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而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长,还要求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在这种情况下,对土地增加更多投入,实行集约利用势在必行.对土地实行集约利用就需要增加投入,准确地说是要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投入.但是人们担心这种追加投入会不会必然导致报酬递减.长期以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认为自然界存在这样一个"普遍规律",即对土地追加投入,产量与经济效益必将递减.这种断言虽然警告人们在土地利用中不可盲目追加投入,也给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前景笼罩上一片阴影.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进行再思考,解开人们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对“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代友 《开发研究》1996,(4):64-64,F003
对“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再认识●杨代友(兰州730000,兰州大学人口所)一、土地肥力递减是否客观存在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上,递加投资不能相应地获得产量的增加率,而是增加的收益依次递减,土地肥力日益衰竭。这个学说最初是由18世纪与亚当...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近期撰文指出,我们的经济增长动力需要转向更多地依赖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积累利用所贡献的生产率,从而内生地克服要素投入的约束和物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障碍,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得以维持在一个符合逻辑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石涛 《改革》2007,(10):29-35
报酬递减规律和报酬递增规律共同存在于自然垄断产业发展过程中,并对自然垄断产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进而引发了相应规制的差异性。对报酬递减规律支配型自然垄断产业而言,应以限制性规制为主,建立规制风险预警机制来加以防范规制风险。对报酬递增规律支配型自然垄断产业而言,应以激励型规制为主;并对网络性较强的自然垄断产业实施价格规制,放大整个产业报酬递增规律效应。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与土地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的经济核心区.近年来,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长三角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土地资源稀缺和合理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分析历年来的统计数据,借鉴"微笑曲线"和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就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该区的土地开发集约利用提出见解.同时参考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提出长三角地区需要更好地统筹、协调及平衡区内产业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的关系.通过实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根据本地区产业升级的实际状况,以市场为引导,大力发展服务业,让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向着具有取得最大效益的区位流动.使该区域资源配置最优化.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宏 《发展》2005,(6):26-27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是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村人口占全省的79%,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山地、高原、沙漠、戈壁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0%,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农业经济所占比重仅为18.4%,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的数量过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过剩,土地报酬递减。因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人的提高。在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上,应采取综合的、多元的、配套的方法,通过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行城乡统筹,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土地作为房地产调控手段的分量将越来越重。近日,规范我国土地储备的全国性第一部法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浮出水面,将为我国“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提供依据,标志着土地供应正式进入“储备管理”时代。  相似文献   

8.
“集约用地”这一概念最初是由马克思提出的。他说:“在经济学上,所谓耕地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马恩全集》第25卷第760页)集约用地是人类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出产率的重要途径。这里,虽然马克思讲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对湖北省十二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要大力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0.
对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树远  杨世安 《发展》2003,(1):67-69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征用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公平正义观念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重新审视,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在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民是当然的市场经济主体之一,农民的利益应当受到市场经济规则的制约和保护。土地征用目的正当性的限制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其中“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就是土地征用的正当理由。各国对土地…  相似文献   

11.
善待农民工问题,应顺应规律,利用规律,顺利实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应让农民获得平等的城市居民待遇,有工作、有住房、有社保,孩子有学上。而农民则把土地包括宅基地交给国家。其公式土地=身份分得的承包田 宅基地=在城里的住房用地 免掉的政策性费用。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全国各地参加统一的大置换,最终把土地交换到自己的行政区来。所有城市都要承担为农民工建“特种成本房”的责任,从农民手中换来的土地一律归中央政府控制,各地各城市搞开发、扩大城区,要向中央申请指标。通过这种办法,增加政府可用于宏观调控的土地总量。  相似文献   

12.
人多地少和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解决这种矛盾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开发未利用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后备资源不足和资源合理利用的限制:二是通过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改造已利用土地,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土地地力,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和土地的需要.文章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土地整理作为一种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式,对于改善我国的农业生产土地,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土地地力,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和土地的需要、解决人地矛盾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应该完全着眼于土地数量的提高,还应该着重于占补的质量、数量的平衡,并且要注意环境和生态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大地是人类永恒的母亲。在第20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我们格外深切地感念土地。把今年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并隆重举行系列纪念活动,既希望藉此表达我们对大地母亲的殷殷情怀,也希望进一步唤醒我们的土地意识,把握好形势和要求,备加珍惜土地,备加节约土地,集约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征缴增值地价或者无偿收回”。这一“土地新政”的发布和执行,对促进集约利用土地,保障群众的住房需求,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为之叫好。  相似文献   

15.
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推进增长方式、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三大转型”.以“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提高用地投入与产出”为目标,重点通过“合理利用、控制增量、盘活存置、提升质量、统筹用地”五大途径.全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郭堂辉 《魅力中国》2011,(14):339-339
土地资源稀缺性是土地集约利用的直接动力。本文首先从城市土地增量和存量的角度界定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紧接着分析了城市增量土地和存量土地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分别针对城市增量土地和存量土地提出了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关系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该文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进行总体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定量化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潜力。利用多因素评价法,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土地投入产出水平较高,土地承载相对合理,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良好。对土地投入产出潜力和土地承载潜力的测算,得出土地利用潜力增加的空间较小,土地供应已经无法跟上苏州高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的结论。在上述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土地和资本是房地产业发展的两大轮子,“地根”和“银根”从根本上决定着房地产业发展的大势。2005年初,土地监察制度正式启动;“土地有偿使用费先缴后分”的新政开始实行;2005年中,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实施办法即将出台。此轮政策实施中,国土部门征收土地闲置费、无偿收回闲置两年以上的土地等政策。近日国土资源部刚刚完成了对24个省(区、市)用地供需矛盾、土地集约利用等问题的调研,并形成146份报告。  相似文献   

19.
刘园媛  张川 《魅力中国》2014,(6):274-274
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稀缺,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我国面临的人地矛盾,在世界上是最尖锐、最突出的。更为严峻的是,有限的耕地资源还在大量减少,人口仍在迅速增长,我们既要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空间。唯一的出路就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和利用好每一寸土地,采用“3S”技术,研究“3S”其特点,发挥它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城市化中土地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变二元土地制度为一元土地制度的建议,并对农用地转用的方式和类型以及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提出了推进和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路径和内容,还提出了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理顺土地管理体制、建立土地市场、完善土地税费体系、制订土地集约利用的标准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