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为人借用他人信用卡恶意透支,经发卡银行催收后拒不归还的行为,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比之普通的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要严重。但是在罪刑法定原则之下,借卡恶透的行为并不符合刑法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少数情况可能会构成刑法第177条之一第1款第2项的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但是处罚的力度明显偏轻。立法和司法解释应关注这种处罚漏洞,现阶段则应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控制借卡恶透行为的泛滥。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5,(12)
我国之前的刑法对于使用虚假诉讼活动的规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那些妨害司法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我国于2015年1月对刑法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对于虚假诉讼行为对司法活动造成的妨害规定了一定的惩罚措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虚假诉讼案件应该独立成罪,虚假诉讼的行为被上升为刑事案件。虚假诉讼犯罪的方式有虚构事实以及隐瞒真相两种。在当前的司法体系下,通过对虚假诉讼罪的处理对妨害司法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制裁。文章通过分析虚假诉讼入刑的立法理由,解析刑法修正案条文的分析,来探讨刑法对于虚假诉讼犯罪的规制。  相似文献   

3.
信用卡诈骗罪在如今发生率越来越高,同时,其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给其犯罪行为的司法认定带来了困难。本文对信用卡诈骗犯罪进行定义,并分析其特点,促进司法部门对相关行为的认定,进而降低这类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王鹏祥 《经济师》2006,6(4):73-74,77
信用卡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立出来的新型经济犯罪,它在保留了普通诈骗罪的一些共性特征外,又表现出自身特有的个性,这种个性主要体现在其犯罪构成的特殊性。鉴于本罪认定过程的复杂性,对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着手问题、罪数问题、共犯问题)作了剖析,以期有助于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该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开办信用卡业务已经十多年 ,各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品牌繁多 ,名称各异。不过从运作方式来看 ,各银行的信用卡管理模式却是大同小异。通常商业银行按照业务分工划分部门 ,对信用卡实行两级管理、一级经营的模式 ,各行在总行、省市分行内设信用卡业务部、处 ,对信用卡业务发展进行规划、决策、监督和指导 ;由地市二级分行直接经营与管理当地信用卡业务发展。按行政区域在市分行内所设置的信用卡业务部门 ,一般既经办信用卡相关的具体业务 ,又对区域内所辖信用卡业务行使管理职能 ,有的还以支行或办事处(分理处)营业网点的形式兼办…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受利益驱使,特约商户主动参与的信用卡套现行为屡禁不止。本文介绍了当前信用卡套现的主要途径,分析了信用卡套现现象广泛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信用卡套现行为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2)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是常见多发性犯罪,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的认定却颇多分歧,从而造成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司法认定的混乱和司法裁判的不统一。文章从法理的角度,对恶意透支性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进行了分析,力图正本清源,还"持卡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
法国政府采取措施打击信用卡舞弊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 2月 22日,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洛朗·法比尤斯和消费国务秘书帕特里亚特向国务会议介绍了《信用卡安全宪章》。法国银行业联合会和法国贸易理事会的代表共同签署了该宪章中的若干措施,决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进信用卡的安全性能,打击信用卡舞弊行为。 信用卡舞弊行为呈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信用卡舞弊行为已经成为法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用卡的使用在法国变得越来越普及,信用卡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已深入到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有关统计…  相似文献   

9.
杜建新 《经济师》1997,(10):59-59
浅谈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策略●杜建新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用工具,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它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方便持卡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结算行为。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还可以为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和高额的手续费收入,减少流通中现金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外资银行对我国信用卡业务的介入,信用卡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随着信用卡业务的不断发展,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也逐步显现。因此,对信用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分析信用卡业务的现状入手,以商业银行的角度来剖析信用卡风险的表现及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信用卡风险进行防范和管理的建议,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和使用行为已被认定为盗窃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盗窃信用卡犯罪的具体问题仍存在疑问,如何对盗窃信用卡并加以使用行为认定成为学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展示了学者们观点并经过对比分析,就这问题的处理给出了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吴丹 《时代经贸》2011,(20):177-178
信用卡在经济垒球化地今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信用卡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信用卡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持卡人的冒险心理、发卡行的管理不善、国外银行信用卡的竞争等因素都说明了信用卡系统存在的风险,防范信用卡系统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综述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分别是我国信用卡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的种类、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的措施。希望中国的信用卡系统能更加完善,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探讨“盗窃信用卡行为中的信用卡是否仅限于有效的信用卡”、“盗窃信用卡并出售的行为是否等同于使用行为”的问题,并提出对此问题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信用卡产业对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商品流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用卡产业的快速发展,信用卡套现案件也在不断增加,信用卡套现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了金融风险,而且给发卡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还给持卡人带来了法律风险,阻碍信用卡行业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应与政府、央行及监管等各部门共同联手,管理并防范信用卡风险,维护有序健康的用卡环境。  相似文献   

15.
回顾信用卡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中国已成为全球信用卡业务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作为未来消费信贷的重要增长点,在金融行业民间资本准入制度的放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移动互联快速普及的大数据时代,民间资本、外资银行对信用卡业务的广泛渗透,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必将导致国内信用卡业务参与方关系日趋复杂,信用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信用卡业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发行风险不容忽视。文中采用行为概率及效用函数的方法对信用卡消费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应用行为分析的结果,对信用卡业务中诸如个人信用登记评估制度,发卡机构营销、审批机制和产品附加值,消费管理和奖惩制度及法律法规制定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系统分析了银行信用卡发行过程中的风险,并对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楠 《生产力研究》2014,(10):36-39
近几年随着我国实行"金卡工程",信用卡产业规模实现了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消费人数将达10亿人规模,这将催生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需求市场。然而在信用卡带给国人种种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个人信用卡套现案例不断出现,极大地危及到个人甚至是国家金融安全。文章详细梳理了个人信用卡套现案件出现的原因,并从加强信用卡套现风险管理角度出发,从狠抓监控防范、强化商户管理、强化信用卡发卡和授信源头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范信用卡套现风险的措施建议,以求力促信用卡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美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经验的借鉴,包括美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和著名的FICO信用评分,对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从先进风险管理模式的借鉴和构建个人信用评分制度等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管理做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全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09-110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大,信用卡犯罪活动正在向中国蔓延,一些地方伪造信用卡的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为保障金融管理秩序和信用卡市场的有序发展,防止信用卡诈骗活动的蔓延,必须对伪造信用卡的犯罪行为予以严厉的打击。主要讨论了伪造信用卡犯罪的构成要件、处罚原则以及既有"伪造"行为,又有"使用"行为如何定罪处罚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信用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发卡机构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区隔成为其信用卡营销活动的决策前提与市场目标,而消费者对信用卡产品的认知、情感和倾向对其信用卡使用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探讨消费者人口统计特征,了解对其信用卡态度产生影响的差异特征和作用机制,对于实现信用卡产品设计以及营销推广的差异化,构建信用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维护发卡机构和持卡机构双方的金融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美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经验的借鉴,包括美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和著名的FICO信用评分,对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从先进风险管理模式的借鉴和构建个人信用评分制度等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管理做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