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动态效应和路径依赖,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非常显著.城镇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越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越强则能越有效缓解城乡收入差距,且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要远大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因此,我国应着力创造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公平获取收入的机会和环境,完善地方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城乡收入分配机制,从而促进城乡收入分配更加均衡、合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来消除低收入群体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信贷约束,为社会提供一个机会公平的公共教育情形下,社会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路径,并考察了遗产动机和收入税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发现,公共教育虽然短期内在一定参数水平下会导致收入差距发散的可能性,但是在长期内却能保证收入差距的收敛。 相似文献
4.
教育投资与东西部收入分配差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西部经济的进程中,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短缺和低素质劳动力的就业需要,使得人力资源的素质成为经济结构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之一,也成为了制约地区经济和地区间收入分配平衡发展的难点之一。在此,就引发了教育投资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问题。本文拟从我国东西部收入分配的地区差距入手,揭示教育投产在形成东西部收入差距中的重要作用,以此说明西部大开发重视教育投资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收入来源对农村地区收入差异进行分解后发现,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来自农村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而农村工资性收入差异又主要与农村教育差距相关。通过构造内生收入函数模型,笔者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教育差距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农村教育差距每上升1%,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将扩大4.5196%,并且农村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收入分配实际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收入分配不公,另一是收入差距过大。两个问题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现阶段看,收入分配不公是收入分配中的首要问题。针对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8.
试论城乡教育不平等对缩小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城乡收入差距也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等导致了居民受教育机会事实的不平等,更为严重的是,城乡教育的不平等会反作用于居民的收入水平,导致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文章研究了教育差距形成人力资本的差异在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的微观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在1990-2007年间的收入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的同时,女性的收入水平在绝大部分年份显著低于男性;同时,老年人口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年轻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群体的收入水平和增速也都落后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经济增长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未来应更多地关注女性、老年人口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者等弱势群体的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CHNS数据,研究了历次调查年份分城乡和性别的教育收益率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分城乡和性别的教育收益率都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城镇的教育收益率总是高于农村,而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女性的教育收益率都高于男性。从动态变化来看,自2000年以来城乡教育收益率的差异逐年加大,其中主要是城乡男性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差距增大。本文的研究表明,除教育水平本身的差异以外,教育收益率差异的扩大也是引起城乡收入差距加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区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 --加入地区间价格差异后的一项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影响地区间实际生活水平差异的因素包括居民名义收入和地区间价格水平差异两个方面。用价格水平对名义收入调整后才是地区间真实的收入差异。本文对我国36个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价格调整,发现城市间真实生活水平的差异小于货币收入表示的名义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366,自引:7,他引:366
本文考察我国 2 0世纪 80年代和 90年代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 ,分析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的配置与流动状况及其动因 ,考察这些因素对地区差距变化的作用 ,同时也考察制度变革和结构变化等因素对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判断地区差距变动的未来趋势 ,并分析在不妨碍经济效率的前提下 ,哪些政策因素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向下兼容性及其对跨国收入水平核算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将人力资本的向下兼容性考虑到人力资本总量的度量当中,提出了一种比传统人力资本加总方法更加一般化的方法。利用本文得到的人力资本总量,我们还进行了跨国收入水平核算。与Klenow和Rodriguez Clare( 1 997)、Hall和Jones( 1 999)以及近几年研究的主要结论相反,本文的结论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于跨国收入差异的贡献与生产率的贡献相比是主要的。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提出了一种更加一般化的人力资本加总方法,二是使我们对造成跨国收入巨大差异原因的认识又回到了Mankiw ,RomerandWeil( 1 992 )的著名论断,从而回应了Klenow和Rodriguez Clare( 1 997)、Hall和Jones( 1 999)以及近几年研究对Mankiw ,RomerandWeil ( 1 992 )的批评,有力地支持了“新古典复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67,自引:3,他引:6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持续扩大的历程。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近年来我国的地区差距发展趋势出现了一定的变化,2000—2004年,我国的地区差距仍然在持续扩大,但扩展的速度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减缓,2004年出现了地区差距缩小的迹象。本文考察了地区差距变化的决定因素,发现中国地区经济存在条件收敛性,同时也存在促使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因素,通过对地区经济增长进行分解,本文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地区差距发展变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燕丽丽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1):20-24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但是我国目前区域发展中却存在众多不和谐的因素,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主要是区域利益诱导下的区域冲突和区域差距持续扩大,因而应通过发展区域合作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以及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存量等手段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一个同时含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积累及收入分布演化的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分布演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更高的初始收入差异将通过直接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与间接提高下一期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这两个渠道对经济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降低收入差异能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率,这将使得低收入国家有可能追赶上高收入国家. 相似文献
17.
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本文对解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地区收入差距演变的各种假说进行了归纳、分析与检验 ,同时提出并检验了 2个主要假说和 4个推论。使用弹性分析与条件收敛分析检验了人力与物质资本、农业生产结构、城乡差距、产业结构、产权结构、政府规模、企业规模、户口结构等多组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与收敛的影响 ,并估计了其影响力。上述检验较好地验证了各种竞争性与互补性假说 ,以及本文提出的假说与推论。 相似文献
18.
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本文在增长回归框架下,应用Arellano与Bond等人倡导的动态面板数据方法(system-GMM估计)和传统的固定效应估计考察了教育对地区收入差异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积极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溢出效应。不过与资本投资相比,教育差异仍不是地区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此外,本文的增长回归还表明,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快的条件收敛迹象。随后,我们分析了实证结果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由内生增长理论,本文提出了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机制和直接机制,并结合经济增长模式分析收入分配在不同阶段上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物质资本推动的,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主要是直接机制一和间接机制一,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向不能确定.现代经济时期,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人力资本推动的,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主要的是直接机制二和间接机制二,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财政分权、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94年分税制后的经验数据,本文估计了一个包含增长方程、城乡收入差距方程和财政支出方程的联立方程模型,来估算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显著增加,但财政支出的增加并不必然有利于经济增长和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如果在地方财政支出水平上升的同时,使科学教育和农业支出,特别是科学教育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得以增加,将有可能在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使城乡收入差距得以缩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