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旅游则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方式。由于我国旅游业开发至今的历史不长,目前生态旅游在我国还是处于开发状态,再加上人们缺乏科学理解,从而往往忽视了旅游本身对旅游资源生态的影响和破坏,也罔顾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心理容量与经济诉求。本文主要以西溪湿地为例,通过对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探讨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探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湿地公园是自然资源的集大成,在旅游行业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构建湿地生态旅游文化,符合当前生态可循环发展的理念,对于我国所处的建设阶段来说任重道远.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倾向于贴近自然的,富有文化色彩的旅游景区,因此在现如今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如何建设湿地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作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湿地...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湿地生态旅游是新兴的旅游项目,在近几年发展中存在着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湿地保护法律不健全、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对湿地进行开发的同时,必须做好保护措施,应采取虚拟旅游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法律法规和引进专业人才等措施,合理的开发利用湿地资源,使其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湿地生态旅游渐已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途径。文章以湖北石首天鹅洲湿地为例.从自然资源、湿地水文、湿地动植物等方面介绍了湿地及其生态旅游资源的典型性,探讨了生态旅游开发总体评价.提出湿地生态旅游应遵循生态安全原则、保护性开发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阐述了湿地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角度出发,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为例,针对用地复杂、污染隐患、建设困难等现状问题,深入社区群众中,了解社区经济与参与状况。为了更好地开发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为当地社区居民在经济上受益和对湿地生态影响最小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角度出发,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为例,针对用地复杂、污染隐患、建设困难等现状问题,深入社区群众中,了解社区经济与参与状况。在此为了更好的开发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为当地社区居民在经济上受益和对湿地生态影响最小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香港湿地生态旅游对广西红树林湿地生态旅游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广西红树林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香港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概况的分析,总结香港湿地旅游的先进经验,包括在资金的筹措和使用、保护区的经营和管理、市场定位、旅游产品的开发等,以期进一步提高广西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和保护水平,从发展生态旅游的角度把广西的红树林资源充分保护和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9.
湿地生态旅游的兴起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要求.它是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旅游理论的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下,着眼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旅游新模式的综合协调.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在调查钻研丘北普者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下,对普者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分析,对普者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湿地生态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活动的热点。长江中下游地区东洞庭湖湿地资源丰富,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前景广阔。本文立足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条件,提出了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并对其进行了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以期突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价值,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湿地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作为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体系之一,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湿地以其独具特色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湿地生态旅游,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探讨了湿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结构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发展初探——以浙江宁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时尚,也是当前人们热议的话题。文章主要从宁海这一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实际出发,对其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劣势及其今后发展的对策思路作出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4,(8):109-110
本文通过对邛海湿地文化资源的梳理,分析了邛海湿地文化的旅游价值,提出了邛海湿地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类型及其开发的一些意见,希望湿地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能够缓解邛海湿地景区的压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以东洞庭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文在社区参与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选取东洞庭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结合社区现状,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社区参与的实现途径、实践困境与必要性,研究政府、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及外来投资商等相关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构建股份制联合决策经营的社区参与模式,强调以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社区的利益,对我国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社区参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北海湿地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湿地保护区。腾冲北海湿地生态旅游是云南新兴的旅游产业。因其景观的特殊性、唯一性、复杂性及其完善的生态系统,是云南新兴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针对北海湿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充分尊重其生态系统特点及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研究北海湿地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模式,提出采取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树立低碳环保理念,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合理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加强环保普及宣传,引导游客文明出行;科学设计北海湿地生态旅游线路;多元化开发北海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等措施,以促进北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付杰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1,(1X):187-189
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因工业基础薄弱,产业以农、林、牧为主,国民收入只有沿海城市的五分之一,处于明显的欠发达状态。发展生态旅游,吸引发达地区人们旅游休闲,是缩小城乡差别、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别的很好途径。汉中地区的青山绿水,正是开发生态旅游的良好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其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哈尼梯田湿地相应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前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体制混乱。因此,当务之急是理顺其管理体制。用合作博弈的理论论证了建立一个由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学术界和相关国际组织共同参与的和谐、互惠、稳定的、一体化的联盟,实现多主体合作博弈的动态均衡,是达到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泸沽湖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传统文化退化的困境。如何促进高原湖泊流域民族文化、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术界必须解决的难题。在分析泸沽湖旅游发展对其流域生态和民族文化影响的基础上,探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模式的内涵、原则和实现途径,提出了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