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农村土地纠纷难化解,已成为基层司法、人民调解、信访干部的共识。为何难化解呢?让我们来剖析一下土地纠纷的发生原因及其纠纷内容。在家族成员、亲属之间发生的土地纠纷。当种地收益微薄时,家族成员或亲属之间有土地集中使用或代管、托管的现象存在,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如今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纷纷返乡种地,当向亲属或家人要地时,就引发了纠纷。例如,黑龙江省穆棱市穆棱镇西岗村农民曲某,自土地承包以来将自己名下的15亩耕地交由其父经营。现种地收益渐高,而外出打工又挣不到钱,因此,曲某就产生了回村种地的想法。回村与其父商量,…  相似文献   

2.
看到《乡镇论坛》2005年9月上半月刊发表的《支书求支招:这个难题如何解》一文,我觉得这位支书很称职,否则不会有此苦恼。我是一名在乡镇工作了22年的基层干部,这位支书提到的本村部分村民只想享受权利(要地)而不想尽义务(原欠的农业税、统筹款、出义务工不给,“一事一议”“根本不管”等)的问题,在我们这里照样遇着了。有的承包土地后全家外出打工,将土地荒芜;有的承包后转租他人,自己一家搬到城里居住,成了新“地主”,而集体经济组织要找他们尽义务时不是找不着人,就是以种种理由拒绝。此类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没有…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某村四户农民状告当地村委会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本来性质基本一致的案件,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的三户农民被法院驳回起诉,所承包的土地被收回;另一户村民却赢得了官司,法官判决村委会继续履行合同。而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同时承包土地的四户村民,只有打赢官司的村民在承包时要求村委会签订了正式的土地承包合同。种地不赚钱:村里发包土地村民反映冷淡2001年10月,某村委会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决定对村里的一些机动地进行发包,由于村委会没有将机动地发包的诚意,加之当时种地几乎是…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荥阳市某村干部问:我认为2004年11月“百姓关注”栏目中的“多数人同意能否调整承包地”的答复,不符合农村实际。现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限制在承包期内调整承包地的规定,造成个别村民长期多种地、一部分人长期无地可种的现象。我认为只要满足“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这一要件就可调整承包地,这样也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规定相一致,避免法律撞车。此外,我想咨询一下,大学毕业生或者下岗工人将户口迁回原籍,以无正…  相似文献   

5.
法律顾问     
我是否有优先耕种权甘肃省临泽县板桥镇一位姓伊的农民来信说:去年市政府因修建水利工程征用了我承包的耕地。但在修建水利工程时,乡里只使用了三分之一的耕地,剩余三分之二还能耕种。我想问,剩余的这块土地,我是否有优先耕种权?  相似文献   

6.
我们村民小组能脱贫主要靠打工。我们这里有一段顺口溜:打工之路上千条,看你情愿走哪道,甭想大钱进腰包,小富还是够得着。我们村民小组人口多,耕地少,无山场,无水面。全组39户,外出打工的就有32户,男青年打工的达对人,女青年打工的达19人。全组已建成新楼房的22户,备料待建楼房的7户,剩余10户力争五年内建成楼房。青年徐志平、吕美菊夫妇正是靠在杭州打工三年挣的钱回家来办起了个体水泥制品厂。我们村民小组的男女青年外出打工,大部分已六年多了,他们凭技术、靠力气挣钱,从来不飞不浮,无一人在外闯祸,无一人受过治安处罚…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奉节县某村周某来信反映:我所在的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本刊专家组解答)155人,承包人口127人,还有28人没有承包地,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然而我们村民小组的某些人因外出务工和女儿出嫁等原因,将其承包地卖给外地人,导致本村大量人员无法承包责任田,而且这种现象还有蔓延的趋势。我多次向乡、村领导反映,均无处理结果。请问,这种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吗?答:《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作了明确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  相似文献   

8.
《乡镇论坛》2008,(1):38-38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某镇干部问:前些年由于种地成本高、税费负担较重,我镇某村的一些村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给其他村民耕种:在二轮承包时,该村没有重新分地,而是搞的顺延承包。村干部将全村耕地扣除1982年以来的企业占地后.按人均1.36亩填写了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但没填写土地坐落和四至.也没发到农民手中。2003年6月.该村引进一个企业.占用了18户村民耕种的42亩土地。其中就有转包的土地。请问,该村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是否有效?转包土地的补偿费应给谁?  相似文献   

9.
方英 《科技与企业》2014,(5):146-146
前言由于农民种地收益低,在农业税取消之前,农村曾一度出现土地撂荒现象,一部分思想活跃的农民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外出打工,涌入城市谋生计,谋取更大收益,自从取消农业税,再加上国家处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之后,农民对土地看的就比较重要,越来越不愿意放弃土地,因为即使自己种的不是太好,也可同样享受国家补贴。大部分农户仍牢牢把守着自己的那份承包地,不愿让别人承包,这已成为“三农”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此种现象的存在,不利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和粮食等农产品大幅涨价,种1亩地的收入相对2000年增加了800元左右。由此诱发了一系列土地产权纠纷:一是过去种地不挣钱出现的抛荒地,由村委会转包给其他农户承包,现在抛荒外出的人回来要自己的土地,而占用土地的人以合同没有到期为由不同意给地;二是,1997年第二轮承包时,由于当时种地收益微小或负值,所以很多地方没有调整土地重新发包。20多年没有调地的地方出现了土地占用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如贵州等地政府规定,80年代分地后不再调整土地。20多年过去了,20%的家庭是村集体成员,但几乎没有土地,20%的进城家庭不是集体成员(…  相似文献   

11.
“三票同选”设想的提出责任制后,村民在完成了责任地的种植后,许多村民是“吃饱肚子往外看,哪里有钱哪里干”——外出到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经济开发区打工,短则三、五个月,长则半年以上,有的是长年在外。家中留守的都是老弱妇幼,有的家庭则是全家外出,多年不归。因而要达到村民100%的参加直接投票选举难度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杨宋庄村是乡镇政府所在地,怀柔少有的平原村。全村1600余口人,1984年前,村里有3000多亩好地,旱能浇,涝能排,年底每户分红七八百元,让周围村庄的人眼红。近年,该村在没有公示、讨论,绝大多数村民和部分村干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土地被一块块征占租用,总计2000余亩。村民没有得到土地补偿款,基本靠外出打工、做小生意维持生活。他们不断上访,要求清算土地糊涂账,罢免自诩“无人能扳倒”的村支书,最终选举了曾是上访带头人的高印山担任村委会主任。但是,在高印山上任近一年后,村民又对他提出不信任罢免。民选村主任遭…  相似文献   

13.
近日,黑龙江省东宁县老黑山镇永红村村委会里聚集了百余村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气氛热烈,时不时地传出争论声。原来,这是该村在召开村民自治会,专门研究村里是否给予杨某想要回的土地问题。永红村杨某6年前走出去闯世界,当时他只是将家搬走,而户口未动,承包的耕地退回了村里。几年下来,在外面闯荡出了自己的天地。可是,当他听说去年省里落实了中央“一免两补”政策后,他觉得承包土地一事有利可图:即使不种地,承包出去也可以获得补助。于是他便回村向村里要承包地,理由是他虽然人走了,但户口没迁走,应该有承包土地的…  相似文献   

14.
周强  管超 《中国就业》2015,(2):30-31
"收完白菜,我们就开始准备建拱棚了,一开春,我们村能新增240多棚早春土豆。"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三良村党支部书记鲍明法告诉笔者。"市就业办来给我们宣传政策,帮着办手续,又及时发放了贷款,解决了建棚的大部分资金问题。有了这些蔬菜大棚,也打消了外出打工的念头。在自家土地上一样赚钱,还更安心。"三良村村民郭泗友说。借力政策东风,肥城市"两菜一粮"升级扩张。在自家土地上稳定就业,村民满意了,也更知足了。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郑州市邙山区毛庄镇政府崔忠秋同志来信咨询:这样的村民代表会议是否有效?案例一,某村有500户、2100名村民,其中18周岁以上村民1400名。按《村委会组织法》第二十一条关于“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一人”的规定,该村以十五户推一名代表选了34名代表。在调整土地承包方案时,该村只召开了三分之二以上即有24人参加的村民代表会议来决定调整土地承包方案,像这样的村民代表会议是否有效?案例二,某村内一个有着民事主体权利的村民小组有100户,18岁以上的村民200人,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按…  相似文献   

16.
农民希望有个土地介绍所在新体制下,农村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受到了不小冲击。一方面表现在大量劳力外出打工、经商,弃田不种,造成抛荒;另一方面不少种田能手却因土地不够种,形不成规模效益。因此,不少农民盼望,最好能以乡镇政府牵头,乡镇土管部门经办,办个土地介...  相似文献   

17.
春节刚过,北京市顺义区窑坡村村民开始四处奔波投诉,要追回确权后“流失”的承包地。在1999年的土地确权中,在村干部的动员下,顺义窑坡村90%的村民选择了将确权承包地转让给村集体,期限5年。2004年北京市取消农业税,补助粮食种植,窑坡村民很想种地。到2005年,窑坡村村民承包地的5年转让期限已到。当村民要求收回土地时却发现,村干部已把土地超期限外租了。  相似文献   

18.
今年,阳新县审计局在进行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时,发现部分乡镇、村组在农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二是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三是缺乏对流转土地的价值合理评估,流转土地的收益不高:四是土地补偿标准不科学,合同签订不规范:五是流转土地的补贴资金实行平均分配,村组截留或用于抵扣外出打工村民应上交的款项。  相似文献   

19.
1990年,河北省行唐县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速生林,在原留营乡西留营村建立全县示范点。在该村第4村民小组村民不情愿且没有签订占地协议情况下,在到期未承包的土地上完成15年速生丰产林栽植任务。由于第4村民小组村民反对占地,栽植速生丰产林后,村民不调地,不种地,后经乡村干部多次做工作,丰产林土地才调整到户,但村民仍不愿耕种,乡村物质鼓励带头耕种农户。1992年村民开始复耕,后因树木长大,影响收成,自1994年始再度辍耕至今。此案历经六任乡镇领导、三任村干部,时间跨度长达15年,都因处理无法律依据,没有妥善解决。2004年群众因速生丰产林…  相似文献   

20.
《乡镇论坛》2009,(34):40-40
湖南省龙山县某村干部问:我们村村民陈某自2001年全家出外打工,自2003年后一直未回,其承包的几块农田也一直未租给别人耕种,闲置抛荒。我们试图联系他如何处理,但一直联系不上。请问,我们能否以抛荒为由将土地收回?或者视为他自愿交回.重新发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