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次产业的发展规模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是统计规律,可以通过回归分析以数学模型来揭示。第一、二产业比重相对下降,第三产业的宏观规模日趋扩大,是在服务高需求收入弹性、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生产信息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条件下形成的服务需求上升律,与在第一、二产业的高生产率等条件下形成的服务供给上升律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上述经济条件又主要地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人均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影响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因素作了系统的分析。本文认为影响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因素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以分析,供给方面主要有技术、劳动力、资本、政策供给因素,而需求方面则主要有居民、企业、政府、国外经济部门的需求因素。通过对各个因素的理论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有利于科学的第三产业发展政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服务至上     
我们正处在一个服务至上和服务制胜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过去长期处于从属地位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其范围日益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已达到70%左右);买方市场早已取代卖方市场的主导地位,顾客导向战略早已取代生产导向的决定性地位,市场竞争已由质量竞争、价格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和服务竞争,许多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服务价值在企业收入中的比例已开始超过了其产品本身的价值;顾客或者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已由解决生存、温饱问题向发展、享受、尊重和自我实现转变,对产品需求的内涵和外延已由产品本身的质量、价格、样式等扩展到售  相似文献   

4.
费边 《企业导报》2001,(8):14-14
<正> 1、第三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持续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总体上仍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按照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受由收入水平决定的消费结构的影响,以及第一、第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型期,对第三产业消费性服务的需求处于快速上升期。同时,第一、第二产业升级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还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都会对第三产  相似文献   

5.
三、影响劳动力市场价位变化的因素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正处在从工业化初、中期向中、后期转换阶段,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和实际经验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的逐步推进,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加,如金融、证券、保险、房地产、广告、旅游、商业零售、服务等行业发展迅速,相应求职的素质及学历提高速度最快;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下降,而第一产业劳动力继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四类产业网络,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视角分析数字产业与各产业的关联特征。研究表明:数字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直接强关联关系要大于第二产业;数字硬件产业对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制造和科技活动呈现局部供给和需求均衡,对开采辅助服务、其他运输设备制造及部分服务业的主动供给推动作用较强,但被动供给作用不强;数字软件产业对运输辅助活动、公共管理等服务业达到局部供给均衡,对邮递活动、数字硬件、金融业、科学技术活动未达到局部供给均衡;建筑及部分服务业等对数字软件产业的被动需求拉动作用不强。鉴于此,应加大科技产业、教育业、高端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对数字硬件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保险、公共管理和电信业对数字软件产业的供给和支撑作用,补齐产业链短板,锻造产业链长板,多措并举构建数字产业链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经济中,信息产品以网络服务为基础,存在互联的内在需要。消费者从消费该产品或服务得到的效用随着消费者数量增大而增大,这一特征我们称为网络效应。在网络效应下,对网络中信息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影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借鉴国外发达地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供给机制的基础上,考察分析了上海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现有供给机制,通过对上海农业科技需求的实地调查,发现需求拉动不足的问题,提出农业科技的实际效用是影响农业科技需求的关键,并建议改善现有服务供给机制,构建农业科技“需求拉动”机制,促进上海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在供求平衡中取得持续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9.
汪鸣 《物流时代》2013,(9):29-29
按照物流服务辐射陶的需要进行相关建设,而非仅仅按照政策制定者的主观意愿进行政策设计,才能在物流服务供给政策环境的营造方面具有针对性?以物流需求聚集圈为手段的服务需求带动政策,解决了需求培育的问题,但发展物流业的核心是以供给为主体的产业体系的建设,因此,需要在需求培育的同时,解决好产业的发展问题、而要解决物流产业的发展问题,就必须在服务供给的政策上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供给侧改革既是新的挑战,也意味着新的机遇。中央传递的改革信号非常明确,就是从供给入手让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这对于物业服务企业而言无疑是  相似文献   

11.
“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是指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产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提高低成本产品的销售。简单地说,就是在经济不景气时,人的需求滑向“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较低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总结公共就业服务特性,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中国公共就业服务体制机制特殊性的基础上,将国外经验转化为可资中国借鉴之处。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存在供给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弱势群体需求的突出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为核心的多元供给机制:一是对职业介绍、信息发布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补充的“一主多元”供给机制;二是对职业培训、就业援助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和社会推动的“多元协同”供给机制;三是对技能鉴定、职业指导建立政府负责、市场和社会参与的“多元混合”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3.
汽车市场的服务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对商家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现代营销理论,随着产品不断同质化和顾客需求的升级,顾客忠诚度的建立已经由过去基于产品需求为主,上升到基于客户体验和服务需求为主。服务在他们心目中的权重正不断被加大,他们对品牌的忠诚是跟随优秀客户服务人员培养起来的感觉而转移的,“买车,买服务”,已成为越来越多汽车企业和消费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前些年,家政服务对于广大百姓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只能在保姆中介市场中隐约发现其萌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产业结构的调整,缩小了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加大了第三产业一服务业的比重,既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又顺应了家庭服务消费需求上升的现实状况。家政服务不再被认为是伺候人的、不体面的工作,而和所有其他职业一样被看作是社会分工下的一个职业。2000年,国家劳动保障部正式认定“家庭服务员”这一职业,家政服务踏上了自身“职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高端动态     
加快发展服务业,必须摒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重产品、轻服务的观点,以全球眼光、战略思维、创新意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方向,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增加有效供给,优化发展结构,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产能过剩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并不可怕,不必惊慌,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甚至相反,我倒是认为产能过剩恰恰是我们国家生产能力迅速发展的一个体现。从过去我国一段时期的发展经验以及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生产的供给和需求都是呈现交替上升的趋势,某一个时期的供给大于需求,就会有价格等因素起作用使需求上升、供给下降,从而供需达到平衡;但随着生产的发展,需求的上升,渐渐又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从而刺激企业增加生产,达到新的平衡。这种生产和需求的交替具有周期性,而目前我们正好处在供给大于需求的阶段。我觉得很难判断目前是绝…  相似文献   

17.
<正>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是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经济增速的大幅下行,其实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生产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同时这次供给侧改革是在产能过剩的条件下提出的,因此改革的关键是推进供给的结构性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乡公共产品实行二元供给模式,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明显不够。同时由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责任不清,供给主体错位、缺位,从而导致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严重缺乏、农村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成因基础上,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要从改革二元供给模式实行城乡公共产品统筹安排、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健全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近发布的《2009年度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2001年~2009年度,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从2001年的25.7名上升至2009年的38.9%。上升了1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从2001年的72.5%.  相似文献   

2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维持我国经济结构的供需平衡以及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避免或减少低端的无效的供给发生,促进高端的有效的供给产生,使供给结构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变得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本文通过概述铜仁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内容,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下第三产业发展进行分析,为实现铜仁市供给侧生产要素高效利用与产业结构改革提供优化基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