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论述配送中心特有的社会经济价值,指出在我国建设配送中心是大势所趋,配送中心在我国必将得到迅猛发展,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配送中心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阐述了目前较为成熟的两种配送中心的运作模式及各自的最佳适应范围。根据配送中心目前的发展建设情况及相关理论分析,提出大型企业集团自建的配送中心社会化的专业配送中心、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目的而建立的共同化配送中心将是我国配送中心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外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加剧并进入新的层面。这种竞争不仅仅体现在超市日常业务经营方面。还体现在企业物流的管理和运作上。以沃尔玛公司为例,其配送中心设置服务功能,是根据全国跨地区网点和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等业态特点,设为“干货”配送中心、食品配送中心、山姆会员店配送中心、服装配送中心、进口商品配送中心、退货配送中心。  相似文献   

3.
基于配送中心合理选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鹏 《物流科技》2012,(3):103-104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是否合理,对物流中心的功能发挥与整体的经营效益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在从配送中心整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对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阐述配送中心的作用及重要性引出配送中心合理选址的关键;其次从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着手进一步分析选址要求;最后根据当今经济的发展阐述配送中心选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沈杰 《物流技术》2007,26(12):26-29
从配送中心的布局与选址、配送中心的规模设计、配送中心设施的建设、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设计、配送中心政策环境的建设等方面.对配送中心的合理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斌 《物流技术》2012,(14):23-25
一、概述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各项内部作业中,拣货作业是一项重要且繁琐的工作。目前绝大多数的配送中心仍属于劳力密集型产业,订单的拣选过程是配送中心所有作业中最费力的,其劳动量占配送中心所有作业量的60%,且拣选作业时间占整个配送中心作业时间的比例为30%-40%,是左右配送中心生产率的重要环节,对配送中心运作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连锁经营企业构建虚拟配送中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锁经营企业中,物流配送是其能够保持正常运作的核心.本文分析了配送中心在连锁经营企业中的作用,探讨了目前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多个配送中心并存情况下引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虚拟配送中心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虚拟配送中心在连锁经营配送中的优点,进而得出虚拟配送中心是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燕  罗呈  李俊 《物流技术》2007,26(11):84-87
针对配送中心仿真方法中的数据处理缺陷所导致的模型调试阶段的低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配送中心快速仿真建模方法。该方法从配送中心的仿真模型初始运行开始,到配送中心仿真模型的运行结束,全方位的处理配送中心仿真模型调试过程中的数据流,从而在根本上提高配送中心仿真建模的效率和运行参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谢婧  董绍华 《物流科技》2009,32(1):14-16
文章介绍了配送中心的类型和功能。通过比较发达国家配送中心的发展模式,对我国钢铁企业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我国钢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的原则和存在的问题,由此来说明配送中心建设对我国钢铁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中以钢材配送中心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有关钢材配送中心方面的研究文献,并在对国外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发展原因、模式、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未来我国钢材配送中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两阶段对农村连锁超市多配送中心选址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阶段,根据连锁超市分布状况划分区域,并在各区域内运用模型优化法,分别确立各分配送中心;第二阶段,运用粗糙集理论和多目标规划理论,在多个分配送中心中,确定总配送中心。运用逆向分析法,在局部区域确定分配送中心的基础上,以整体最优化为目标确定总配送中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废旧产品回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企业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方式。由于在产品回收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何对产品回收量进行有效预测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废旧产品回收的特点,将灰色GM(1,1)模型与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结合,构建了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对产品回收量进行预测。该组合模型兼具两种预测方法的优点,预测效果优于各独立模型。案例分析表明了该种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时间因素在牛鞭效应中的影响。将经典熵模型和时间因素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构造了基于牛鞭效应的"时效熵"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发现熵模型对应的数据与牛鞭效应的大小具有秩一致性。根据熵模型的标示进行仿真发现:随着订货提前期跨度的拉长,牛鞭效应加剧。  相似文献   

13.
陈盛双  李丽霞 《价值工程》2007,26(12):158-160
在投资组合研究中,多指数模型的分析并不多见。鉴于此,对多指数模型和APT模型进行了理论总结,并研究了多指数模型和APT模型在投资组合管理以及业绩评价上的应用。多指数模型可以用于形成收益预期、研究事件影响,以及作为分解组合好坏表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王燕  韩勇 《价值工程》2009,28(3):139-141
B-S模型是实物期权中的一种重要定价模型。在考虑土地闲置费的基础上,将修正后的B-S模型应用于房地产的延迟开发研究中,以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适合于延迟开发以及何时开发。借助B-S定价模型来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决定投资与否以及何时投资,可以使决策者有更多的选择权,为其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伯特兰德模型,针对深圳港和香港港的实际情况,设置模型及参数,求出非串通模式下的纳什均衡,再通过分析模型结果,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为两港的整体得益最大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薛琴 《价值工程》2013,(35):195-197
文章介绍了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分析了胜任力模型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中的价值,提出了将胜任力模型广泛运用于组织招聘与培训、绩效与薪酬管理,构建人力资源新模式,以期提升其选才、育才、用才、留才与激才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军信息化油库中存在的分布式异构性问题;介绍了网格技术相关内容,特别是OGSA-DAI技术以及与XML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信息化油库网格模型,具体分析了该模型的技术如何解决分布式异构性问题,并解释了模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马长青  徐健 《物流技术》2011,(17):135-137
为适应旅客列车的客流波动情况,开行方案的编制必须具备比较好的鲁棒性。建立开行方案的优化模型,求解高铁线路上的停站方案和服务频率的开行方案。通过设定客流波动的情景集,使用基于情景集的鲁棒优化方法,建立适应客流波动的鲁棒列车开行方案模型。通过京沪高铁实例分析,得到鲁棒性比较好的列车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19.
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决策,对复杂多目标的设备采购问题建立综合评价决策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港口装载机采购评价分析中,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顾客资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文伟 《价值工程》2011,30(14):155-157
以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基础,指出顾客资产计量模型中应该考虑顾客信用因素的必要性,并将其导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建立计量模型的必然要求,从而推导建立了顾客资产期望收益率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