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只有创新地方政府管理体制,调整行政区划、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重塑府际关系以及创新区域管理运作机制,才能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制度瓶颈问题,促进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2.
文中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交通体系的现状,指出了目前武汉城市圈交通体系中存在着诸多优缺点,针对这些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交通体系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为推进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 作为华中腹地的武汉城市圈,处于全国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其实力,尤其是潜力、走势,均令国内外瞩目。但与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大城市圈相比较,武汉城市圈还是“小兄弟”,“一体化”进程才刚破题,可以说是典型的发展中城市圈。本文拟就武汉城市圈  相似文献   

4.
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金霞 《企业导报》2009,(1):102-105
旅游产业集群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构建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是提升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立旅游产业集群的意义和形成的基础,提出了构建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为半径的旅游产业集群圈和大武汉旅游产业集群、东翼旅游产业集群和西翼旅游产业集群三个副圈的思路,最后阐述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揭示产业供应链的内涵和特性,提出以技术突破、产业融合及建立循环经济系统和实施区域错位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构建武汉城市圈产业供应链。  相似文献   

6.
鲁文彬 《企业导报》2012,(4):122-123
2006年",中部崛起"正式成为国家战略,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2007年,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宏伟目标,实现中部地区的真正崛起,金融产业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金融产业集聚是实现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2001~2009年武汉城市圈的金融产业集聚指数,用以探究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状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发展集群模式的物流产业的优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通过政府合理规划物流体系,搭建集群式物流发展平台;优化物流发展的法规政策,营造集群式物流发展的氛围;建立推进现代物流集群式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大力推进城市圈内产业机构升级,形成产业集群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培养人才等方面来促进武汉城市圈物流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武汉市自2007年正式获批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按照规划先导、基础设施先行和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的思路,积极探索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一、主要做法和成效2008年以来,武汉城市圈不断推进区域发展机制的改革创新,区域一体化进程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产业集群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构建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是提升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立旅游产业集群的意义和形成的基础,提出了构建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为半径的旅游产业集群圈和大武汉旅游产业集群、东翼旅游产业集群和西翼旅游产业集群三个副圈的思路,最后阐述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以武汉市为主体,发挥武汉在城市圈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同时增强武汉城市圈内“1+8”城市在产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关联度,通过改革缩小城乡差别。由此看来,武汉城市圈的设立,对圈内养老保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公民享受均等的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是个很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将集聚理论引入港口物流园区,通过分析港口物流园区的相关因子,提出了港口物流园区的产业选择模型,为物流企业合理选择港口物流园区,保持园区的稳定协调,推动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景有荣 《价值工程》2014,(18):77-79
武汉城市圈发展存在较大不平衡,其中武汉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其他八市。要缩小城市圈内各城市的差距,需要找出其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而传统的研究方式都是将所有的影响因素一起考虑,没有任何考虑侧重点和因素间的联系。为了更好的促进武汉"1+8"城市圈的快速发展,本文提出建立ISM模型,通过绘制影响因素的结构图,最终得到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和重要性程度,分析主次原因并找出有效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实现规模经济是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重要途经。武汉城市圈内各级政府和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基本特征,努力跨越实现规模经济的主要障碍,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发展机遇,既要实现内在的规模经济,也要实现外在的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信息化和物流业对武汉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影响,重点阐述信息化整合武汉市物流企业资源的目标、条件和步骤,最后提出全球目标、本土优势应用及系统软件开发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在武汉城市圈发展进程中,现代物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地认识武汉城市圈中各城市物流能力的基本情况,在界定区域物流能力内涵的基础上,选取区域经济环境、区域物流产业规模、区域物流信息规模3个方面构建描述区域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以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统计数据,采用模糊物元法对2010年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物流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依据9个城市的排序结果,分析各城市的物流能力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最后给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合成战的提出,符合当前犯罪持续高发的态势、新犯罪形态模式的出现以及犯罪的流动性和突发性的特征。武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符合主体合成战、方法合成战和技术合成战的要求。发展中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法律支撑、优化系统和实战细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圈正式批准成立以来,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明显。临空经济是良好的区域经济加速器,但是武汉城市圈发展临空经济还存在着诸如机场基础建设不完备,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性高,外向型经济发展薄弱等问题。为能使临空经济的区域经济推动效果最大化,城市圈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加强政策指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内城市的产业集群分工合作,打造武汉城市圈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18.
黄涛  胡渊 《企业活力》2011,(10):14-17
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正面临着巨大的向外转移的压力,找出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相关因素对于中部地区吸收加工贸易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证检验,可以找出影响武汉城市圈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因素,发展物流业、扩大外商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和打造特色产业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