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从盈余管理的手段看,可将盈余管理分为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披露管理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进行的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目的为终极目的和具体目的,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取合法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举措,其体现了公司财务管理技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新准则的具体规定,讨论了新准则在遏制企业进行盈余空间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企业基于不同的盈余管理目的,利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具有税务优势、筹资优势和政治优势。但容易出现过度进行盈余管理,操纵企业利润的现象。为避免滥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应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加强社会审计力量,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完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准则、法规及制度许可的范围内以获取私人利益为最终目的,企业通过会计估计的变更、政策的选择和对未来交易的计划等手段控制调节企业的盈余,从而实现会计报表数据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治理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时,应完善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外部监督和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正>一、集团企业盈余管理的分类集团企业盈余管理分为广义盈余管理和狭义盈余管理两类。狭义盈余管理是指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企业通过对外报告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及利用信息披露,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狭义盈余管理多以跨期会计盈余的形式体现,影响不同的会计期间,从企业运营来看,狭义盈余管理是会计复式记账、责权发生制的产物,是对  相似文献   

7.
周一虹 《商业时代》2002,(12):12-14
盈余管理是当代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企业契约成本最小化、节税、政治成本、规避经营风险等因素.适度的盈余管理说明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会计造假则是蓄意违法违规,是会计的劣行.应当在理论上厘清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界限,实践中探索对企业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的管理制约制度.  相似文献   

8.
李良敏 《商业时代》2011,(21):69-70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基础上,采用专门的方法,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进行控制和调整,以达到其相关利益主体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行为。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盈余管理,就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的开机报告进行调整和控制的管理行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会计估计的变更,来实现对收益及费用成本的多计或者少计,从而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多种手段人为影响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盈余的行为.一方面,会计准则通过制定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有力地约束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会计准则又无法完全消除盈余管理,甚至可能引发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借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发的契杌,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指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并分析了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盈余管理的新空间,以期对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程冬雪 《中国市场》2023,(28):149-15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高效运作的保证。会计稳健性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盈余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管理员损害股东利益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上市公司在早期大多都是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但是随着这些年来投资人和证券监管部门等针对应计盈余管理的行为督促不断的增强,真实盈余管理渐渐地成了管理者的第一目标。文章研究真实盈余管理,利用Roychowdhury、Khan和Watts(2009)的模型来分析会计稳健性。选取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利益相关者所产生的在利益之间的冲突矛盾问题;如果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会相对降低;通过会计稳健性的中介影响促进了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这一发现有助于企业、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识,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于加强公司治理和实施稳健会计政策,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合适的会计政策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管理者合理使用财务会计信息。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最大,盈余管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采用的方法、要求的目的不同。上市公司在避税、筹资、规避债务契约约束、政治成本、维护管理者当局利益等盈余管理动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不同。盈余管理动机下会计政策选择可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企业会计准则、财务信息披露体系、改善和加强审计监督、发挥市场自身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3.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它不同于会计造假,也不同于以不合法手段粉饰财务报表的利润操纵行为。本文浅析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进而提出了规范盈余管理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晴  贾丹丹  王青 《商业科技》2010,(21):26-26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它不同于会计造假,也不同于以不合法手段粉饰财务报表的利润操纵行为。本文浅析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进而提出了规范盈余管理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盈余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和交易规划等方面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了有目的干预行为,其产生有内在动机和外部条件,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大量盈余管理现象,且大多是一种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为此,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规范,以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 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private gain)为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甚至不断出现房地产泡沫经济,故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成为了会计界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问题。以操控企业盈余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会侵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通过分析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的现状,盈余管理的手段,剖析目前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的问题,从而有利于企业外部投资者更有效的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为其投资决策提供良策,另一方面又可以客观上限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缩小盈余管理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王秀婷  陈岩 《消费导刊》2013,(4):107-107
盈余管理是指会计准则限制的范围内,为了把报告盈余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的盈余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应计盈余管理方式和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应计盈余管理方式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手段的选择来调节盈余的行为。应计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对企业的盈余进行适度的调整;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是指企业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或者改变交易的时间来调节盈余的行为。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有:关联交易、非经常性损益调整等。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本文对两种方式对企业盈余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宋德懋 《商》2012,(20):54-54
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以尽可能地进行盈余管理。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界很早就开始了盈余管理的研究,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内外理论界有诸多论述,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对于盈余管理、金融资产分类政策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研究,并对盈余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米玛 《致富时代》2010,(12):138-138
盈余管理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也就成了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原因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产生了充分的利益激励。在我国,经济正日益市场化,企业各部门各利益相关人对会计盈余或亏损的问题十分敏感,会计盈余成为许多契约的重要参数。该文首先对已有的盈余管理研究进行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情况,从盈余管理概念、经济后果、动机以及治理与防范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