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阮征鹏 《时代经贸》2011,(12):89-89
MBO自2001年起在国内兴起,两年来逐渐形成热潮。上市公司进行了MBO的已经有十几家,非上市公司进行MBO的更是雨后春笋,2002年青岛市有几十家企业策划进行MBO的热潮,胜利股份、鄂尔多斯股份、TCL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进行了MBO改制,而且取得了成功。同样是在2002年,资本市场上也出现了并购资本的MBO基金。重庆新华信托宣布将设立5亿元规模的MBO基金,以100万元为起点,全部向机构投资者私募;管理着150亿美元的美国凯雷集团打算与德隆集团筹建MBO基金;中信与美国国际集团也表示有意提供^fB0融资服务;专门为MBO提供融资渠道的国内第一家开放式MBO基金——利宝也在上海成立。  相似文献   

2.
活跃在灰色领域的MBO基金财技高超,他们真正盯住的是企业的部分股权,这些股权可以获取分红、股权增值、上市套现。  相似文献   

3.
在“国退民进”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上MBO现象日趋频繁。由于我国目前金融体制的不完善,MBO的融责难问题已逐渐暴露出来,因此MBO基金应运而生,本文从MBO基金产生的原因入手,在分析目前中国的MBO基金运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中国MBO基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我国MBO收购资金来源的现状和特征,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MBO收购资金来源中的诸多难点问题,指出由于我国金融工具的缺乏和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收购资金很难通过合法渠道取得,大部分需通过民间资本借贷解决。针对现实的融资困难,文章指出创新管理层收购融资体制、加强监督和规范是我国MBO健康发展、避免融资风险的关键所在,并提出了放松MBO的融资限制、培育机构投资者和完善收购资金的退出机制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管理层收购(MBO)出现了诸多问题:收购主体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管理层的非市场化障碍;融资渠道狭窄;MBO收购过程中定价不公正、操作过程不透明;MBO的股票来源和股票变现渠道不畅通;实施MBO涉及产权变革难题;MBO也产生内部人控制的新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MBO,还必须修订相关法规政策、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完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6.
边小东 《经济师》2007,(5):87-87,89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将使上市公司MBO迎来一个历史性机遇。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中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胡庆 《当代经济》2002,(12):21-21
管理层收购(MBO,即ManagementBuyout)作为一个企业并购概念,在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熟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进口”MBO这种收购方式已经成为必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的较晚,证券市场不够发达,因此,如何建立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机制是一个值得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研究的话题。 一、MBO的概念分析 管理层收购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或“管理者收购”,  相似文献   

8.
时下MBO话题,正在风靡整个中国大陆资本市场。难怪有人称2003年是中国的MBO年,虽说有些夸张,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MBO在我国的受欢迎程度。随着国有资产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党的十六大加大了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力度,使得MBO在中国蔚然成风。 一、MBO的概念 MBO即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形式。是指目标公司管理层通过大量举债融资,即增加财务杠杆的方式筹集资金,来收购目标企业的股票,以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里,MBO得到广泛的利用。 由于目标公司大都是公众公司,要完成收购所需的资金量很大,因此公司的管理层通常会依靠借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管理层通过融资收购自己所服务的公司的全部或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与MBO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70年代末,MBO被公认为对管理者,企业组织和国民经济发挥重大推动作用的一股经济动力。自80年代MBO成为英国政府对公营部门私有化最常见的方式后,MBO作为一种便利的所有权转换形式和可行的融资形式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0.
MBO问题     
陈新 《资本市场》2003,(5):74-76
MBO在我国上市和非上市企业中正在兴起,在已经实施的众多案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收购资金来源、收购价格的确定、收购主体的合规性、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及违规违法现象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有效实施MBO的关键:规范MBO融资渠道,使MBO融资合法化、透明化;规范MBO定价依据;完善MBO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MBO后企业运作监管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MBO方式对国有建筑企业进行产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左广 《经济师》2002,(2):266-267
文章根据对MBO方式、国有资产产权改革战略以及国有建筑企业特点的分析 ,认为国有建筑企业宜于采取MBO方式进行产权改革。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采用MBO方式对国有建筑企业进行产权改革的优势以及在实践中需要的相应配套支持。  相似文献   

12.
MBO作为产权改革的一种方式自其被引入以来,围绕它的研究及争论就持续不断。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环境就MBO后企业的业绩问题进行实证的探讨,研究发现MBO对企业业绩不存在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有中小企业管理者收购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及国有资本从中企业中退出的意义的研究,认为实施MBO是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首选模式,并对国有中小企业MBO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实施MBO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MBO(管理者收购)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中一种备受推崇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把MBO作为“国退民进”的主要形式。本文通过分析MBO的沿革及其在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阐述MBO不应当成为我国国企改革选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陈旭 《经济师》2003,(7):44-45
国企的MBO改革是大势所趋 ,文章在讨论我国国有企业的MBO改革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从思想观念、法律政策、融资渠道和中介机构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MBO改革面临的障碍。最后 ,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收购(MBO):比较、借鉴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中国MBO(管理层收购 )与西方MBO在收购目的、操作机制、定价、融资及风险资本介入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及解读 ,剖析了中国MBO的内在特征 ,在借鉴西方管理层收购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徐惠珍 《经济师》2003,(9):40-40,42
管理层收购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兼并收购方式 ,在我国有日趋升温之势 ,文章针对当前管理层收购热潮 ,首先分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及市场环境 ,并指出当前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了发展MBO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管理层收购"应加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竹园 《经济论坛》2003,(16):16-17
一、MBO理论及在中国的实践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所谓杠杆收购(leveragebuy-out)即通过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获得经济控制权,以达到重组目标公司,并从中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财务型收购方式。管理层收购是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特(MikeWright)于1980年发现的现象,并对该现象进行了比较规范的定义。管理层收购(MBO)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公司的大部分股权,通过收购,获得经营控制权,达到控制该公司的目的。从以上MBO及LBO定义可知,当收购之…  相似文献   

19.
MBO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受到企业界广泛的关注,因为它提供了产权改革的较好 方案,特别是在改善公司股权结构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尚缺乏管理层收购所需要的融资渠道以及国有股权转让定价机制,存在着推广MBO必须解决的许多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 一、国际经验的借鉴 MBO发源于英国,开始它是作为一种业务放弃或退出以及投资者看好的资产管理。形式。到20世纪80年代,已发展成为便利的所有权转换形式和可行的融资形式,对企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1987年英国上市公众公司经过MBO转为非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有企业MBO是企业界、学术界及监管部门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回顾了国有企业MBO的实践历史,分析MBO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规范MBO实施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