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要认识到小农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小农经济问题的对策。但同时也要看到,小农经济自我进化维持的充沛活力,在我国发展农业生产力和解决就业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尽管小农经济与生俱来的弱点给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但中央一再强调不能否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小农经济仍将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经济落后与农业资本化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作了深刻分析,国内外有关小农经济危害与资本化农业积极作用的经验总结雄辩证明,只有资本务农,才能以现代农业经济替代小农经济,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业现代化。该文阐明了小农经济的缺陷,分析了以农业资本化替代小农经济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封建社会转型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战乱时期,但乱中有变,小农经济与市场并非漆黑一团。北魏太和九年(485)实行了均田制,农民从政府那里得到一定数额的土地,再以租庸调形式为封建国家尽义务。西魏、北齐、北周、隋以至唐前期,均继承北魏均田制。在这种土地制下,个体小农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均与此有关。隋唐时期是均田制下小农经济潜力发挥得最为出色的时期,开元天宝时出现了“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中国仍然是小农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管有没有WTO,中国的农业都已经到了不可维持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但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考察了中国历史上小农经济的形成原因,并对其历史作用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当前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契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进一步改造中国传统小农经济,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地区小农经济的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永丽  柳建平 《开发研究》2005,1(5):22-24,21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形态依然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加快小农经济转型就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小农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推进。目前,小农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改造传统农业;开展新农村运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完备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使农业生产向着产业化、社会化、组织化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8.
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很长时期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整个经济有重要贡献,但经济史的研究对小农经济大都持有很深的误解与不正确的评价。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学者们认为中国历史上主要是封建地主制度,小农为数甚少,无足轻重,后来,慢慢有人承认小农确是占有很大比重,但却只产生了负面作用。他们认为小农缺乏稳定性,在态度上保守落后,所以小农是中国经济停滞落后的主要因素。这些看法与评价即不能全面,也不管观,应重加检讨。  相似文献   

9.
小农经济以其独特的生命力生存于历史近万年,但传统的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冲突。在社会主义社会大背景中,唯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小农经济科学改造,形成新型小农经济—家庭承包经营,才能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并使其不断完善,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城市工业、金融企业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广大农村也要坚持这一点。"土地归谁所有"是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问题。在农村土地制度方面,一些人始终认为集体所有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搞市场经济则必须实行"土地私有化"。这一观点,无非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兼容"这一错误认识在农村和农业改革发展领域的表现形式而已。小平同志晚年提出并在20年前"南方谈话"中加以强调的"手段论",阐明了计划与市场只是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发展生产的方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利用,关键是看哪种机制、哪种方法对经济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实质是一种“自给自足型小农经济”,它与“营利型家庭农场”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农场排挤小农场是不可逆转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所谓“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下一步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这是国内理论界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李根蟠目前我国史学界有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出现是封建制或封建地主制的前提和标志。按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以前固然无所谓小农经济;而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领主制社会中是否存在小农经济,实际...  相似文献   

13.
王景新 《浙江经济》2004,(13):32-33
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这是我国20多年来改革和开放的积累效应,也是新的科学发展观及其政策效应的初步显露。在这个总趋势下,长江三角洲乡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速推进.诱发了农村土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的重构。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察1949~2006年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数据,文章验证了农业生产力决定土地制度的规律,农业生产力、土地所有权边界及农业经济绩效三者的变化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土地股份制合作和行政村合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我国土地制度进一步改革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于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一是要坚持,二是要完善。坚持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是因为家庭经营最适合农业,尤其是最适合作为一产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完善的目的是为了坚持。  相似文献   

16.
首先是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也就是国家政策对小农经济所起的影响作用,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经常发生改朝换代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从经济角度来看,一般表现为封建经济的正常运作出现卡壳,或严重不灵,甚至农民离开土地,生产呈现萎缩、停滞。这样,每当新朝的建立,总要颁定一些有利于小农经济恢复,发展的政策,引导农民重新附着于土地,将出现卡壳或已不灵便的封建经济再顺利地运转起来,并在这种曲折变化中,使生产不断有所提高,技术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17.
18.
论个体小农与传统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土地流转的政策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封建农业国家,农村土地制度与中国农业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秦汉以后,随着中国农业生产工具与生产方式的改进,农业人口基数不断上升,逐渐形成了以封建地主所有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20.
邵学军 《乡镇经济》1998,(5):35-35,4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下面就安徽省当涂县的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实际,试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作用、趋势及其对策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