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客观描述转型以前即改革开放前我国收入分配关系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产生的收入分配效应,并从经济运行内在机制角度分析了产生这种效应的深刻背景和原因,认为在经济转时期,从总体上说中国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收入分配恶化效应强于增长所带来的收入分配改善效应;而之所以产生如此结果,就是因为有其产生的内生性原因和内在的作有机制,因而具有内生性和必然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代际流动性:基于食品消费与收入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际流动性是衡量一个社会机会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食品消费和收入的代际弹性分别从基本经济福利和整体经济禀赋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反映。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首次对中国食品消费的代际弹性进行了估计,并在同一数据库内将其与收入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与收入的代际弹性(0.427)相比,食品消费的代际弹性(0.879)更高,且在采用多年均值时更为稳定;同时,城镇户籍人口和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拥有显著更高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而食品消费弹性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较小,显示基本经济福利和整体经济禀赋的代际不平等情况可能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收入流动性测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为中心展开综述,介绍了收入流动性与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基本概念,对收入流动性测度的重要的工具--转换矩阵做了详细说明.重点介绍了两种代表性的测度路线--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公理方法和福利方法,并进一步评介了公理方法中的相对收入流动性与绝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式,以及福利方法中的King指标和chakravarty-Dutta-weymark指标.此外还简介了收入流动性排序的不同做法,并简要介绍了其他非主流的测度方式.最后做了简单的评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中国居民收入总体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追一步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状况,进一步论证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相对低下,是导致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居民收入高速增长,收入的增长方式也由单一的农业格局转向以乡镇企业为龙头,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并重的多层次格局。但随着原有生产关系所容纳生产力的释放,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逐渐趋缓,同时,收入增长中的各种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从中长期看,现有农民收入增长方式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研究中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通过考察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强弱和结构,分析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在下降,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变化呈现U型特征,不同阶层和不同区域的居民收入流动性存在差异:农村收入流动性高于城市,但城乡间和地区间收入流动性较弱,收入分配格局有僵化趋势。收入结构、家庭特征、工作状态、职业特征和地理位置对居民收入流动性影响显著,增加居民商业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提高其受教育年限,增加其从事第二职业的机会,监管和规范政府官员、国企高管、垄断行业员工的薪酬,是打破收入分配僵化格局,保障机会公平的良方。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收入增长:1990-2002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1990年至2002年间决定中国农村收入增长差异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通过估计收入增长方程,我们首先证实了初始人力资本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有显著的正效应.其次,由村层面的社会关系稳定程度度量的社会资本也是一个显著促进收入增长的因素.本文发现的政策含义是: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稳定的公共政策需要加强,同时也要增加对农村地区,尤其是低收入地区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上升的大背景下,农村减贫进程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不一致性。基于此,本文在贫困分解的基础上,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减少的影响,解释上述问题。文章发现,(1)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收入不平等引起的贫困效应越强;(2)收入不平等越严重的地区,贫困对收入不平等的反映越迟钝;(3)1998年是我国农村反贫困性质发生改变的拐点。文章建议,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从以促进收入增长的开发式扶贫向以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社会保护式扶贫政策转变。并且,要实现快速的减贫目标,应当实施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趋势与内在传递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袁志刚 《世界经济》2012,(6):115-131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1988~2005年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趋势和内在传递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出从大幅下降到逐步稳定的基本特征,且前期的大幅改善主要来源于低收入子代相对收入的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财富资本对中国代际收入传递的解释力达到60%以上,其中以财富资本为主。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分布,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进一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让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宪 《沪港经济》2008,(8):21-21
只有当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地增长,才能有效改变消费率长期低下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崔景华  谢远涛 《南方经济》2017,36(10):59-74
收入流动性是从动态视角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程度受到税收等因素的影响。文章基于2001年至2014年季度和年度面板数据,依据多维收入流动指标,测算出了地区之间农村居民绝对和相对收入流动程度,并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和工具变量估计法研究了农村税费改革及其他经济社会因素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应非常显著,实施农业税费减免政策的地区,其农民的绝对收入流动性显著高于未改革地区;(2)税费负担对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特征,即当税费负担率为0.167%时,绝对收入流动性达到最大值,若进一步增加税费负担,收入流动性则呈现下降趋势;(3)税费支出变动对相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也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4)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工资收入比重等家庭特征因素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地区异质性。有鉴于此,在进一步完善税费征收项目监管的同时,依据家庭及地区特征实施差异化的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实现地区间收入分配均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改革以来的中国省级农村居民收入数据,首先通过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两个指标的测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总体上持续扩大的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由工资性收入差异所主导,主要体现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而基于收入决定因素的夏普利分解结果则进一步表明,改革后农村制度变迁的区域不一致所造就的农村经济的非农化进程、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等增长因素的分化是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变动的最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3.
江求川 《南方经济》2017,36(5):66-82
文章利用 1989-2011 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对中国的代际收入流动进行了分析。在充分控制生命周期偏误的前提下,文章通过构建随机系数模型进一步修正了模型设定偏误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总体的代际收入弹性为 0.6 左右,农村内部为 0.7 左右,城市内部为 0.5 左右。我们发现,生命周期偏误倾向于导致低估代际收入弹性,但模型设定偏误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方向并不确定。由于解决生命周期偏误的措施无法解决模型设定偏误,以住的研究有可能低估农村的代际流动,高估城市的代际流动。  相似文献   

14.
Decompos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Rural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ing village data from samples covering 6 provinces,36 counties and 216 townships,the income inequalities within and between townships in rural China are assessed. The Theil index and the mean logarithmic deviation methods enable us to test income inequality at the township level,and to decompose it into intra-regional and inter-regional at county and provincial levels. In the present paper,we also decompose income inequalities between and within the nationally designated poor counties (NDPC). The results show that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the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 would be eliminated if measures and policies were targeted at the county level. This study also confirms the rationale that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of focusing on poor counties based on the inequalities between NDPC and non-NDPC accounts for the most inter-province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15.
杨茜  石大千 《南方经济》2019,38(9):35-50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以铁路提速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升级,是否会影响收入分配?通过将始于1997年的铁路提速事件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升的准自然实验,文章基于要素流动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铁路提速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铁路提速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表明,铁路提速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了大约5%-7%。铁路提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来自于促进了人的流动、物的流动和技术流动,从而证实了要素流动机制。从城乡收入分配的角度而言,铁路提速显著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动态效应表明,铁路提速初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作用递减;在2003年之后,铁路提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这一过程中,2003年之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主要在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居民,从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2003年之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开始扩大。这一动态效应的背后主要是由要素流动机制所致。基于多种稳健性检验,文章结论依然十分稳健。文章结论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打破地区分割促进要素流动、提升农村地区要素集聚能力等政策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关于收入分配不均的成因,学术界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但对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的研究却很少,并且就公平而谈,公平很难在控制收入差距的政策上取得共识。本文基于现有的经济学文献,对收入分配不均的三大影响(贫困、社会流动性、经济增长)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综述经济学家已得到的看法,为控制收入差距的政策提供一个理论基础,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收入分配不均对健康、社会资本、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及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林相森  周玉雯 《南方经济》2019,38(9):113-128
文章聚焦于子代职业早期,建立理论模型和连续变量处理效应模型研究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因果性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理论上讲,代际收入弹性与人力资本回报率、社会资本回报率正相关,与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累进性负相关;第二,在子代职业早期阶段,父亲收入对子代收入有正向因果性影响,且代际收入弹性整体偏低,说明代际收入流动性相对较大;第三,局部代际收入弹性和子代收入波动随着父亲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下降,说明低收入父亲的子女的代际收入流动性相对较低,易发生贫困的代际传递;第四,代际收入传递存在一定的城乡和性别差异。以上结论说明在我国职业早期代际收入流动性较高,因此,政府在实施相关提升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政策时,可侧重于劳动者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同时,应继续提高公共教育政策的累进性。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uses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d decomposition analyses to assess household income mobility determinan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income mobility in rural China from 1989 to 2006.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households with lower initial income level, higher share of wage income,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 of household members, larger number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ed household members and younger heads are more mobile. Moreover, besides initial income, change in the share of wage income, change in the share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ed household members, and change in average year of education of household membe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ccount for income mobility. These findings necessitate more emphasis on policies that promot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 to enhance household income mobility in rural China.  相似文献   

19.
中部地区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较为突出的区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本文通过分析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和区域经济特点,提出了通过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等途径实现中部地区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换工作对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的CHIPS数据,分析了换工作对于劳动者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控制初始的收入水平来解决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收入水平较低的样本,换工作对其收入有正的影响,而对于初始收入较高的样本,换工作则有负的影响。如果直接考察换工作对于收入增长的影响,给定初始收入和其他特征,换工作对于收入增长的平均影响是正的。不仅如此,换工作对于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有较大的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