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0年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至今已经整整十个年头,浙江境外投资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十二五"时期浙江面临人均GDP7000美元向10000美元大关迈进的关键阶段,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愿望强烈,我们要积极顺应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创新资源加速流动、跨国资本加快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发挥境外投资在浙江经济转型、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浙江经济》2013,(21):F0003-F0003
日前,浙江经济理事会法律服务中心和危机管理指导中心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书记副院长、浙江经济理事会危机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朱深远同志和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浙江经济理事会危机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俞世裕同志为浙江经济理事会法律服务中心揭牌:浙江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浙江经济理事会危机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洪巨平同志和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浙江经济理事会危机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晓刚同志为浙江经济理事会危机管理指导中心揭牌。  相似文献   

3.
民间投资:浙江经济率先回升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雄 《浙江经济》2009,(12):10-13
促进民间投资是个重大战略问题。在当前国家扩大投资对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情况下,浙江投资要实现高速增长不太现实,最理想的是通过适当扩大政府投资、刺激民间投资来保持适度有序投资的状态。即通过增加政府投资给社会以强烈的信号和信心,引导和推动民间资本,加快形成“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跟进”的格局。如果能够及时激活民间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浙江就完全有可能率先走出危机,实现真正的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回暖、进入复苏通道已成普遍共识,近期披露的各项经济指标也预示着中国经济将持续向好。从浙江来看,尽管经济仍在低位运行,但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已初步显现:工业生产止跌回升,投资增长逐月攀升,进出口降幅双双收窄,企业家信心继续提升,而对经济运行反应最为敏感的发电量、用电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指标都在向好的方向变化。然而,经济出现向好的势头,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必须看到,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回升格局还不平稳,国际金融危机对浙江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力保经济持续回升已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其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是对水、电、煤、油等基础性资源的掠夺式利用。自去年以来,浙江在短时期陷入大规模的短缺危机。因为缺水、缺电,浙江企业成本飙升,出口订单无法完成,外商考虑撤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被迫外迁。  相似文献   

6.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外向型的浙江经济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全球经济危机之后,经济格局、经济增长方式、金融体系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并将导致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生。目前,发达经济体的救市计划,带来了新的投资需求。世界各国与我国扩大投融资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显然,后危机时代是浙江民企境外投资的良好时机,给浙江民企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为此,浙江省政府应采取积极主动措施,加大对境外投资企业的服务与支持,不仅要推动浙江民企“走出去”,还要使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走好”、“走稳”,走出成效来。因此,进一步完善创新政府服务体系和机制,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应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天津经济》2008,(11):76-77
为应对经济放缓的危机,经济大省山东将以启动投资和拉动内需为着力点,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目前山东省已经排出240个重点项目大力推进,涉及总投资近8000亿元,并将民间投资、战略投资机构作为重点吸引的对象,创新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8.
张承惠 《江苏经济》2003,(12):72-73
改革以来,浙江民营经验发展迅速,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浙江省实现主要动力。2003年上半年,浙江省实现GD4120亿元,增速12.7%,完成全社会投资1857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民间投资的比重达到58.4%。目前,浙江民间投资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区域经济关注是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秦诗立 《浙江经济》2011,(21):33-33
最近,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是对我国金融体制弊端敲响的一记警钟。毕竟,民间借贷危机不仅在温州,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或多或少存在。特别是前几年炒煤、炒矿、炒房等风气盛行,民间借贷利率普遍高达月息2—5个百分点,而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增速呈整体下行,加上房地产“双限”,煤矿实质上“国进民退”等大背景下,民间借贷所投资的这些项目,实际回报可能远低于预期,危机规模化爆发的可能性已经放大,温州可能仅是开端。为此,加强防范、积极应对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0.
改革以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去年上半年,浙江省实现GD4120亿元,增速12.7%,完成全社会投资1857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民间投  相似文献   

11.
妙语阁     
2001年以来,浙江消费增长逐年有所加快。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亦有所加快。工业利润增长保持高位,净出口增速有较大回落。在这些总量指标当中,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是第四年低位增长了。这也是当前对浙江经济发展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投资增长减速是正常现象,另一种观点则唯恐浙江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但从浙江的投资、消费、净出口之间日趋协调的发展态势来看,浙江经济正逐渐步入由“量增”到“质变”的健康发展轨道,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减速或许就是这一转变的局部表现。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的浙江经济跌宕起伏。年初,经济运行延续去年颓势,社会各界普遍担心经济会呈现悬崖式下滑。而受制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等因素,浙江经济的外围环境恶化,摆脱困境成为各项工作焦点。至年中,整体经济的下行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形成了一个区域稳定平台。到了第三季度,通过前期努力,落实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浙商回归"、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有力措施,浙江整体经济形势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随着浙江经济的企稳回升,留给社会各界的思考从经济会不会出现更大危机  相似文献   

13.
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反弹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今年以来浙江投资增幅出现回落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同时应该指出的是,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如果投资回落过大势必影响经济稳定发展。今年以来浙江投资特别是对浙江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一些行业的投资增幅回落过快,显然不利于浙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4.
政府投资如何带动社会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冲击,2008年11月,中央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全国约需投资4万亿元,中央财政将为此安排1.18万亿元,以带动地方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从浙江来看,编制实施2009—2010年政府主导型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安排了81个项目,总投资8811亿元,  相似文献   

15.
张明 《环球财经》2009,(1):68-69
“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已经对美国的消费与投资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随着欧元区经济与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美国的出口也将好景不再。美国经济已经从2008年第3季度起进入了负增长,该经济体在2008年下半年陷入衰退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3月份开始,浙江部分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迹象,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稳,贷款投放增势明显,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工业用电量、出口和进口降幅收窄,经济下行势头有所减缓。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见底,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目前尚无法判断一些指标变化究竟是趋势性好转,还是经济减速周期的正常波动。吕祖善省长在日前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时强调,“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下行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10月2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从一季度的3.4%到上半年的6.3%,再到前三季的7.7%,浙江GDP增幅与全国的差距逐季缩小,这条逐步向上的曲线直观反映出浙江经济回暖之势,表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深的浙江,整体经济已经度过最困难的时期,正在转入持续回升通道。但是,在经济送出满意数据的同时,更需要我们冷静面对,悉心呵护来之不易的企稳回升局面。  相似文献   

18.
如何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由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国内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正面临严峻考验。受国际市场萎缩、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少企业出口下降,生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为此,中央推出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  相似文献   

19.
11月CPI同比上涨2.4%,创出22个月以来新低,PPI同比上涨2.0%,创近31个月新低。这些物价指数的背后都释放了同样的信息,也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企业投资的放慢,个人消费意欲的下降都对物价大幅下降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经济有滑入通缩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一揽子计划已经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截至今年6月,我国进出口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