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0年,河南卫视正式以文化为核心进行品牌定位,在各省级卫视品牌的发展中起了引导作用,占据了重要位置。河南卫视立足中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融入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以文化带动品牌传播,诉诸"创新"、"深挖",开设了以《梨园春》为代表的几档知名栏目和强势品牌,取得较大成功。目前,河南卫视致力于弘扬中原文化,文化类栏目仍将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赋予河南旅游魅力的同时也加大了河南旅游产品开发的难度。随着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丰富的中原文化正是河南旅游的制胜法宝。但是河南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河南的旅游形象与同是以人文旅游为主打的北京和西安相比不是很鲜明。河南旅游产品在开发中,应从旅游产品的层次体系出发,尽可能使传统文化时尚化,释放核心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形式产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河南经济发展离不开底蕴丰厚的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培育了豫商文化,豫商文化塑造了河南企业的良好形象。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豫商文化传播有自身的特点,但存在明显的不足,一些传播方式需要改善,以更好地助推豫商文化传播的步伐,促进河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东方卫视《舞林大会》的定位、个性创意、形式创新、品牌营销等品牌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了用品牌节目打造品牌频道的理念,为电视娱乐节目打破同质化的桎梏、在发展中不断寻求创新、从而树立电视频道的品牌形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河南历史文化名人的文化效应有着非常深厚的内涵和魅力,是一笔无比巨大的宝贵财富。河南作为中原经济文化中心,应重视开发名人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中原崛起"有赖于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得益于河南先进文化的带动与快速发展.首先应明确郑州在黄河文化资源开发中的正确定位,但目前从外部发展来看,"走向世界"的气度与"资源整合"的力度还有待加强,从内部发展来看,资源创新力度与职能发挥力度不够.黄河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郑州"战略发展中的着力点在于:一是形成强势品牌;二是加大创新力度;三是明确中心带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四大古典爱情传说《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据考证均起源于河南。四大爱情传说在几千年的发展流传中形成了包括戏曲、文学、音乐舞蹈、影视、民风习俗、民间节日等庞大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由此,应整合这些经典爱情传说,亮出河南是"中国爱情文化之源"的旗帜,把"爱情文化之源"打造成河南又一张向外推广的名片。具体措施有:打造中原"爱情文化之源"的旅游专线;对四大传说的相关遗存进行保护和开发;建立博物馆,直观展示多彩的爱情传说文化;开发四大传说演艺旅游,打造文化盛宴等。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节目管理》的文件,严格要求各卫视频道每晚黄金时间的娱乐类节目不能超过两档,此外各台必设一档道德建设类节目,选秀节目数量也将严格受限。一向敢于创新的湖南卫视及时回归黄金电视剧场,并首次正式在我国推出"周播剧场"。  相似文献   

9.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河南方言和地域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挖掘中原文化内涵的研究范本。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大背景下,对河南方言进行深入探讨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语言学框架下,梳理河南方言亲属称谓语在结构、语义方面的独特性,探究其深层文化内涵,将对河南方言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独具河南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模式,构建效能高、领域宽、覆盖广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体系,传递文化正能量,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促进"四个河南"建设,实现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11.
河南是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地,中原商圣群、古都古商城、庄园文化、商业会馆以及古商埠重镇等商业文化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级别较高,重点开发,协作经营,对促进河南旅游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河南商业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可以深度挖掘中国商业文化的精髓,有利于弘扬中华商业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商业信仰和商业道德规范,构筑中国商家的精神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及健康理念的倡导,我国葡萄种植和加工业迅速发展,葡萄酒市场El益拓展,葡萄(酒)文化旅游也随之兴起。河南率先规划建设中国葡萄文化博物馆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河南创办中国葡萄文化博物馆是推进中原经济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促进黄河故道葡萄产业振兴、推动黄河故道葡萄文化旅游开展的重要举措。河南面临着建设中原经济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大契机,具有历史悠久而较为丰富的葡萄文化资源,处于中国七大葡萄产区之一的黄河故道葡萄产区,有长期从事葡萄科学、葡萄文化方面研究的机构和专家,重视博物馆等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等,是其创办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文化城市建设是关系城市发展、彰显城市个性、创立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发展战略。中原经济区文化城市建设,应牢固树立文化城市构建的理念和方向,结合区情(省情),凸显中原城市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或文化个性,营造极富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使中原城市群建设不同凡响,进而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动能辐射推动整个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下发,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指导意见》中关于将河南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成为河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首要目标。旅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是十分必要的,旅游企业战略联盟的内容包括横向联盟和纵向联盟。河南旅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存在政府及企业层面的多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类大型娱乐综艺节目风靡全国,各大卫视争相推出了如《天天向上》、《非诚勿扰》、《中国梦想秀》等收视率极高并广受观众喜爱的娱乐节目。文章从节目定位、主持人的条件、节目形式这三个方面对《中国梦想秀》加以详细研究和分析,从而找到《中国梦想秀》成功的关键,并以此为中国其他的娱乐综艺节目制作提供一些可为之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审视中原文化发展视角下中原经济建设、发展的脉络,可以发现中原文化对于中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找到新时期繁荣中原文化、发展中原经济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作为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和经济、政治之间向来相互影响与交融,尤其是在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重要的历史时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对河南省来说,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传承和发扬华夏历史文明。但是,目前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资本性缺位等问题,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应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文明河南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沉寂多年的电视婚恋真人秀节目随着湖南卫视打造的"中国第一档单身潮人交友互动真实秀"——《我们来约会吧》卷土重来,后发制人的江苏卫视也以"打造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为宗旨推出了《非诚勿扰》。随后,各省电视台纷纷推出电视婚恋真人秀节目。就电视婚恋真人秀节目再次兴盛这一现象,笔者通过对近二十年以来国内有关电视婚恋真人秀节目的相关论文以及评论文章进行了研究分析,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运用抽样调查、对比研究、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从电视婚恋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当下电视婚恋真人秀节目的主要类型以及特色、《非诚勿扰》的节目形态以及电视婚恋真人秀节目传播学和心理学的解读对电视婚恋真人秀节目作全面的阐释,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要充分开展融入"一带一路"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比较优势、应对措施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原文化传播与交流模式的构建。当前中原文化的传播存在品牌传播力度不够、传播模式单一、途径不够大众化等问题。文章借鉴陕西、山西省的文化传播模式,提出了河南省应大力构建多位一体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体系,切实加强传播与交流团队建设,构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平台载体,设立中原文化传播与交流建设的保障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文化建设的社会地位、指导思想、依靠和服务的对象、建设"民族形式"的文化等论述一脉相承。重温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对我们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