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缩小世界各国间的时空距离,出现了所谓“地球村”现象。2001年11月10日,中国“入世”成功,表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不可逆转地融进世界体系之中。无疑,在“地球村”内,我们同别国可以开门相望,不仅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也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这样就可以更多地获得发展的机会和活力,给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好处。但是,仅仅这样看问题又是远远不够的。在思想观念上如何适应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行产业组织政策以维护有效竞争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政府推行产业组织政策需要考虑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产业组织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外国政府现行的产业组织政策、国际规则或双边规则以及多边规则对政府反垄断政策选择的限制等因素.要以促进竞争作为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原则,以维护有效竞争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以信息指导和政府扶助作为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手段.当前政策着力点是尽快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强化对外国企业垄断的管制和打破国内的行政性垄断;以技术政策为核心.提升国内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发挥政府在国际竞争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产业、环境标准的制订.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革命的迅速推进,国际范围内银行间的并购风潮使得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的集中度上升,单个银行的规模显著扩张。  相似文献   

4.
9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在我们的头脑中,每个10年都有其代表性特点。20世纪70年代使我们想起了石油危机与水门事件,80年代使我们想到了供应经济学派与冷战的结束,那么历史学家或经济史学家又是如何定义90年代呢? 90年代使我们想起一系列事件。新经济政策与格林斯潘,互联网和网络公司,股票首次公开上市,莱文斯基和总统卧室,手机和“商务通”,目光狭隘的政策口号——有些是有精心设计的,有些是始料未及的:“愚蠢的经济”;“大政府时代的终结”;“首先要拯救的是社会保障”。“与美国定约”和金里奇革命;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n,A)和“大规模失业”,亚洲危机,烟草讼诉案与微软审判案。……  相似文献   

5.
与其他新兴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情形不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出现了独特的“双顺差”现象。截至2006年9月底,中国的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与2005年全年顺差总和持平;外汇储备逼近1000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在现有政策环境下,“双顺差”与加工贸易政策、贸易争端、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并引发国内外各界越来越多的关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数字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悄然发生着质的变化。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成为现实,当今世界的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至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们则把这种以高科技为先导的经济概括为知识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落后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贸易保护存在的理由和社会条件也将日渐消失。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自由贸易政策将成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捷径。我国加入WTO和推动自由贸易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必须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进程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高度开放,造就了双重资本积累模式,即内资主导的工业化城市化积累和外资主导的全球低端制造平台积累.这一模式加速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削弱了经济自主.反过来,中国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多方面影响,包括改变劳资利益格局,推动各国产业重组,改变金融市场结构,加强中美金融依赖等,这些影响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将日趋显著.因此,中国必须立足内需实现可持续增长,并依靠技术创新来控制资源和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9.
西方品牌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发展,随着国际社会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责任意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人们的需求呈现出高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态势,企业竞争的广度、深度进一步拓展,企业竞争的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在此背景下,西方学者和企业家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进行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品牌理论的发展。本文在此从纵横两个方面对西方新近出现的主要品牌理论做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反全球化运动蓬勃兴起。人们反对“全球化”,并不是反对这一发展模式,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反全球化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并阐述了该运动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物流产业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物流市场必将更加开放,跨国物流公司的大举进入无疑会对我国的产业组织状况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我国物流业将面临着入世最初阶段的严峻挑战,物流产业组织将会产生剧烈调整。基于我国加入WTO以及跨国物流公司进入我国物流市场的视角,从我国物流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物流产业组织的影响,以期为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2.
魏浩 《当代财经》2003,(1):78-79
通过建立模型的次优理论对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关税同盟阶段关税扭曲效应的分析,得出在假定其他福利经济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对于一个新加入关税同盟的国家而言,经济福利整体受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同样存在关税扭曲效应,因此,这一结论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事实的情况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我们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寻求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组织政策效应与产业组织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我国近年来结构调整不力的重要原因,在于忽视对产业组织的调整,忽视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国际经验表明,产业组织政策的设计和运用是优化组织结构的重要保证。本文在介绍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业组织政策对一国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效应,并结合我国产业组织的现状,提出我国产业组织政策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乳品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乳品作为“最接近完善的食物”,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由于乳品产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前期行业利润较高,加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新企业进入该行业,国内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纷纷斥巨资介入国内乳品市场。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5.
日本政府的研究和创新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高度重视科技政策 日本社会目前正在经历深层次的结构变革。曾被尊崇的价值观以及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受到了质疑,并在探寻新的思路,其中包括教育、研究和创新领域的很多制度和实践。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些促进变革的动力源于日本经济的不佳表现,诸如机构的脆弱以及对储蓄而不是对消费的高度偏好等问题,其一些根源与科技没有什么关联。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人类已迈入了“新经济”时代。正如西方经济学家所言,体验经济已成为继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和世界。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兴办科技工业园区等各种开发区,使中国抓住了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中国制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事件。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入了研发转移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内外环境条件也难以支撑目前的“中国制造”模式的持续发展。要解决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抓住全球化发展新阶段研发转移的机遇,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定位和强化中国科技园区(国家高新区)的功能,迅速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改变中国在全球化分工中的弱势地位,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价值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等问题的研究,继20世纪90年代有所降温之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国际分工类型的改变,更强化了人们对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演变的关注.分工效应与比较优势促使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使得产业转移、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对于当前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目前国内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货币供应适合于增加内需和抑制通货紧缩的需要,没有“过热”的问题,对这轮增长要保护好,不应踩刹车;二是肯定出现“过热”,主张采取适度从紧的总量政策;三是主流观点:局部出现“过热”的苗头,但还不能说是全面“过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以后,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学者们对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时间、内涵、动因、影响等诸多问题,尚存在不少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