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改革创新的产物,对释放银行沉淀流动性、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本文在对青海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预计意义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青海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量,就要将它证券化。但是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以构建证券化资产池为前提。华尔街有句俗语说,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量,就要将它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技术就是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技术,即通过资产重新组合,将它与其它资产的风险进行隔离,并利用必要的信用增级技术,创造出适合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具有不同风险、期限和收益组合的收入凭证,并将之出售给投资者,因而资产证 相似文献
5.
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是融资方式的重大突破,既有别于传统权益融资,又有别于传统债务融资,是以资产的现金流为支持的结构性融资。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资产证券化市场,而资产证券化也起源于美国,全球资产证券化70%左右的市场都在美国。美国亦是其他国家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学习榜样。资产证券化在日本、 相似文献
6.
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是各国近年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创新途径。商业银行在小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可扮演的角色较多,包括发起人、过桥资金组织、项目管理人、信用增级、掉期交易提供等等。从简单的单个发起人、自身资金过桥贷款的现金CDO(Collateralised Debt Obligations,债务抵押证券),到多个发起人、银团贷款过桥的现金CDO,最后到纯信用风险交易的合成CDO,银行在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探索道路中,将伴随客户成长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问题也逐渐暴露。从目前情况看,资产证券化监管亟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第一,目前,市场上关于资产证券化项目基础资产的公开信息难以获得,部分产品公开披露了原始权益人的相关信息,但难以反映项目本身的真实风险情况。亟需加强资产证券化产品基础资产层级的信息披露及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8.
9.
资产证券化作为资本市场上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方的关注。本文在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与演变过程后,详细论述了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制,相信对中国新生的资本市场不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11.
近期应推动融资平台信贷资产证券化,确保潜在金融风险的化解;远期应着眼于融资平台企业资产证券化,彻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整体风险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到2011年欧债危机,再到2012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政府债务问题逐步成为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资产证券化具两大功能:一是增加流动性,二是转移风险。但是,应收账款证券化作为资产证券化的一种类型和企业的一种融资手段,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在应收账款证券化过程中,发起人将预期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应收账款,真实地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机构SPV(SpecialPurpose Entity),由其汇入到SPV的资产池,并以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为担保,经过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后,并以应收账款为基础向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将日后收到的现金 相似文献
13.
绿色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实质是对信用风险的“担保”,助力于提升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此外还具有降低发行费用、对冲风险、优化信用分布、提高生态效益的作用。然而,现行法律法规如《担保法》《破产法》的滞后性给绿色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造成了法律障碍,现行信用体系、监管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完善也制约着绿色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机制的有效实施。因此,通过立法层面保证政府信用担保的合法性、构建规范的信用体系、加强多主体监管以及推进全面信息公开披露,将有助于信用增级机制落地,促进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真正实现金融行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轨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就是将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持有的流动性不强,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其风险和收益进行重组,创设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产品。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有资产重组原理、破产隔离原理和信用增级原理。其中,破产隔离是证券化交易的重要特征,通过破产隔离,实现“真实出售”。它是“风险隔离”的一种较强形式,也是影响会计确认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集合流动性较差的,但用途、质量、还款期限相同或相近,并且能够产生稳定、可预见的现金流(Cash-flow)收入的资产,通过对其进行结构性重组、破产隔离、信用增级等,以其为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s)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可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以获得资金的融通. 相似文献
16.
为盘活商业银行的存量资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国务院于2013年8月决定进一步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商业银行可以将那些期限较长但现金流稳定的优质信贷资产在金融市场上转换为可出售和流动的证券,提高信贷资产的使用效率。只要每年提高信贷周转率0.1次,全社会信贷资金通过存量周转多增加贷款6~7万亿元(陈彦、高宇,2013),这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流动性管理有着不言而喻的重大意义。但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如交易过程复杂和后续的不确定等。如何规范和监控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成为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关注的焦点,通过相关的会计规范提高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透明度,揭示和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是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功途径之一,但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与保障.本文在借鉴不良金融资产证券化法律法规建设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商业银行不良金融资产证券化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