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矿开采给社会生产提供大量煤炭资源,也会排出大量矿井水。如果矿井水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将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最终影响煤矿开采,因此煤矿企业高度重视矿井水的处理工作。目前,很多煤矿都配有矿井水处理设备,但是处理技术与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首先阐述了煤矿矿井水的处理现状,然后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煤矿矿井水处理的改进策略,以便处理好矿井水,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晓平 《科技和产业》2024,24(4):262-267
针对煤矿开采导致矿区水资源破坏的严重问题,开采深度逐渐增大,其底板灰岩承压水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大隐患。基于承压矿井地形地貌、水系统环境、地质结构类型、覆岩层结构组成及煤层赋存条件。以“三等效”保水开采理论,化矿井水害防治为矿井保水开采为切入点,将矿井浅表水、顶板水及底板水进行整体统筹考虑,紧紧围绕“浅表水保质保量、顶板水资源化利用、底板水原位保护”这条主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承压矿井保水开采模式系统,形成一套适合类似矿井的“安全、高效、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保水开采技术体系,实现矿井安全开采和保水开采双重目标,打造承压灰岩水矿井绿色开采(保水开采)工程示范基地,为我国矿井保水开采提供可行性指导。  相似文献   

3.
杨洋 《中国西部》2014,(21):228-229
针对新集二矿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本文从受影响的含水层及其特征、单位涌水量、老空水、矿井涌水量和突水量等方面,综合评价该区的水文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区内影响煤矿开采的含水层主要包括二叠系砂岩含水层、推覆体含水层和灰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矿井涌水量等均较大,并且老空水和开采突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新集二矿水文地质条件为复杂型。  相似文献   

4.
于志涛 《魅力中国》2010,(1X):252-252
在煤矿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大量的水资源收到了污染,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本文根据矿井水污染特点,及其我国矿井水处理现状,提出了有效处理矿井水的一系列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井下煤矿热害正逐步成为影响矿井高产、高效开采,危及作业人员安全健康和企业安全发展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积极开展井下作业场所高温检测分析与评价,提前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对于矿井持续、高效、安全生产与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矿井水害一直是煤矿生产的一项重大安全隐患,本文基于法地煤矿沙子岭井田地质勘查资料,对井田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了井田内岩层含隔水性及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对井田充水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充水水源;对顶板充水和底板突水进行预测,明确了矿井充水途径。最后,笔者对矿井突水带进行了分析,可为今后矿山开采过程中水害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意闯 《魅力中国》2013,(29):127-127
矿井水灾,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在煤矿生产中,透水是公次于煤矿瓦斯突出的严重事故。矿井一旦发生水灾,轻则恶化生产环境,造成工作面接续紧张,破坏正常生产秩序,重则造成国家资源和财产的损失,造成伤亡或淹井事故。做好矿井防水工作,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目前煤矿井水灾防治措施也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展望前景,明确了煤矿防治水措施的研究方向,主要探讨了对煤矿物探防水的研究以及注浆防啦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学红 《发展》2013,(1):47-48
一、红古区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一)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煤炭作为红古的主导矿种资源,现已进入深部及"三下"开采,开采难度增加,矿山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水、火、瓦斯、二氧化碳、煤尘、油气、顶板等自然灾害严重,尤其是煤与二氧化碳突出,国内罕见、世界少有,被列为全国重点监控45户煤矿矿井之一。  相似文献   

9.
刘学红 《发展》2014,(1):37-38
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一)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煤炭作为红古区的主导矿种资源,现已进入深部及“三下”开采,开采难度增加,矿山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水、火、瓦斯、二氧化碳、煤尘、油气、顶板等自然灾害严重,尤其是煤与二氧化碳突出,国内罕见、世界少有,被列为全国重点监控45户煤矿矿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磊 《魅力中国》2013,(28):345-345
瓦斯爆炸是煤矿的重大灾害之一,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数量将越来越多,煤矿安全工作将面临难度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煤矿瓦斯的分布情况以及矿井通风系统、瓦斯抽放技术和瓦斯监控系统在瓦斯控制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改进意见。希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淡水资源贫乏,分布又极不平衡,与其他资源的匹配也严重失衡,特别是煤炭资源。全国水资源的81%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而该地区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煤炭资源占25%。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而煤炭资源却占全国总量的75%。因此,形成了北方地区的富煤贫水格局。据统计目前全国86个国有重点煤矿区中有71%缺水,其中40%属于严重缺水。矿区水资源状况与煤矿资源开采工作密切相关,矿区能源开发与水资源紧张的矛盾已严重制约了煤矿工业的发展,也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重点煤矿中近一半是低瓦斯、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开采过程中排出的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另外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煤矿中的瓦斯事故及其死亡人数占的比例最大,同时也应看到,近几年来矿井中煤层瓦斯的抽采量也在逐年增加.广为民用.并在工业上也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3.
邱顺 《中国经贸》2012,(20):129-129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在煤矿深井开采中出现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深井开采效益的盈亏平衡点和矿井采深,年产量,工作面单产的关系,提出深井的低成本开采过程可以采用的措施,对煤矿深井开采的合理经济深度的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工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人们的生活更是依赖水资源。为了保证人们的饮水安全,实现健康绿色的发展,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格外重视环境监测中的水质监测工作。通过水质监测,人们可以了解我国现有水资源的水质情况,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加强预防性管控,切实提高我国水污染防治水平,提升水资源质量,营造健康和安全的水资源环境。但是,就目前我国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水监测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工厂将未经处理的化学废弃物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中,给当地水资源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地表水监测是环境检测的重要一环,通过进行地表水水质监测,相关部门可以及时开展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为市民提供优质的饮用水。本文分析了地表水监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并就其监测现状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矿属新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尚未完全调查清楚,这与其他生产矿井相比,我矿防治水工作较为肤浅,工作任重道远。因此,为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保证矿井不受任何水害威胁,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总结和研究适合我矿特有的井下探放水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智能模块化全向流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特别是煤矿井下水处理系统,主要用于水体中悬浮物的去除。其具有体积小、耗能低、操作简便等特点。主体设备——全向流悬浮物分离器。是集絮凝、沉淀、沉淀分离于一体的水处理装备。该系统对于丰富我国煤矿井下水处理工艺、提升矿井水处理水平、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从多年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来看,重庆属于中度缺水地区。随着近年来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的落实,重庆正通过遏制不合理需求、从总量上减少水资源消耗、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提升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废污水排放等方面,从源头上解决水问题,保障水安全。  相似文献   

19.
正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一)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煤炭作为红古区的主导矿种资源,现已进入深部及"三下"开采,开采难度增加,矿山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水、火、瓦斯、二氧化碳、煤尘、油气、顶板等自然灾害严重,尤其是煤与二氧化碳突出,国内罕见、世界少有,被列为全国重点监控45户煤矿矿井之一。(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红古区产业以工业为主,结构单一,煤、电、铝、碳素等主导产业均为初级产品,  相似文献   

20.
9月18日上午,广东省政府通过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任务下达给各市,要求到“十一五”期末,全省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必须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15%。此次“环保军令状”的签订,标志着广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工作正式启动,空气和水质量的好转有了制度保证。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出席了会议,副省长谢强华作重要讲话。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这两项指标,作为两大约束性指标纳入“规划”,并与各省区市签订了责任书,其中要求广东在“十一五”期末,这两项指标的排放总量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