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9,(29):278-280
以S公司炼胶车间白胶生产线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业工程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对白胶生产线进行作业测定和方法研究,找出影响作业效率和生产线平衡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最后达到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20):212-214
文章以重庆A公司某家用电器生产线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和作业测定的基本理论,对该生产线的平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影响生产线平衡的工装夹具、产品结构改良、物流方面进行了改善优化,最终使得该家用电器生产线的平衡率从51.24%提高到83.77%,实现了"一件流"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必敏 《价值工程》2021,40(29):185-187
以S公司编织袋生产线为优化对象,分析在生产线中存在的工序编排不合理、工人操作不规范等影响生产线平衡的问题.运用5W1H和ECRS原则等工具,利用流程程序分析对生产流程进行了改善.改善后,生产线平衡率由72.2%提升到88.31%,证明了编织袋生产线改善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陈剑锋 《民营科技》2009,(11):9-9,92
随着某型号空空导弹批产的进行,原有装配车间生产模式由科研状态下的小批量生产方式转向批产后大批量的生产模式,生产模式的转变势必对装配车间生产线的均衡化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研究院的发展,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减少工序间的在制品,以及追求同步化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这里通过对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结合自身部门产品的特点,对现有生产进行了探讨,说明了现有工业工程技术在生产线平衡改善中的作用。首先叙述了生产线平衡理论、评价方式,及影响线平衡的要素,同时根据工业工程基础理论定义了改善生产线平衡的方式。对于所讨论的某型号空空导弹火工品换装生产流程,针对其平衡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分析现状。然后根据生产线平衡的步骤及方法,按照工序节拍均衡的原则,使各工序节拍趋于一致,且将各工序生产准备方式标准化,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5.
装配生产线平衡的改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将精益生产有关理论运用在企业生产管理中,通过实例阐述了装配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对装配生产线的平衡进行了分析和改善.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6,(28):235-237
以某电子厂的组装生产线为例,通过Witness建模仿真分析,并结合生产线平衡的原理、基础工业工程程序分析等生产线平衡方法及Flexible Line Balancing软件,根据已知节拍减少工作站数的原则实现了对各工序的调整。使生产线平衡率由68.74%升高到84.6%,取得了相应的改善效果。也证明,Flexible Line Balancing软件与Witness软件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的解决生产线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了精益思想中的价值分析技术和"一个流"技术,然后运用价值分析技术找出了生产线中的非增值工序,并对其消除和运用"一个流"技术找出了瓶颈工序,并根据ECRS分析原则平衡了生产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生产线平衡原理及改善方法的基础上,以电动三轮车装配流水线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作研究的方法分析工艺流程,测定流水线各工位的作业时间,找出瓶颈工位;运用"5W1H"提问技术和ECRS(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原则对流水线进行分析与改进。通过对比分析,改进后该流水线大大节省了空间和人力,工位减少6个,工人减少11个,与此同时,平衡率提高27.6%。  相似文献   

9.
郑璇  吴鸿宇  赵龙基  刘洋 《价值工程》2022,41(1):183-187
一条平衡的生产线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线上的在制品数量,进而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X公司代表产品65F6机型生产线进行分析,提出生产线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流程分析、作业测定等方法对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改进;应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改进前、后的生产线进行仿真,得出相应数据验证了改进的效果与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5,(28):226-228
以某空调制造商电装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生产线现状,运用面向对象的建模仿真技术建立该生产线的Flexsim仿真模型,基于仿真得到的数据对生产线中的不合理现象和瓶颈工位进行分析,利用工业工程技术和生产线平衡原理对生产线进行分析、改善和再平衡。通过一系列的改进,生产线平衡率和产能均得到了有效提高,证实了仿真技术和生产线平衡原理相结合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