房政策的核心,住房保障政策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而非经济政策的补充。内地应该借鉴香港等地的实践经验,在经济上避免对房地产业的过分依赖,并由政府主导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保障居民的居住权利,同时通过政府的主导和扶持保证住房保障政策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毋庸置疑,土地政策影响经济发展。其核心问题就是土地生产力、土地均衡、土地权利、粮食和产业安全。土地生产力决定了经济产出;土地均衡决定了经济产出的持续性;土地权利决定了土地利用者的能动性;粮食和产业安全决定了国家经济安全。土地生产力问题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一直沿着一条基本线路变化,就是运用自然、制度、政策、经济、科技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引人关注的外汇储备政策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久前,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央可能动用外汇储备或通过其它形式购买香港政府拟发行的政府债券,以此推动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强其金融中心地位,特别是巩固投资者对香港政府的信心。此前,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曾表态:“香港最近要发200亿港币的债券,中央政府对此持积极的态度。”有关金融专家认为,“中央可用外汇储备购买香港政府发行的政府债券”。  相似文献   

16.
二手房成交量大幅缩水 与陷入低迷的内地楼市不同,近几年香港楼市一片繁荣景象,2014年整体房价累计上升13.3%,高于2013年7.7%的涨幅,大幅跑赢同期恒生指数.自2009年以来,香港房价六连升,累计涨幅已达1.65倍.为抑制楼市上行,香港政府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自2009年10月以来,多次推出调控措施,且力度一次比一次大,先后出台了加强版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及双重印花税的措施,之后的楼市成交量一度缩减,但房价未见大跌.  相似文献   

17.
香港健康与医疗发展咨询委员会指出,香港的公共医疗卫生开支持续增长,开支增幅令人忧虑,正考虑应当如何为医疗服务融资。本文试图分析香港医疗卫生的融资状况,并为香港医疗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文章回顾了香港医疗卫生系统概况,分析了香港政府和市民的医疗开支财力负荷,以及香港医疗保险的发展状况,认为政府的财力负荷过重,市民整体上承担的医疗负荷偏低,并建议改革公立医院收费制度及鼓励私营医疗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8.
楼市成交陷入低迷,房价依旧保持高位。中国楼市正在走入市场与政策艰难博弈的敏感时刻。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价迟迟未现松动,调控政策不会放松,新一轮调控政策或将出台,房地产相关的税收、信贷、土地政策都可能再度加码。  相似文献   

19.
由于区域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状况不同,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政策。以韶关市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市域土地综合分区的差异性。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导向,提出了分区差别化土地利用策略。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差别化的城镇建设用地政策和农业用地政策。研究成果有利于推动区域城镇化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屠海鸣 《沪港经济》2010,(10):10-11
今年以来,香港楼市的调控政策相比以往堪称密集,却并未抑制住香港楼市的持续升温。在经历"九招十二式"的短暂调整后,楼价自6月份起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港岛豪宅,炒风更是炙热。在7月底创下山顶新地王后,豪宅随即掀起加价风,而后楼价走高效应席卷全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