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中国和东盟各国积极推进CAFTA的发展。CAFTA具有经济基础比较脆弱、非经济因素敏感和合作博弈愿望等特征,因此,推进CAFTA建设,政府的决策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国家的战略目标,超越利益集团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型体制的积极作用,发展产业内贸易。同时,CAFTA要分步骤、分层次发展,并且努力扩大经贸合作的规模。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合作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当今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和中国与东盟“1十10”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合作概况,从贸易优势的角度将东盟国家进行了分类研究,提出使中国在“1十10”自由贸易区内的经济合作地位达到与美国、日本在东盟经济中的地位的同等水平,对东盟经济能够发挥出与美国和日本同等重要作用的总体战略目标以及四个具体目标,分析实现目标的制约因素,并根据具体目标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贸易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引力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引力模型并引入适当的虚拟变量CAFTA、EHP对中国同东盟各国间的双边贸易量进行了定量估计和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成员国间双边贸易扩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已进入全面推进的实质性阶段。但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也存在着诸如经济上的华资合理流动与华人“效忠”问题,政治上的自由贸易区领导权问题.安全上的“中国威胁论”以及南海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与东盟六国18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月度面板数据作为分析基础,通过分析汇率与产业内贸易的传导关系、中国与东盟六国产业内贸易特点,并且建立产业内贸易指数与汇率的VAk模型.对我国的汇率对产业内贸易的冲击作用和动态关系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无论是短期或长期.汇率升值对绝大多数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不利的,但在短期内它有助于提升大多数工业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长期内对工业制品的产业内贸易冲击效应是分化的。二是汇率升值后长期内对不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是一样的。三是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对汇率冲击的反应相当微弱.工业制品反应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6.
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也是我国进入东盟最便捷的通道。本文就如何利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每年一次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目标,加快广西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以经济为基点,对解决和缓和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拉开了序幕.广西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以及大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特殊优势,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从战略高度把广西推上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使广西面临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发展广西经济,需要有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组建,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不断发展的结果必将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统一。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施过程中,深化区域内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的协调与合作的问题已提上日程。本文从理论层面就CAFTA框架下构建区域内宏观金融政策协调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突出了中国西南特殊的沿边区位、沿海区位、沿江区位和地缘区位优势,给中国西南赢来了贸易创造、贸易扩大、规模经济、竞争促进、引进外资和地缘经济等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同时也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有利于双方更好地分享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好处。然而,当前我国和东盟各国的比较优势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各成员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性,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我国和东盟各国能否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本文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建立“10+1”自由贸易区所可能产生的各种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当今主要区域贸易中的争端解决模式的特点及其国际关系因素,对比总结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的特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形成的国际关系因素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构的地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在21世纪之初决定携手建构自由贸易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地缘上的邻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地影响着国家的战略选择。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地缘、政治地缘和人文地缘上的相连相近,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成为中国与东盟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建立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外交以及对外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是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在一定制度安排下的贸易集团化、区域化是促进地区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之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证实了这一点。中国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也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同东盟的关系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将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与此同时,在这样一个由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增速很快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给双方乃至世界的环境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直接最突出的经济效应是贸易的创造效应与投资的增长效应,贸易的规模环境效应首先表现为环境的负效应,而环境的正效应比较间接迟缓.贸易的结构效应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投资的结构效应以环境的负效应为主.贸易与投资的技术效应会在双方的环保合作力度加强的条件下逐步倾向于环境的正效应.中国与东盟之间要加强环境问题的双边与多边协作,不断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战略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与CAFTA相关的诸多协议则是建立和完善CAFTA的法律基础。本文以CAFTA为立足点,对CAFTA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PTA)当前正处于初创阶段,用不合社会保障收入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指标来衡量宏观税负的高低,通过与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进行国际比较发现,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并不是太高。应以完善政府赌政收入制度,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手段来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宏观税负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当前正处于初创阶段,用不含社会保障收入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指标来衡量宏观税负的高低,通过与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进行国际比较发现,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并不是太高。应以完善政府财政收入制度,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手段来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宏观税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