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区建设》2009,(1):4-5
中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正在实施的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建设在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再好,营养再高,如果不能在市场上交易,就无法产生经济效益。马克思把商品价值的实现描述为“惊险的一跳”,对农民来说,这个过程就更“惊险”。农民交换的需要呼唤着有人为农产品走出农家牵线搭桥。农民兄弟中最早理解市场经济含义,是人们看到了倒腾农产品获得了厚厚的钞票。他们决心一只脚留在土里,把另一只脚踏入市场,在解决农产品“卖难”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生产、购销协会,大都是农民自发组织建立起来的。在农产品对接市场的这股浪潮中.它们的作用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荆州农业发展,提高荆州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数据库的模式来完成农产品购销,这样不仅将荆州本土农产品推出市场还丰富本市农产品市场,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市民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信息供给与农民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子中 《发展》2008,(10):7-9
一、信息供给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 (一)信息使农民科学决策,实现产销对接。市场经济是信息引导的经济。过去农民种植、养殖,习惯“你种什么,我也种什么”“别人赚钱了,咱也跟着干”,盲目效仿和追随,缺乏市场信息观念。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强、周期长、需求弹性低而市场信息却瞬息万变的特点。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决策往往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荆州农业发展,提高荆州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数据库的模式来完成农产品购销,这样不仅将荆州本土农产品推出市场还丰富本市农产品市场,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市民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7.
1949—1978年中国“剪刀差”差额辨正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剪刀差”是统制或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产品价格比在短期内的扩大是正常的,不必人为地改变它。建国以来工农产品价格比的波动,如果说有剪刀差的存在,也是从1953年农产品统购统销到20世纪90年代初完全放开价格和农产品购销价格之前这段时间,在此期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民那里拿走的农业剩余也没有如许多估计的那样多,此外,改革开放以前农民收入增长过慢和收入水平太低,主要原因不是剪刀差,而且国家限制了农民收的农业生产自主权和发展非农产业。  相似文献   

8.
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以流通指导生产,以市场引导农业。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需要:一个是农产品的品种规格和质量标准;一个是技术标准。 在短缺经济年代,农村商品流通和“三农”问题显得不突出,农民用传统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农民生产什么,商业部门就收购什么,居民就消费什么。没有销不出去的农产品,只有不够满足需求的农产品,无所谓品种规格、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9.
一、发展农产品经纪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农产品经纪人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1.农产品经纪人(俗称农民经纪人)是伴随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职业群体。  相似文献   

10.
农副产品购销是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城乡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村供应城市、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农村流通体系网络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过,目前农副产品购销服务网络建设仍然是我国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市场导向订单生产、农产品供需信息服务、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方面,都亟待加强和提高。沈阳市农副产品购销服务网络建设成绩明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合作经济》2014,(11):16-17
基本情况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涉农电子商务主要围绕农产品流通和农资服务展开,在农产品流通方面,着眼“网上供销”和“平台服务”两条主线,一方面积极推动系统供销合作社“触电”,培育发展农产品电商;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网上“供销百馆万店”工程建设,打造网上农产品大市场。在农资销售服务方面,探索建设“智慧农资”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即时在线服务。  相似文献   

12.
杨勇和胡耀邦不仅是从湖南浏阳河畔走出来投奔革命的同乡,而且还是同学、姨表兄弟。他们一起参加了湖南农民运动,一起投身革命,一起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相会在延安,相聚在北京——他们一起并肩走过一条漫长艰难的路,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无论是战争还是“运动”,什么都没能使他们分开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佛坪县地处秦岭南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相对滞后,当地农产品主要靠供销社和分散的经纪人购销。由于组织化程度较低,加之信息不灵,时常出现“卖难”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经纪人之间竞价销售,自相残杀,权益无保障,在经营活动中吃了不少苦头,迫切希望有个组织把他们组织起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赣州市供销社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农产品经纪人为抓手,狠抓培训工作.培训出大批农产品经纪人及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农产品营销的骨干力量,为打造一支服务”三农”的供销社新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树立了一个好的样板。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安徽省某县供销社针对本区域农民种植棉花的习惯和特点,在当地农村积极推行“公司 农户”的经营方式。春季,他们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走村串户挨家宣传,按照略高于当时的市场价分别和农户直接签定收购合同,并筹集了数十万元的产前产中的服务经费,农民的积极性很高,数百户农民纷纷争抢着签定购销合同。  相似文献   

16.
农民经纪人从本质上讲是从事农副产品加工流通的农民,他们在传递市场信息、促进商品购销等方面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成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民经纪人组织的发展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务必引起各级供销社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供销社要把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那么,供销社如何正确组织和引导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合作经济》2009,(2):26-27
“农民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河南南阳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张兴珍说他们永远把”为农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农民买东西难,我们就把超市开到他们家门口:农民卖东西难,我们就把收购的队伍发展到各乡、各村:农民缺乏技术、资金,致富困难.我们就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农民搞生产实力不够我们就努力发展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为农民解决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顺义区三年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走出一条“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的农民专业合作发展新路,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力保证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适销对路,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合作经济》2000,(9):30-31
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是从1997年开始的。两年多来,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努力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指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引导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探索出了一条在新形势下搞好为“三农”服务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官道人家     
这是一个发生在渭河岸边的真实故事。当338户农民在一场“圈地运动”中出让1997亩土地的经营权后,他们获得了什么?又学会了什么?当一家致力于绿色产业开发的公司雄心勃勃地推广他们的科技示范计划时,他们经历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