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产品进口贸易增长迅速,进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对农业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而且在中国加入WTO后此种贡献值趋于增大.与此同时,由于农产品进口客观存在着外部经济效益,因而提高了其他部门的经济效率,发挥着间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批发业也伴随着经济增长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在批发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更是对批发业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伴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和外资企业的进入,批发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宏观角度出发,寻找中国经济增长和批发业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研究批发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中国经济彻底摆脱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3年至2007年,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周期,高增长低通胀,始终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JOHN WONG  John  Wong 《经济学(季刊)》2005,(3):953-970
中国的崛起对东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中国在东北亚的近邻通过贸易和投资从中国的开放政策中获益,而且那些曾经与中国争夺国外直接投资(FDI)和出口市场的东盟国家也开始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得到好处.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已经对其东亚邻国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东盟+3"方案,特别是始于2002年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的动力,从而为东亚经济增长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需求大幅度攀升,而中国能源的生产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经济高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能源的进口、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利用率提高的技术开发普及,是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社会面临的难题。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的需求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梁赫 《经济视角》2013,(3):45-4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着令人瞩目的长期的稳定和快速的增长。中国的经济结构已与改革开放之前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文从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入手,引用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及动力,并提出如何利用这些动力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在保持持续高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传统农业结构和现代工业结构并存的二元经济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党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二元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人力资本的流失与中国二元经济的关系,重点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流失对二元经济的影响以及二元经济加剧了人力资本流失这一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红继 《现代财经》2003,23(2):56-58,65
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研究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是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围绕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状况、背景及影响因素,建立城市经济增长测量模型,并对目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能性:一种基于修正的索洛模型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磊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3):49-52,110
索洛模型这一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有它无可比拟的优点,但对于考察中国问题来说,也有一些内在缺陷.本文根据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对索洛模型做出了一些修正,并据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进行了重新估算.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制约和影响着经济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影响近期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口老龄化更是经济增长的阻碍,这些都倒逼着中国经济由资本、资源驱动的粗放式发展向创新驱动的集约式发展转变.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老龄化的环境约束的六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并基于1996-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联立方程的回归分析.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与环境约束下,经济与环境也能实现可持续增长;老龄化与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中国经济转型,但没能倒逼中国经济完全转向创新驱动型,究其原因,一是环保资金利用效率极低,二是技术创新不足;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关键是提高环保投资效率,而不是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能够刻画我国的经济增长吗 ?如果能 ,那么哪类经济增长理论能比较好地刻画我国的经济增长呢 ?围绕这些问题 ,本文从实证和理论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在实证上 ,本文采用Jones( 1 995)实证检验新增长理论的方法 ,针对各类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特征 ,实证分析了 1 952— 1 99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结果发现这些典型事实明显地拒绝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 ,相对而言 ,比较支持AK类型增长理论。另外 ,我们还发现以综合要素生产率测量的技术进步 ,不是我国1 952—1 998年间经济增长的引擎。在理论上 ,本文从“边干边学”的角度 ,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建设道路”纳入经济增长模型 ,证明了其本身可以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同时回答了为什么AK类型增长理论能够刻画我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1949~2009年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及其路径演进,明确当下中国经济处于何种增长区间,以及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构建了改革演进的理论框架,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增长路径分为4个阶段。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放宽限制条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拟合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以整体推进阶段的实证数据检验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中国的经济增长尚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下一阶段仍将维持经济的高位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挖掘中国经济波动的体制困境,试图为中国的经济波动勾勒出一个理论框架。目前的经济体制是波动形成的来源,经济体制中信贷—投资—增长—通胀四个互相契合的作用机制使得经济发展陷入体制困境当中,呈现出活—乱—收—死的形态。利用1978—2007年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年末贷款余额增长率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年度数据,通过设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验证了这一理论。我们的理论表明,中国的经济波动内生于其特殊的经济运作体制,因而也就面临两难处境。摆脱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体制变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1949年~2009年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及其路径演进,明确当下中国经济所处增长区间以及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文章构建了改革演进的理论框架,将新中国成立的经济增长路径分为4个阶段。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放宽限制条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拟合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以整体推进阶段的实证数据检验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中国的经济增长尚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下一阶段的经济仍将维持在高位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9—2010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中国经济增长与价格形成理论模型以及CMAFM计量模型,分析与预测2009—2010年间中国经济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的复苏过程。本文认为,中国需求管理应该继续采取扩张性政策取向,完成中国经济景气从萧条到繁荣的周期形态转换,并且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模式相适应,形成以促进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政策架构。  相似文献   

16.
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康 《经济与管理》2010,24(4):18-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但在这一增长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投资需求和政府购买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平稳、扎实、高效地增长,就必须把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移到增加消费需求上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总被引:73,自引:2,他引:71  
刘伟  张辉 《经济研究》2008,43(11):4-15
本文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度量了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其与技术进步的贡献相比较。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即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的力量将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的力量。此外,研究也发现,结构变迁效应的减弱并不表明市场化改革的收益将会消失,某些发展和体制的因素仍然阻碍着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完善市场机制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以城乡关系的协调推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经济增长包括城市和农村两部分的增长,经济高质量的增长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从城乡协调度视角探讨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通过构建城乡协调度指标并结合经济史,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城乡协调度做出描述与分析,并探究造成我国城乡协调度波动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协调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从城乡关系而言,二者的差距却越来越大,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桎梏;我国城乡关系演变与政策变化所引致的制度安排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密切相关,因此完善相关体制并深化改革就成为了提高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程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规模与质量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教育规模的扩大提升了经济增长率,但教育质量的滑坡降低了经济增长率,教育总体上还是促进了经济增长。从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路径来看,中国的教育还未达到最优规模,仍需继续扩大,同时要注意发展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平衡教育结构。教育质量的提高总是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应成为教育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型,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选择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