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合作思想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思想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提出了通过合作制把个体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原理.列宁根据苏联十月革命初期的实践,深刻地阐明了在农村建立合作经济制度的重要意义,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制的理论。马列主义的合作制理论,是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明了把个体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道路所必须遵循的理论原则。一、合作社是把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式小农经济既具有传统小农分户经营的特点,又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及新型农村家庭结构。中国特色社会小农经济有着独特的结构与重要功能,它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也是当前农民与农村的主要出路。在政策的选择上应该支持小农经济的发展,建立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抑制大规模土地流转和资本下乡经营农业,推动小农生产的产前、产后合作。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不能忽略中国历史社会条件讨论农业发展趋势,不能就农业谈论农业,不能将农业经营当作小农经济的全部,应该坚持历史和辩证唯物论、整体论及系统论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改造小农经济 改造小农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时,一般都面临大量的小农经济,它是一种陈旧的生产方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小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  相似文献   

4.
一、农业企业化:21世纪初叶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创新的新亮点 农业企业化是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初步实现工业化、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产物.农业企业化的实质是农业基本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变革,是对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扬弃.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与存在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关系基础;我国当前存在的小农经济是集体制农业衰败的产物,它既不能承担自然风险,也不能承担市场风险;改造小农经济,建设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对小农经济的改造必须从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合作制和资本制是组织基础改造可行的选择,改造小农经济的技术基础,必须引入现代工业和科技成就。  相似文献   

6.
一、更新观念。经济的大发展,要有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突破。农业产业化既是农业生产力模式的革新,也是农业发展观念的除旧布新。为此,必须破除狭隘的传统农业观,树立全新的农业发展观。要破除封闭的小农经济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既是农业大国,又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国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改造传统小农经营,使之与现代农业接轨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受资源约束,单纯地以小农规模化的方式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基于国际经验的视角,概述了美、日两种不同模式的农业现代化路径,结合资源禀赋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小农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1.我国农村现行的政治体制,是在以政治运动形式推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形成、并随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而逐步强化和巩固起来的。当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直接对象是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在理论上,认为农民是小私有者,具有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如果无产阶级不加正确引导,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复辟。为此,需要一种外部的超经济的力量来引导,从某种意义上是迫使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这种力量就是无产阶级对农民的政治领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中西方农业在农学思想、资源条件、农业技术体系、经营方式、生物循环等五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的原因是宏观政策、指导思想、自然条件、农业结构、传统农民和小农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三农问题”是一个难题,其焦点就是农村中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三农问题”的症状引发出“三农危机”。笔者认为,解决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目前农民小农经济的意识和种种表现,在此基础上国家出台相关的农业政策,变农民的被动接受各种补贴到主动创造增加收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要素是维系农业经济运行和农户生产经营必备的基本因素。关于小农经济生存发展空间的学术争鸣表明,要素流动及要素配置效率对小农经济的发展走向产生重要影响。政府对小农经济改造探索的推行进程,也是农业生产要素流动促使小农经济生存发展空间逐步扩大的过程。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核心目标,单一以政府为主导的要素流动略显乏力。以小农合作互助作为补充路径推动的要素市场流动,其优势集中体现在农技共享、资金融通和土地流转等方面,它为小农经济生存发展空间在新时代的进一步拓展深化提供了方向,也为小农经济多元化对接市场探索出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小农经济虽饱受贬抑却广泛存在。在现代社会,小农经济的存在仍然根植于农业的自然特性之上,它是愈益重视的传统农业文化活态保护和传承的载体。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小农经济更突显了其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3.
百年小农经济理论逻辑与现实发展——与张新光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小农经济的理论争论与现代发展》一文误解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小农经济的论述,有不顾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农业经济理论和现实发展之嫌,忽视了小农经济消亡的前提和逻辑,也不符合小农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笔者认为我国小农的现代化之路应该在农业外部规模经济和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4.
隋末丧乱,唐初统治者面临着土地荒芜、经济凋蔽的残破局面。因此,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成为当务之急。贞观君臣们为了尽快地收拾这个经济残破的局面,以重建封建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形成与制订了相应的经济思想与政策。唐太宗的农本思想与重农政策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被提出并付诸实施的。一、农本思想经济思想的形成,必有一定的物质前提与历史条件。唐初吸取隋末动之以乱与严重破坏小农经济的惨痛教训,朝廷内外十分强调农本与简静思想的积极作用。诚然,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物质基础,重视农本思想应是封建社会普遍的历史现象。可是,隋末统治者却践踏了农本思想;而唐初贞观君臣为了拨乱反正,则维护了农本思想。  相似文献   

15.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的四川省彭县利安乡白庙村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工作方法上的“九法”。一、思想教育法。针对农民“想致富,快致富”的普遍心理,根据农民面对市场经济“喜、忧、怕”并存的不同心态,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经常采用会议、广播、板报、现场参观等形式,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逐步做到“四破四立”,即:破小农经济思想,立大农业、大发展观念;破计划经济思想,立市场经济观念;破单一种植思想,立调整结构观念;破单纯产量思想,立发展“三高”农业的效益观念。引导农民边学边干,逐步地、自觉地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近年来在各项技术推动下,现代农业发展中具备效益综合性、功能多样性、要素集约性特征,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重要路径。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主要是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主体作用,采取现代化工业方式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经营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引领中,我国逐步摆脱了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发展开始趋向于产业化模式发展,也获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小农经济,提出了完整的小农经济理论。其中包括小农的特征:既有保守性、分散性、依附性等传统特性,更具有顽强性和经济理性;小农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革命的同盟军,而且是革命和经济建设的主体;小农未来发展的路径不是消亡,而是应该提高小农的素质、用科技武装农业和农民、以工业反哺农业和以城市支持农村。作为典型小农经济国家,我国应该走提高小农素质、科技武装小农和农业以及根据小农经济的特性反哺农业和农村的"普照之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小农体制与规模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小农体制与规模经营王小广一、有效率的现有小农体制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西方古典、新古典经济学都认为小农经济即小规模农业经济,是一种人口过密、农户仅拥有小规模地产的“不规模经济”。其技术极为原始,效率极低,这是由于小农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技术进步,进...  相似文献   

19.
重农抑商的思想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的一条主线,是维系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型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金融脱胎于小农经济模式与现代社会主义土地经营模式中,与当代飞速发展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金融模式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本文通过对当下农业金融模式的源流发展、农业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研究,分析在互联网环境下,将互联网这一新兴发展模式融入于农业金融发展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从中得出今后互联网环境下农业金融发展模式的方向,希望能够对我国未来农业金融优化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