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年来,在中国各级政府、沙区群众和亿利资源集团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库布其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不仅生态资源逐步增长,区域生态明显改善,沙区经济不断发展,而且成功创建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模式.库布其模式被联合国官方认可、写入联合国决议,众多深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强烈呼吁中国输出库布其经验,为世界防治荒漠化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王爽 《北方经济》2018,(8):31-3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治沙30年,积累了理念、经验、模式和技术,培养出一支专业的治沙人才团队.在此基础上,亿利库布其治沙团队开始了"走出去"的征程,但在此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林权与土地使用权不匹配,生态修复的补偿机制不健全,生态修复的绿色金融创新不足、机制不活等.要通过林权改革、财政鼓励和金融创新,让库布其治沙的成果巩固,让库布其模式和经验更好地复制分享到其他饱受荒漠化困扰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实施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参与这一倡议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2011~2017年A股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这一结论通过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加入RCEP自贸协定,各成员国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贸易壁垒,全球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强化,为国内自贸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条件.党中央提出推进国际国内双循环也为国内自贸区制度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陕西自贸区作为中国西北唯一的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节点区域,制度创新对于自贸区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做好中国自贸区制度创新就显得更为迫切.首先,依据"一带一路"下中国自贸区战略布局和陕西自贸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节点作用,提出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的表现形式;其次,剖析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现状,提出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对陕西自贸区建设启示;再次,论证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与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的逻辑联系;然后,提出陕西自贸区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一带一路"下陕西自由贸易区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为中国自贸区建设与发展贡献陕西力量.  相似文献   

5.
借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西方反复挑起针对"中国方案"的阴谋论,试图抹黑中国形象,损害中国国际地位.在此背景下,文章考察了世界热议的"中国方案"即"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沿线国家债务风险;"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发达国家、沿线政局动荡国家债务风险的抑制作用尤为突出,彰显...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意义在于大力发掘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中国在产能、技术、资金、经验与模式等方面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进而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创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合作共赢的前景较为广阔,这也为中国实现国际化经营、配置全球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7.
2020年11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主办,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承办的"中国产权协会'一带一路'产权交易分会成立大会暨产权交易资本市场服务'一带一路'专业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国资委领导、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中国产权协会会员单位代表等150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
荒漠化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和社会工程,它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荒漠化、石漠化的治理。促进自然生态修复。随着第二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七星湖成功地召开,沙漠、科技和新能源等话题再度掀起了人们对于荒漠治理的热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影响的基础上,借助2007-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存量和世界经济论坛的知识产权指数等数据,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中国OFDI...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自概念提出到首份顶层设计落地历时超过两年,这一时间差为深入探究微观企业如何响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观测窗口.文章以2012~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特征与渠道.研究发现:在2015年中央顶层设计落地之后,"一带一路"倡...  相似文献   

11.
2017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包括曾经一直处在 "对峙" 关系的美国.中国通过这次高峰论坛收获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益,同时也为国际和平发展做出了巩固性的作用. 回顾从 "一带一路" 概念提出到现在的4年时间,"一带一路" 建设已经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又为沿路国家带来了哪些好处.在建设中,我们应该注意并避免哪些问题正是值得我们总结归纳并引以为戒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执行总监吴维海博士.请他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2.
杜鹃 《北方经济》2021,(10):45-48
"一带一路"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面向"十四五",要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就要坚持多边主义,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秉承发展导向,深化务实合作程度,扩大务实合作新领域;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扩大利益交汇点,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提升我国参与共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出现了两种塑造世界格局的重要观点,即海权论和陆权论。21世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社会给予了广泛欢迎和普遍支持,但在西方社会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认为"一带一路"是我国推行势力扩张的战略。从海权论、陆权论的理论主旨与"一带一路"倡议所代表的中国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所反映的是中国人共享发展、合作共赢的全新发展观,"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给全球经济及沿线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利好,证明"一带一路"不是海权论和陆权论的延续,是21世纪中国提供给全世界的新的全球观、价值观、发展观和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艰难险阻.只有走市场化道路,才能更有效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国际分享和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本文拟从概念隐喻视角,分析了习近平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主旨演讲,可以通过概念隐喻来具化中国政府的政治理念:使用频率很高的人体隐喻体现了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主;使用建筑隐喻揭示了"一带一路"建设由点及面,积极推动当代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使用植物和战争隐喻反映了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国际合作,增进各国民众福祉.  相似文献   

16.
苏丽娅  赵谟 《北方经济》2012,(17):24-26
正2012年6月17日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授予王文彪"环境与发展奖"。这是里约会议之后颁发的全球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重要奖项,用于肯定和鼓励全球范围内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王文彪和他的"库布其模式"受到世界瞩目。王文彪称,他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让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在我们手上发扬光大,造福人类。"多年来,他一直带领着他的团队在实现着他的梦想,为实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而努力奋斗着。  相似文献   

17.
外宣文本承载较多的中国文化与哲学理念,文化特色鲜明,其翻译研究对"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中非长期保持良好合作交流关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非外宣翻译研究和实践要求更加紧迫.现有外宣翻译研究大多从中国文化走向西方社会视角,而对中国文化走向非洲这一多元文化社会的翻译策略研究较少.对非外宣文本的翻译要在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宣传效果、构建与非洲各国文化形成互融共生互促的包容性文化生态为目标,创建从宏观到中观乃至微观的一整套翻译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一带一路"建设及当前中国面临的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本文从思想萌芽、交换理论与分工理论三个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理论探索与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带一路"建设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思想基础,为"一带一路"建设构想提供了思...  相似文献   

19.
自提倡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到全面建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升级,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中国企业一边享受着"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经济福利,一边承担着因对外直接投资所在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差异而产生的投资风险.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所面临的对沿线国家FDI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的风险防范路径.  相似文献   

20.
启戈 《北方经济》2017,(12):30-32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石,也是"一带一路"能否真正取得成功的根本落脚点.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地处中俄两国之间,是"一带一路"北线重要支点.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设想.2014年上合组织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将俄罗斯的欧亚大陆桥、蒙古的"草原丝绸之路"同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连接起来的三国经济合作的走廊建设.本文研究并关注中蒙两国交往交流,试图打开两国民心交往的隔阂,促进两国文明互鉴,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