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行的新会计准则对利润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调整、会计计量基础的变化上,具体体现在“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除存货外的大部分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两个账户。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上市公司滥用资产减值准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备受争议的资产减值准备制度资产减值准备从理论上讲,是当企业资产预期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低于资产的账面成本时,在会计上加以计量和记录的资产的减值损失,一般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来确认,作为资产价值的抵减,它体现了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从性质上看,资产减值准备属于一种或有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一般要求直接冲减  相似文献   

3.
王锋军 《商业会计》2012,(17):100-101
资产减值会计包括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表明资产减值的迹象、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资产减值的确认基础、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资产减值的计量和报告。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三个主要特点,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磊 《中国电子商务》2009,(11):37-37,39
资产作为经济活动的资源,是开展经济活动的首要条件,会计如何正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是会计界而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它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本文对资产减值会计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认为资产减值会计实际上是保证资产计量可靠性的一种账务处理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新旧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认为资产减值准备是一把“双刃剑”,提出要转变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要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 对于资产减值的概念,新会计制度强调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也就是说资产减值是在谨慎性原则下,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但可能发生的损失具体指哪一方面并未统一明确,而是在具体资产项目减值损失计量的内容当中作出不同资产减值损失的描述。虽然新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披露及相关内容作了规定,但未做出全面系统的规范,形成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计量基础缺乏统一标准,对一些财务处理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方法,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难度增加。因此,笔者对资产减值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及相关准则规范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对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后能否转回进行了明确。为了较好地掌握和应用新准则体系中有关资产减值损失的规定,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中涉及资产减值损失的使用范围进行了简单归集,并就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会计处理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7.
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也是体现企业价值的重要项目。然而由于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资产的减值有可能出现减损,因而需要对其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应减值损失。但是如何准确估计资产的当前价值,合理确认损失金额是会计准则的一大难点,也是实务操作的问题关键。通过对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的分析,从计量手段角度给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也是体现企业价值的重要项目。然而由于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资产的减值有可能出现减损,因而需要对其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应减值损失。但是如何准确估计资产的当前价值,合理确认损失金额是会计准则的一大难点,也是实务操作的问题关键。通过对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的分析,从计量手段角度给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企业的资产价值的计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流程,发现当前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性,然后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通过采用明确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时点、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等方法来提高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完善了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对抑制实务中利用资产减值会计随意调节盈余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然后在对资产组减值损失分摊方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建议,以期为会计实务和理论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叶茂中 《广告大观》2007,(8S):36-38
叶茂中看行业“生态链” 2004年贾西津、沈恒超、胡文安在(《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一书中这样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政府改革的推进,经济领域的宏观管理正在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型,行业协会的作用日渐突显出来。如果将行业协会在社会结构中的角色定位与其功能分析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13.
2008管理异动     
孙景华 《商界》2009,(3):38-41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在管理方面曾经非常荒唐的国家来说,学习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重拾常识的过程。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企业管理“很不幸”,刚刚摆脱“熟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羁绊,并且开始走向专业分工的丁业社会的当口,又遭遇了知识时代“解放个性,释放创造力”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Intereconomics》1971,6(5):134-139
  相似文献   

15.
《国际市场》2006,(6):74-75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2004年8月6日《关于调整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书式的通知》(工商外企字[2004]第122号)印发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书式及规范要求》第二部分“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及备案”和第五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分支(办事)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有了修改。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