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萌 《秘书》2011,(1):7-9
A 办公室文书档案业务外包的意义 1.业务外包的涵义。业务外包(Outsourcing,也译作资源外包、资源外置)的英文单词直译为“外部采办”,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管理模式,即,整合利用企业外部最优势的专业化资源,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
1 物流外包的含义 1.1外包的含义 外包的英文术语是outsourcing,该术语是在Prahalad和Hamel(1990)所著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首次被提出的,意为到外部寻找企业所需的资源,即外部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3.
徐梦焱  张仁颐 《物流科技》2008,31(9):141-142
外包(outsourcing)在当今的大企业环境里已经是比较成熟和完备的企业经营模式之一。它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企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离开外包。珠江三角洲有着“世界加工厂”的美誉,但是珠江三角洲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如何应对,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文章结合供应链外包原理及工作的实际经验.首次提出了“内置外包(outsourcing)”的概念,井阐明其起因和优势。希望其为产业转型中的企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资源外包”及其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资源外包”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自80年代后期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成为当今企业界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策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并有力推动了“资源外包”的迅猛发展,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资源外包”的兴起及其理论溯源作出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 资源外包作为企业归核战略的一部分,日益受到国际企业界的重视。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目前全世界年收入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都普遍开展了资源外包。在美国,每十家发展速度最快的公司就有八家实施资源外包。近年来,为了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培育核心竞争力,中国许多企业也开始引入资源外包,但更多的是沿袭传统的对外承包制的做法,以短期的降低成本为目的,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和实施。本文将资源外包视为一种企业经营战略,分析了资源外包对企业价值的支持及实施资源外包战略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6.
基于资源的企业观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控制的战略性资源。企业应该集中精力,让战略性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人力资源外包就是把“非战略性资源”推向市场,而专注于“战略性资源”,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7.
陈浩  陈禹 《科技与企业》2007,(11):63-6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管理和业务外包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了在供应链管理中利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资源、能力的不同,建立了基于业务外包和资源利用的生产决策模型,形成以订单为核心的企业生产计划系统,发挥集成供应链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项目(以下简称IT项目)外包是指企业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控制成本、转移风险,通过与企业外的独立外包商签订合同,将信息化项目的一部分或全部交其完成,企业按照合同实施管理的过程和行为。由于大多数非IT企业的核心业务并非在IT领域,把信息化项目外包不仅可以把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发展,而且有利于控制IT项目的费用及相关风险,使企业获得专业公司高标准的服务,提高lT项目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IT资源外包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T资源外包于1998年进入我国,并以每年不低于15%的速度增长。从理论上看,IT资源外包可以节省成本,使企业回归核心竞争力。但从我们对已实施IT资源外包的企业调查看,情况并不乐观。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在IT资源外包中出现的企业相关成本不降反升、承包商的服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承包商的依赖度高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灵活性等常见的六大风险,探讨风险产生的原因,指出企业应通过提高自身对IT资源外包的认识程度、进行外包可行性分析、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对供应商进行筛选以及加强对合同实施的监管等路径来规避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10.
资源外包:企业赢得竞争的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外包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 ,赢得竞争优势的行之有效的战略 ,已在全球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资源外包成因进行分析 ,阐述了资源外包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寻找机会、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和开拓市场 ,是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指出资源外包还存在一些问题 ,对如何加强外包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4月17日,由《第一资源》杂志主办的“2009中国人力资源外包业发展与趋势论坛”在上海举办。同时,“2009中国最佳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评选”结果在会上揭晓,上海外服、雅高服务(中国)、北京外服上海分公司、CDP集团等8家知名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2.
外包: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光辉 《企业经济》2004,(7):149-151
“外包”理论在中国企业界尚未推广普及,尤其是银行业,但企业通过“外包”能够获得巨大的效益已经得到国内外企业的印证。本文就“外包”的概念、银行外包的优缺点、策略、品种进行了详细分析,继而提出了“外包”理论可作为银行治理公司结构的有效工具之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期,记者走访了广西中盟世纪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盟软件”)就软件外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围绕将中盟软件打造成为广西实力最强的软件外包服务商这个主题采访了该企业的总经理——张昆先生。  相似文献   

14.
成君忆 《企业研究》2003,(10X):24-27
1990年,Gary Hamel和C.K.Prahaoad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n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发明了“外包”这个词。所谓“外包”,就是企业把整个项目,交给专门从事这种工作的服务商。通过外包那些企业自身缺少能力的部分,企业可以专注于能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例如,耐克和锐步都将其生产部分外包,而专注于设计和市场营销方面,外国企业在进入中国的时候,也会把媒体公关方面的事务,外包给熟悉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新闻媒体的服务商,近几年来.入力资源外包也在管理学领域形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5.
田肇云  张群  王淑云 《企业经济》2004,(10):103-105
本文从资源依赖观的实质入手,阐释了物流外包的机理。指出物流外包可以更好地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应对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根据企业对外部物流资源的依赖程度以及物流在企业的重要性,提出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四种战略选择,即:市场采购,外包或有条件的自营,战略联盟与合作以及外包。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本文针对复合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短缺的现状,研究如何针对市场需求,校企互动共同合作,充分吸纳企业资源,充实和完善服务外包职业英语“双师型”师资队伍,如何从深度和广度上深化大学公共英语和IT职业英语教学改革,构建适应服务外包业要求的软件服务外包IT职业英语课程体系,创新IT职业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探索并建立一套学校和服务外包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职业英语素质和技能考核评价机制实践基础上,总结出解决目前国内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英语技能瓶颈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业务外包(Outsourcing),其最直接的解释是“外部寻求资源”,即把不属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包出去,转而通过外部资源整合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几乎所有企业都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信息化大潮中,但对于多数企业而言,IT资源运营并非其业务所长.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短缺、人力资源缺乏等劣势.如果自己承担IT系统开发、维护,往往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了企业运营效率。因此,IT外包服务开始受到企业的青睐。通过向专业IT服务和咨询公司外包自己的IT业务,企业既不用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建设一个庞大的内部IT服务部门,又可将自身解放出来更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的发展。因此。IT外包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信息技术外包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第四方物流——供应链“外包”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包”被《哈佛商务评论》列为过去75年间最重要的管理概念之一,已成为广为接受的供应链管理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已愈来愈难以适应企业发展要求,随之而来的是“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on)”思想的兴起。供应链管理(SCM)思想就是“横向一体化”思想的具体表现,而业务外包则是实施SCM的重要策略之一。当前,利用第三方物流(3PL)已成为实施业务外包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横向一体化”思想的不断深入,第四方物流(4PL)的概念业已提出。  相似文献   

20.
杨希 《中外企业家》2013,(10):39-41
引言 生产外包(Production Outsourcing)又称为制造外包,是以外加工方式将生产委托给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达到降低成本、分散风险、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目的,即是将一些传统上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的非核心业务或加工方式外包给专业的、高效的服务提供商,以充分利用公司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一种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