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门决算审签制度是指为了保证部门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机关就有关预算单位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种制度。一、实行部门决算审签制度的必要性(一)部门决算审签制度是预算执行审计、决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一再明确,要推进部门决算草案的审签工作。一些地方人大财经委对审计部门也提出这样的要求。地方审计部门有的在搞试点,有的还没有开展此项工作。没有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认为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如决算审签的法律依据,决算审签与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如何区分和协调,如何签,审签后对谁负责等。  相似文献   

3.
马明跃 《审计文汇》2005,(12):25-26
部门决算审签制度是指为了保证部门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机关就有关预算单位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4.
部门决算审签制度是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的规定,对本级各部门编制的未经有关部门审查和批准的决算(草案)进行审计,确定部门决算(草案)报表所反映的收支内容的完整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的科学性、资金使用的合法性等的一种审计方式和制度。 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可以使审计部门对部门预算的编制、招待及其结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可以掌握部门年度收支的具体情况特别是掌握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情况,为编制、调整和执行  相似文献   

5.
审计机关依据《审计法》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对部门决算草案进行审签,是对部门预算执行结果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是一种法定的行政执法行为。在试点工作中,审签结果的表达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根据《审计法》规定,对审签内容作出评价,重点是对部门决算草案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评价,发表审计意见,提出加强预算管理的建议,出具审答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政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审签)决定忆肯法律强制执行力,被单位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执行完毕。另一种方式是只出具决算草案审签意见书,由审计长(厅局长)签署意见,并加盖审计机关公章。这种方式简便易行,但因审签意见书不具备法制强制执行力,导致被审计单位该纠正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纠正,该调整决算报表而得不到及时调整,审签就推动了意见。况且在我国目前财经秩序还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单凭审签意见书是无法达到对会计资料“打假治乱”这.角些同志认为可将对被审计单位处理、处罚决定也放入审签意见书,但这种做法不符合《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要求。应以何种形式表达,才能既符合又便于操作,我认为采用第一种方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部门决算审签是指审计机关就有关预算单位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种行为。开展决算审签有其必要性,它与企业会计报表有主体、性质、对象、内容,权责、方式、目的、独立性不同。它的基本程序分为计划、实施、完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制度,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中央或地方各部门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决算(草案)进行审计,并由审计署审计长或者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签署意见的制度。从1995年《审计法》和《预算法》实施以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在各级审计机关普遍得以开展,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客观上需要制度上的创新。2000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提出:审计署审计长应当逐步对中央各部门决算(草案)签署意见。一、实行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制度的作用(一)有利于深化本级预算执行审计1、借…  相似文献   

8.
审计信息     
署机关动态 领导干部违法难逃 “审计关 “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按照中央的要求,离任审计今年要扩大到县以上官员,今年将试点进行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李金华还强调,为了审计工作的公平、客观,审计人员也要加强审计纪律,隔断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对象之间的经济联系,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吃住行等所有的费用都应当自己解决,不准与被审计单位发生任何的经济联系。(《人民日报》网) 中央部门决算审签进行试点 根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的有关精神,审计署今年将对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和社会保障部实施决算审签试点。审计署科学技术审计局去年在对科技部的审计中,基本做到了“摸清家底 “,并对财政部批复的科技部 2000年细化预算进行了审核,为进行决算审签试点做好了前期准备。 据悉,在中央部门决算审签试点工作中,科学技术审计局将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和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库,在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上,对科技部部门决算(草案)进行审计,并提出决算(草案)的审签意见。(署互联网) 特派办消息 中科院上海四家研究所 认真落实审计决定和意见 2000年上海特派办对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有机化...  相似文献   

9.
预算审签是指审计机关就有关预算单位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种行为。预算审签制度的建立将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更加全面、规范和高效。笔者就县级审计机关加快实行预算审签制度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审计署2001年至2005年审计工作规划提出,政府各部门决算草案通过几年努力要全部达到审签。对此项工作各地根据各自情况进行了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试点。要搞好部门决算审签,究竟应抓住哪些重点,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几点思考。 一、明确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定位准确,才能保证审计实施,达到预期审计目的。部门决算审  相似文献   

11.
县级审计机关加快实行预算审签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审计机关具备率先全面实行预算审签的条件,应从六个方面推进县级审计机关实行预算审签制度。  相似文献   

12.
《审计法》实施10年以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在维护社会财经秩序、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管理、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审计机关逐步推行决算审签制度,对审计机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4年,厦门市人大决定,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7年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安排,25个派出审计局和相关业务司对53个中央部门2007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同时还对25个中央部门2007年度决算(草案)开展了审签。中央部门2007年度的预算执行审计,继续坚持了守土有责、把握总体、突出重点、整改提高的工  相似文献   

14.
张波 《山东审计》2003,(4):70-70
行政事业审计是财政收支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因此,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要进行重新定位。(一)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审签将成为一项主要工作预算审签是指审计机关就有关预算单位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种行为。其目标是:审查预算单位执行国家预算的合法合规性,以及反映预算活动资料的真实性,并对预算单位编制的预算执行报告发表意见。其意义在于:建立预算审签制度,要求各预算单位年度财务报告都要经过审计机关的审计,并签署审计意见后才能正式报出,这样就将审计作为预算管理的一个必要…  相似文献   

15.
预算审签是指审计机关就有关预算单位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的行为。它主要是审查预算单位执行国家预算的合法合规性,以及反映预算活动资料的真实性,并对预算单位编制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发表意见。预算审签要求国家审计也象社会审计一样对被审计单位的年度预算执行财务报告签署意见,对其财务报告的总体可靠性作出评价。这种意见的表达与以往只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来发表比较,审计更全面,检查更有深度,它是对报表的各个方面的可靠性作出总体专业判断。2000年6月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要求对预算执行审计逐步实行预算审签制度。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宣武区校办企业总公司审计部紧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中心工作,坚持全面审计,不留盲区,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积极推行财务审签制度。2001年,共审签单位183个,决算审签率达到100%,较好地发挥了内部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决算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天津市大港区审计局郭世谦《审计法》对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决算审计作出了法律规定。如何理解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决算审计的区别和联系,以便正确贯彻执行《审计法》,是各级审计机关当前面临的新的课题。这里,我们从依法审...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宣武区校办企业总公司审计部围绕经济体制改革中心工作,坚持全面审计,不留盲区,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积极推行财务审签制度。2001年,共审签单位183个,决算审签率达到100%,较好地发挥了内部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议同级审     
浅议同级审□李朝辉对各级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已经实施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不仅要对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简称上审下,还要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简称同级审。财政审计由单一的上审下发展到同级审和上审...  相似文献   

20.
简讯     
《现代审计》2006,(4):20-20
眉山市加强部门决算审签,新津县进一步强化审计质量管理,会理县实行审计关口前移,营山县加强审计复核工作,巴州区强化经责审计。[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