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伟 《理财》2006,(7):53-55
“等你冲锋陷阵的时候,腰间别着的都是别人的脑袋,这是最愉快的事情。”在北京两年前召开的一次有关“企业并购与融资实务高峰会”上,被媒体誉为“中国并购之父”的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巍,言及用别人的钱做并购公司的买卖,曾如此形象生动地进行比喻。  相似文献   

2.
傅璇  齐芳 《国际融资》2007,78(4):52-57
著名并购专家王巍先生自称是他们这些海外归来、食洋不化的海归编译出“并购”这个新词,并从1996年开始编中国并购报告。王巍先生要给国人讲解的“并购”大到如何从美国发端,到现在的并购全球化,再到“大国的崛起”和“大国的并购热”;小到从战略层面、操作层面,以及道德层面上涉及的道理,对此他用形象的比喻、历史的演绎、百姓的言谈思维,做了一次另类角度的透视,对那些不敢并购或者贸然并购、特别是境外并购的中资企业将大有裨益。前不久,王巍先生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做了一次有关并购主题的讲座,本刊记者参加了这一讲座,记录下王先生很多精彩观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管理》2005,(5):42-44
王巍,美国福特姆大学经济学博士。1982年以来曾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美国化学银行、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任职。担任中国南方证券副总裁,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立并购部门,期间(1993——1996)主持投资银行及其基金管理业务;直接策划、组织了几十家大型企业的改制、重组、承销及并购业务;1997年,成立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董事长;2001年,发起成立“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后建立国内第一个并购专业网站“中国并购交易网”。本刊编辑部近日联系王巍本人,请他纵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  相似文献   

4.
2012年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潮风起云涌,主权债务危机下的欧洲似乎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乐土。“越洋婚姻”相恋容易相守难,并购之后将面临财务风险、政策陷阱以及文化冲突。超越激情,成就梦想,中国企业需要的不仅是财力,更需要智慧和耐力。  相似文献   

5.
刘钊 《中国金融》2007,(23):34-35
记者:首先请王会长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脉络?王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在中国出现已经有上百年的  相似文献   

6.
降低企业并购案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企业并购行为的安全性,帮助中国企业更加稳健地“走出去”,并购保证保险在帮助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方面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张翀 《财会学习》2011,(9):14-16
一.引言 并购重组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路径之一,企业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做大做强都需要并购重组。然而,愿望如此美好,现实却异常残酷。企业并购是个高风险的技术活儿。有资料显示,企业并购的失败率高达70%,还有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失败率为全球最高。比如说,曾被誉为“中国首起成功的海外敌意收购”的中钢...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背景下,很多大型企业选择“走出去”的方式来发展和壮大实力。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序地向境外转移产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这在中国企业中掀起了一股海外资本并购的风潮。在海外资本收购市场上,中国企业频频显露身手,令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9.
企业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开展全球化经营的主要手段,也是获取其他企业技术、市场等资源的重要战略工具。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曾经说过:“并购一家企业,比重新投资办成一个同样规模的企业,速度要快得多,费用少得多,效益也许会好得多。”在当前的环境下,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强劲的国内需求,鼓励企业“走出去”政策的相继出台,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以及低迷的国际市场都极大地鼓舞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豪情壮志”。但遗憾的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难逃“七七定律”的宿命,即70%的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70%并购之后的文化整合不成功。TCL壮士断臂的悲凉和中铝左右为难的尴尬,就是两个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汇》2008,(8):24-26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了跨国经营的探索。国际上70%的跨国并购失败比率,不能阻止中国企业海外出击的热情和激情;近5年间,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的数量增长了20—30倍。美国《商业周刊》称:“中国企业正在进入并购时代”。然而,很多数据和事实都表明,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之路绝非一帆风顺,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在海外市场中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和困难,都将是中国企业家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周程  齐芳 《国际融资》2007,(7):8-11
有人称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是并购业的领袖人物,但记者并不关注这个所谓的光环.当大多数人都在畅谈外资大举进入中国的弊端时,一幅中国并购业乃至整个市场中介机构业的发展蓝图已在王巍脑中形成.他以行动实现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经济改革的内涵,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体制改革”。这沉甸甸的4个字伴随我们走过了25年的历史,这期间我国GDP全球排名冲进了世界前6名,外贸总额突破8000亿美元大关,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外汇储备超过4200亿美元……面对这一系列光彩的数字,我们是否也要冷静的思考;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的改革战略是否需要新的诠释?全球并购的趋势以及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保护是否引起关注?未来中国究竟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锻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中国在未来世界舞台上的角色。 王巍,从旅美博士到知名证券公司副总再到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秘书长,每一次身份的变迁都使他深刻的感受到知识经济的力量以及中国与全球化要求的差距。在他看来中国一定能在并购市场上创造奇迹。因此一种特殊的使命感促使这位“商人型的学者”投入更多的时间致力于产业并购及相关战略的研究。也许他所讲的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理念,至少是一个审视中国未来经济战略问题的新角度。 前不久,王巍先生就中国产业新战略等问题接受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3.
冯悦 《中国外资》2009,(8):105-105
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是公司选择目标公司和选择并购策略的前提。我们在考虑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时不仅要根据西方比较成熟的经济原理,还需要加入对政府推动因素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分析。因此,本文在结合西方经济原理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特殊背景,从宏观政策和企业自身方面考虑,进一步解释企业参与并购的真正动因。  相似文献   

14.
本土企业如何应对外资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赛 《中国外资》2006,(7):18-19
2005年以来,随着外资并购的不断加速,国内企业纷纷感到压力巨大。有专家把外资并购重组国内企业比喻为洋人到中国来打麻将,其实质是一场全球化在中国的洗牌,很多牌自然要被外资洗走,因此国内企业需要提高自身技巧,需要建立很强的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5.
外资并购高峰突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以来,中国并购市场精彩不断,各种收购兼并事件风起云涌,在这其中外资并购独占鳌头。2006年伊始,外资更是频频出手,不断大手笔并购中国的钢铁、金融、水泥、啤酒等企业股权。一时间,“外资并购”成为炙手可热的关键词,而中国的各行各业也弥漫着并购风潮的种种气息。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发文,除“借壳上市”须继续严格审核外,上市公司其他并购重组均取消行政审核。而且,在并购重组支付手段、定价方面也更加灵活而有弹性。这些大尺度的“宽衣”,将大大降低企业并购重组成本。真正市场化的并购浪潮将在中国掀起。 有市场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很多行业需要整合并购,市场有强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新理财》2010,(10):31-32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黄金机会在哪些行业中?德勤日前出具的调查报告给出的答案是:矿业、油气业,以及汽车业。  相似文献   

18.
《国际融资》2006,(4):35-35
2006年将是外资并购A股极具历史性标志性的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并购市场仍会成为亚太区的焦点。随着中国全面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及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的迅速崛起,许多中国企业正在海外雄心勃勃地通过并购拓展市场机会提升国际竞争力,获取关键资源、人才及技术,以建立其全球品牌和领先地位。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4年,全球发生了100多起中国企业对外并购活动,中国企业并购数额以70%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9.
外资并购与传统的新建合资企业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快速、便捷。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并购的需求日趋强烈。为规范管理,从2003年底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外商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权威部门官称.一系列法规的出台.使得外商并购国内企业在法律上已没有什么太大障碍,只要不是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禁止的行业,外资都可以并购:政策的优惠使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日见升温,各种相关研讨会、论坛也如火如荼.“迎接外资并购热潮”等声音也时有耳闻,但是这红红火火的场面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心和担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外资通过并购方式流入境内逐渐增多,外资并购境内企业也日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备受关注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于2006年9月8日起正式实施,《规定》的出台和实施让外资并购话题再度升温。外资并购是壮大企业效益的“生日宴会”,还是瓜分“蛋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到四平市一些实行外资并购的企业,对其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