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面向市场体系的敏捷虚拟企业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天 《辽宁经济》2002,(4):52-52
根据未来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敏捷虚拟企业和参与动态联盟的企业应具备以下主要特征:(1)时效性。具有能抓住瞬息即逝的机遇,快速开发高性能、高可靠性及顾客可接受价格的新产品的能力,随市场机遇的产生而产生,随市场机遇的消亡而消亡;  相似文献   

2.
集知识化、信息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时代的革命,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企业的生态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由此引发了经济领域众多的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法的管理革命。企业联盟,作为一种网络经济时代在竞争中求合作的新形态,运势而生,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未来市场运作的全新模式--亚市场,它越益成为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主战场,从而引发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战略联盟与动态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和联盟是现代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两大策略 ,如何寻求并充分利用企业之间的联盟关系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共同完成市场价值的创造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按联盟存续时间长短将其分为战略联盟和动态联盟 ,并从二者的联盟动机 ,组织结构要求 ,联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组织创新与技术联盟战略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政府功能定位的角度,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再认识,并指出当前产学研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国际产学研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要素组成、组织形态、运行机制、主要任务"四方面提出了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设想,进而分析了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的战略意义以及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虚拟企业的概念及其优势表现 1992年,William Davidow和Michael S.Malone给出了虚拟企业的定义:"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企业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像传统组织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可见,虚拟企业是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和合作协议的企业组成,成员之间可以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是竞争对手.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企业之间动态的、互利的合作,是未来企业的组织形式.这种只设一个规模很小的中心组织,通过计算机网络相连,为更好地响应市场机遇而建立的,以外包、合作协议、战略联盟、特许经营等形式共享资源与能力的动态企业联盟称为虚拟企业.  相似文献   

6.
虚拟企业的形成动因解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从外在的经济及社会环境层面探讨虚拟企业这种新的组织模式形成的动因,并且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虚拟企业这种中间组织的内在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论“准联盟”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联盟战略是政治领导人运用次级安全管理机制与伙伴方开展针对外部敌人的安全协调与合作的战略理念、机制和行为,它是联盟战略与中立战略之间的灰色地带,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隐性选项之一。准联盟战略的实施者试图在被牵连与被抛弃之间寻求平衡的支点——既加强安全合作,又避免卷入冲突;既增加朋友,又减少敌人。联盟战略建立在正式盟约之上,其执行主要依靠法律约束力(硬约束),而准联盟战略建立在次级安全合作协定之上,其执行主要依靠道德约束力(软约束),后者体现出四个主要特征:解决任务的选择性、合作手段的灵活性、战略指向的模糊性和主权让渡的有限性。在后冷战时期,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敌友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联盟战略效力下降。相比之下,准联盟战略日益成为影响国家间关系走向、国际权力格局转换和区域安全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虚拟企业的定义:”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企业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像传统组织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由此可见,虚拟企业是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和合作协议的企业组成,成员之间可以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是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9.
论战略联盟的学习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先着重介绍了战略联盟的学习机制,然后阐述了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本文与其它关于战略联盟的文章的不同之处在于用学习学派的理论来研究战略联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大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之一。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和推动下,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探索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战略联盟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把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2014年,共有21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新的一批团体会员。  相似文献   

11.
由于资源型企业的特殊性,传统战略理论很难指导这类企业的经营决策。本文从制度理论出发,提出了一套着眼于组织合理性的战略模式。该模式认为,资源型企业可以通过顺应或改造外部制度环境,获取实用、道德和认知三个层面的组织合理性,进而实现资源的持续获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对提高我国企业集团的竞争力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制度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集团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整个产业的全部流程都具有竞争优势,为达到"双赢"的协同效应,企业就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战略联盟已被实践证明是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也是闽台企业互动双赢的有效选择。基于价值链的闽台企业战略联盟路径依赖是确立联盟的目标、选择联盟伙伴、实施有效管理和建立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战略性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5.
贺莉 《科技和产业》2006,6(12):22-25
我国是一个后进国,作为后进国家的后发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或集团进行战略联盟来引进和学习先进技术,发挥后发优势。本文以TCL为例,从其发展历程、技术学习、技术多样化和创新能力演变方面来分析总结后发企业实现技术多样化和创新能力演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彭佳  周少华 《科技和产业》2006,6(12):29-32,46
合作伙伴的选择是组建虚拟企业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建立了价格隶属函数和交货期贴近度函数,利用该函数计算出合作企业的投标值与盟主期望值的相近程度,为盟主选择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定量分析方法。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企业边界与虚拟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虚拟组织与企业边界的理解,认为企业边界与虚拟组织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企业边界缩小,导致虚拟组织的出现;而虚拟组织正是一系列企业边界小的企业所构成。同时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边界与虚拟组织的同一决定因素。虚拟组织是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对企业最优边界合理界定的基础上构建的功能网络;而核心竞争力则决定了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的高低,并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最优边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服务业的开放,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大量涌入,对于我国物流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激烈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建立战略联盟成为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适应市场竞争,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树立明确的联盟目标;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处理好联盟各方的企业文化差异;加强风险防范和提高联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徐扬  陶锋  韦东明 《南方经济》2022,41(8):113-132
作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对于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创新水平提升是否发挥有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文章利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显著提升了以发明专利申请数度量的创新数量及以专利知识宽度衡量的创新质量,具有明显的"增量提质"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促进作用在企业属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和所处市场化程度更低时更为明显。影响机制发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于其能够为企业嫁接财务资源、发挥人才集聚和产学研合作效应。拓展性研究表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政策通过知识溢出发挥创新引领示范作用。文章对国家夯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的成果,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证明了使命及愿景设计、战略目标设定和战略匹配能力对企业家整体战略规划能力具有显著影响,而环境分析能力对后者的影响不显著。分析了企业发展阶段、资产规模、战略期限、学习培训等因素对各战略规划子能力的作用。发现企业家系统、抽象的战略思维能力薄弱,忽视使命和愿景的设计,偏重现有业务经营目标的制定与实现。企业所处的环境复杂而不稳定,环境预测和分析的作用有限,许多企业仍采取短期或随机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