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角色应该回归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自进入改革开放的80年代起,恐怕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中国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关注程度绝对超过了以往的任何年代,这一变化的结果是,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飞跃式的提高。但是——政府角色定位于经济发展可能导致政府破产在公共行政管理范畴,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通过指  相似文献   

2.
陈俊武     
石油炼制和煤化工工程技术专家。1990年评选为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被誉为中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20世纪60年代设计了中国第。一套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70年代指导设计成功我围第一套同轴式催化裂化工业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80年代又成功地开发了列为国家攻关重点项目的“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对流化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开发和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作出厂杰出的贡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3.
《走向世界》2014,(40):128-128
罗密欧,罗密欧,为什么我偏偏是朱丽叶? 朱丽叶,朱丽叶,为什么我偏偏是罗密欧? 当16世纪的意大利维罗纳,转移到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当莎翁式的浪漫爱情悲剧,遇到充满生命激情的中国式青春爱情……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学说,是他独创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政治经济学和独特的社会发展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宝库的一朵奇葩。在90年代的今天,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学说,对于深化对国情的认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走向世界》2010,(22):12-13
谁也不可否认,“中国制造”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拥有几千年的制造业历史的中国,却被工业化的浪潮甩到了岸边。为了工业强国的梦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主动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制造业由此得以膨胀式发展,20年的时间从一个工业弱国成长为世界制造大国。  相似文献   

6.
著名经济史学家、中国经济史学会前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汪敬虞先生辞世一年多了,但是他那些抽丝剥笋般的经济分析,高屋建瓴式的史学论述,以及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依然活在我们的心里。在汪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时候,笔者把上世纪80年代我读研究生以来汪公对我的教诲作一追忆,以更好地了解汪敬虞先生为人及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相结合是中国式分权的核心特征。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目标差异、信息不对称、任务的多维性和冲突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任务冲突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任务冲突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比较了不同任务组合下的激励成本。研究表明中央政府让地方政府仅承担经济增长任务,对承担社会发展任务的机构实施垂直化管理,能够降低激励成本。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政府机构的垂直化管理改革有其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国企业界英雄辈出的年代。一代百禁忌的弄潮儿依靠创业的激情在当时特定的经济环境中奋力骋,一个个巨型企业随之神话般地凸现,一度给中国企业力量足了脸面,也给国人以振奋和信心。然而,同样是在这一年代,国企业又数度经历了从神话到噩梦的轮回,许多巨型企业轰倒下,高速成长型企业猝死现象此起彼伏,令国人惊愕和迷。那么,为什么高速成长型企业会猝死?犹如巨人般的企业会蹈“泰坦尼克”式的死亡之旅呢?我觉得以下几条可以称得上速成长型企业的猝死基因:浮躁心态下的规模膨胀———思想迷失;掉进多元化陷阱———向不归路…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的财政体制“分灶吃饭”改革,开启了中国财政体制的分权式改革之门,而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更是在形式上向着财政分权体制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应如何评价和看待中国的财政分权呢?  相似文献   

10.
吴天彪  隋福民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3,(收录汇总):117-132
本文利用第一、二次“无锡、保定农村调查”资料中的保定农户数据,说明了保定经营式农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萎缩之状态。我们通过计算成本和收益,认为保定经营式农场的雇工经营是有利可图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保定经营式农场在数量和总规模占比上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农场通过买、典、租等方式增加农地的可行性较低、建设经营式农场的机会成本较高、家庭小农场(小农户)的稳固性和竞争性,以及农场主的分家析产等。保定作为华北平原的一个典型城市,其农村地区经营式农场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华北农村发展乃至中国农村发展的复杂性,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艰巨性以及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刘洋 《港口经济》2009,(10):9-11
一、我国现行海铁国际联运模式及其弊端 海铁国际联运是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上世纪60年代最先出现于美国。成熟的海铁国际联运将两种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过程,因而具有时间短、成本低、手续简便的优点。我国的海铁国际联运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一直较慢。我国的海铁国际联运与欧美发达国家连贯式、一体化模式有所不同,可以称之为“拼接式”运输。  相似文献   

12.
在投资日趋理智的今天,虽然每个人依旧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但面临着"高收益"后面隐藏的"高风险",人们不得不掂量如何"理智开发"握在手里的"真金白银"。萎靡不振的股市,限购、限贷的房子……想找一个稳、准、狠的投资项目,似乎有不小的难度。产权式酒店热潮的袭来,让许多投资者眼中不禁大发异光。源起产权式酒店于中国而言是一种舶来品,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逐步步入了"丰裕社会",度假风气一度兴盛。法国地中海沿岸开发了大量的海滨别墅,一些欧美政要、贵族、富商蜂拥而至,一跃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休闲度假中心。但是,人流大了,随之催生的便是物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推崇中国式管理,很多人重视中国式管理,也有一此人至今仍然否认中国式管理的存在。他们认为,管理学完全是由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学者们探索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不存在中国式管理。读一读舒化鲁的新书,或许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推崇中国式管理,很多人重视中国式管理,也有一此人至今仍然否认中国式管理的存在。他们认为,管理学完全是由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学者们探索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不存在中国式管理。读一读舒化鲁的新书,或许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有部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位抗日小英雄张嘎的故事。殊不知,在浦东也有一位小兵张嘎式的人物,他就是离休干部潘海根。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自上世纪70年代明确会展业的定位和发展思路,通过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市场化战略、专业化战略、品牌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来发展会展经济。中国会展业可从新加坡获得相关启迪:优化管理体制、加强会展产业培育、强化会展品牌建设、推进会展国际化、完善法律法规等,促进中国会展业跨界融合,以内涵式发展替代外延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把李嘉诚推崇为实践中国式管理的代表人物,与把亚洲“四小龙”的成功归结为中国式管理一样荒谬。作为华人商业巨头的李嘉诚,与其说是中国式管理的实践者,不如说是中国式管理的颠覆者。李嘉诚的文化象征意义如果说香港文化是典型的中西融合文化.那么作为香港文化代表的李嘉诚就更是这一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策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历程看,这种改革在中国是非常成功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主要领导人并未深入研究中  相似文献   

19.
《我的前世今生》是我到目前做过的最大尺幅的摄影作品,有15米长.我还曾把它做成过中国式的宣纸手卷,因此有很多人,特别是欧洲人很喜欢这个作品. 它是我“自拍系列”的发展,出发点是要表现中国女性在100年时间中的历史变化而不是单纯的表现服装,但它的确可以反映100年的历史中女性服饰演变的一个缩影.我要表现那个年代的女人,当然地要找到能那个年代的服饰.  相似文献   

20.
吴遐 《沪港经济》2009,(5):52-53
连锁经营业的迅猛扩张 1865年,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首创连锁经营式分销网络,从此雄霸美国市场。20世纪60—70年代,连锁经营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冲破贸易保护主义的篱笆,从美国走向世界各地。1984年,皮尔·卡丹的专卖店落户北京,让中国人认识了什么是连锁经营。从此连锁经营业就在中国落地生根,飞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