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实务例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合并会计报表准则主要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实现了合并报表理论从母公司理论向经济实体理论的转变,少数股东权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在所有者权益类下单独列示少数股东权益;二是取消了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价差项目,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大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相似文献   

2.
对于在会计准则中所给的不同的计量属性,本文主要针对比较重要的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两种计量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其实质,从而分析在当前背景下的适用性。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会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为未来决策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但是它只是估计数字,若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和收益中以估计数字进行确认,容易歪曲财务报表的数字。所以,历史成本信息由财务报表提供较好,而公允价值信息由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提供较好。  相似文献   

3.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相关会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净资产账面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三条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准则第六条规定:"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  相似文献   

4.
按照IASB的现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是由资产和负债的差额来定义及计量的;按照IASB(2008)的IFRS 3,并购商誉已被明确定义为被收购方的不可辨认资产之组合,但是该准则关于并购商誉计量的基本思路是,以被收购方净资产收购日公允价值与其可辨认净资产收购日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为基础,然后加上收购方在收购日为并购协同效应所支付的那部分对价于收购日的公允价值。这就形成了并购商誉计量的会计逻辑困境——首先,可辨认净资产在会计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其次,按照现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净资产和可辨认净资产本应该是被计量者,而商誉作为资产之一部分,是计量者,但商誉却被净资产及会计逻辑上不成立的可辨认净资产来计量,到底谁应计量谁?总之,并购商誉的现行计量逻辑在数理逻辑上是成立的,但在会计逻辑上是不成立的。造成这一逻辑困境的底层成因在于IASB的现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没有能够从经济本质上定义清楚“所有者权益”要素和厘清“可辨认净资产”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的核心理念,在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公允价值计量、所得税会计处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方法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使会计确认、计量方法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正确理解资产负债观理念及掌握其理念在新会计准则的体现,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受到广泛的争议。准则的制定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等各方对公允价值计量持有不同的态度,以美国银行业协会为代表的公允价值反对者强烈要求暂停执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文章认为应当支持公允价值在特定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量,积极反思和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及时作出公允价值计量的规范指南,并协调金融市场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受到广泛的争议.准则的制定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等各方对公允价值计量持有不同的态度,以美国银行业协会为代表的公允价值反对者强烈要求暂停执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文章认为应当支持公允价值在特定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量,积极反思和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及时作出公允价值计量的规范指南,并协调金融市场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受到广泛争议。阐述准则制定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等各方对待公允价值计量的态度,分析以美国银行业协会为代表的公允价值反对者强烈要求暂停执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理由,我们应当支持公允价值在特定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量,积极开展针对公允价值的研究,适时颁布公允价值计量的规范指南,同时协调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为期两年多的时间里,在相续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Fair Value Measurements)”征求意见稿和公告工作草案之后,于2006年正式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中有超过40个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报告主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在SFAS157发布之前,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缺乏一致性,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活跃交易的事项来说尤为明显。但新准则只是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提供了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一般框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约着公允价值实际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是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二者主要区别是:权益结合法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购买法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购买成本与所取得的全部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相似文献   

11.
美国FASB发布的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No.157)——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份最新、也是最能体现美国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准则。该项准则的采用将影响或修改美国40多项其他会计准则。该准则并未扩大需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范围,但它为FASB将来制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他资产和负债的会计准则提供了参考样式,为计量这些资产和负债及相关的信息披露提供了一致性的架构。  相似文献   

12.
于伟 《审计与理财》2008,(11):39-40
一、公允价值是会计和资产评估的结合点 国际上公允价值定义以美国会计准则定义为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就是接纳了美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早在200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着手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公允价值定义经过几次变迁,其中SFAS133中定义“在当前交易中,在自愿,即在非强迫、非清算销售的情况下,进行资产(或负债)买卖的金额。”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所倡导的是会计在对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的计量上要使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与公认,即强调计量的真实与公允。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企业面临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如竞争加剧,风险加大,有些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果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就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而公允价值则能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  相似文献   

14.
所有者权益价值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者权益价值计量是否准确,核算是否科学,不仅影响股东的权益,而且还决定它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本文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差异、不同计量模式下所有者权益价值、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所有者权益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要影响 (一)“公允价值”应用的影响。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这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新会计准则体系把“公允价值”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广泛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将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研讨。 一、公允价值得到合理谨慎使用新准则体系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当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将会导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在会计上予以确认,在税法上不予确认,从而产生了会计与税法的计价基础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即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资产、负债的  相似文献   

18.
马辉 《活力》2012,(12):94-94
一、我国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基本特征我国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指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新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在17款具体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文易等17个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范围涉及一般工商业及农业、金融业等特殊行业.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一般情况下会引起企业资产、业绩的大幅度增长.但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影响可能是不同的.公允价值的应用会对我国企业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重大突破.根据我国2006年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人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以及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人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应由新设的损益类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代码6101)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