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债务风险愈加凸显。PPP模式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缓解政府债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运用,但鉴于国内PPP模式规范化起步较晚,想要最大化PPP模式的正面作用还存在众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审计的视角,对PPP模式与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进行梳理,提出了PPP模式运用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及其对应的审计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当前经济社会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后审计工作的重心所在。围绕PPP项目与政府债务风险这一主题,基于2014~2018年3月“PPP”与“政府债务”政策文本库,运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剖析PPP模式中政府债务风险关注度的变化趋势,发现相关政策从以风险化解型政策为主、鼓励推动PPP模式变迁为以风险防控型政策为主、规范应用PPP模式。对PPP项目中隐性债务风险进行逻辑分析,明确当前项目中隐性风险的特性及应对模式。以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破解PPP项目中政府部门“双重职能”困境,基于审计功能构建PPP项目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管理体系,以促进PPP模式回归本源、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3.
PPP模式作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在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所以本文研究了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动因和优势,从中央政府财政支持、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设立PPP基金以及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三个方面对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模式及优劣势进行分析,简要分析了各模式所适用的不同范围,并从简化资金使用的中间环节、落实政策跟踪审计工作以及优化PPP项目的融资环境这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关于模式改进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4.
PPP模式的本质在于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进行合作,达到利益分配共享、风险分担、权力均衡。受我国相关法律条款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PPP模式被异化,形成地方隐性债务,在实际经营中被大量应用,形成了地方的隐性负债规模、偿债风险和管理风险。由于地方发债体制规定不清晰,政治激励与官员偏好,地方政府承担风险过多等原因,使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大大增加。因此要在法律框架下对地方隐性债务风险进行规制,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与地方政府发债有关的制度,加强对PPP模式的规范和监管,提升地方政府化解风险能力来化解PPP模式下的地方隐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5.
PPP模式将市场机制引入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充分整合各方优势,在成本节约、风险控制、效率提升等方面部展现了其他模式难以企及的优点。PPP模式在带来一定体制机制变革的同时,存在落地难、管理异化等困境,监管环节滞后导致的问题和隐患也逐渐凸显。一些地方在PPP改革中存在政府理念不清、重建轻管、角色错位等情况,故需厘清PPP问题背后的动因和风险转化机理,探索通过PPP模式改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以审慎、稳妥地推进PPP的发展并确保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傅金平  张薇 《财会通讯》2021,(21):130-135
PPP项目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工作合作开发具有公益性质项目的有效模式之一,但是,PPP项目由于职责权限划分不清晰、政府监管缺失和地方政府官员过于追求政绩等因素,一旦出现问题或PPP项目失败,政府兜底由财政支出承担风险的可能性极高,因而政府在PPP项目中承担了较多的隐性债务风险.为此,本文构建了专门针对PPP项目隐性债务风险的审计架构,以D区BGH河道治理工程PPP项目为例进行具体应用,借此发现审计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其他PPP项目的应用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形成及其风险防范已成为热点问题,其关键在于科学估算债务规模.文章基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口径的分析,细化出两大类隐性债务:违法违规类隐性债务和政府出于道义责任、迫于公众预期及对政府角色理解而承担的政府支出义务.以PPP项目为例,引入集值统计法和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有效确定三种回报机制下PPP项目风险系数和政府部门的风险最优承担比例,结合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估算模型,尝试构造精准估算PPP项目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方法,以为我国政府债务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投资基金等开展准公共产品生产过程中隐性债务规模测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PP模式的工具性特征使其具备政府债务治理功能,但在其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结合文献研究、政策法规梳理和专家访谈,对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边界、认定标准进行明确界定,从项目合规性、融资机制、回报机制、运营机制、地方政府行为动机以及融资平台转型等多维视角分析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独特形成机理,建议针对PPP模式加强规范化管理、巩固债务治理功能、促进提质增效、强化绩效管理、优化风险共担机制、完善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制度等隐性债务规避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芳  万恒 《财务与会计》2016,(15):69-72
PPP模式是近年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方向。明确PPP模式下政府的支出责任和偿付义务,在此基础上准确核算和披露政府负债,对于防范和控制政府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PPP模式下政府承担的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风险承担和配套投入等支出责任进行了探讨,分析不同财政支出责任对政府负债的影响,并提出对PPP模式下的政府负债进行界定、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9,(29):288-291
EPC+PPP模式,指在建设运营项目中,政府在依法选择PPP模式下的社会投资人同时,确定项目的建设工程承包方,以避免"二次招标"的操作方式。然而,无论是PPP还是EPC,其本身就存在着合同风险分配上的问题。PPP模式重视将风险分配给最有利的一方,但长达几十年的运营期使其风险分配本身就可能存在问题;EPC模式强调业主方的免责,将工程的主要风险都转移给总承包方;本文分别从PPP和EPC两块内容对风险分配原则进行文献综述,以其提供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面临着建设资金缺口、市场主体缺位、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PPP模式的引入能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可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对PPP模式的再认识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的回顾,提出了分行业、分区域、分阶段的PPP模式实施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预算约束、法律契约、价格调整、风险分担等机制,以保障PPP模式良性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2.
PPP模式或将是未来城镇化建设的主流融资渠道之一,可以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减轻地方债务风险,但相关的财务配套制度不完善,实务中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缺乏核算依据.本文在介绍我国PPP项目合作模式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的基础上,着重对PPP各种运作模式的会计处理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财政分权、金融分权等宏观制度层面探讨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初始动因的基础上,深入剖析PPP、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购买服务及政府投资基金模式下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的现实逻辑,并以PPP项目为例,构建Probit二值模型对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的现实微观机制进行实证验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行政效率、行政干预程度、市场化程度等微观要素会通过影响PPP项目的失败率进而形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为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管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地方政府开始了新的融资与投资模式,在PPP模式和新预算法的不断推广应用中,地方政府在融投资方面的风险管理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随着地方政府在融投资方面对风险管理的不断把控,加上PPP模式和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的不断深入影响,地方政府目前在隐形债务方面也不断产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地方政府隐形债务方面的风险现状分析,根据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策略帮助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23年11月,在财政部暂停更新PPP项目清单近9个月之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3〕115号),预示着我国PPP模式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此之前,虽然各界对PPP模式研究较多,但多数偏重于操作路径、回报机制、财务风险、政府债务等方面,对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实施PPP项目过程中涉及的国有产权管理论述较少。本文主要结合PPP项目的运作模式,对中央企业在实施PPP项目过程中涉及的产权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新要求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国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政府主导的PPP模式应运而生。创新型PPP投资模式下与政府负债相关的权利、义务需要准确核算与披露,这样才能有效规避或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进该模式。文章在明确该模式下政府可能需要承担的初始投资、营运资本补助、风险支出以及配套支出四类支出对政府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对PPP模式下该四类支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披露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骅  倪旻澍 《财会通讯》2022,(3):117-122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大量积聚将严重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隐性债务存在的主要形式包括未剥离政府融资功能的融资平台、不规范的政府投资基金以及"伪PPP"项目等.这其中由违法违规操作变相举债而异化成的"伪PPP"项目,已成为近年来隐性债务风险的主要来源.本文以"伪PPP"项目为例,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审计的具体流程以图谱形式呈现,强调审计监督在防控隐性债务风险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回答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审什么"以及"怎么审"的难点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与社会质量的不断提升,PPP模式在资金融资支持与风险分担等多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然而,PPP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政企合作模式,给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机制带来了重大创新,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有效识别PPP项目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制定有效、积极的应对措施和方案,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本文将对PPP项目融资模式下的风险进行梳理,明确PPP项目的融资风险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风险识别、评估和风险分担的过程,并给出具体对策,从而有效识别和控制PPP项目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造成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使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暴露时间和规模的极大不确定性,使其监管和治理的难度较显性债务难度更大。基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理论研究及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演进过程,明确界定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内涵,系统分析基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原因,总结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举债方式违法违规性、表现形式隐蔽性、表外负债性、债务规模不确定性等特征,以期为我国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统计及风险管控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于目前基础建设明显投入不足,我国逐步兴起了PPP融资模式之下的投资热潮。文章经过分析,认为PPP融资模式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中往往都存在风险因素,充分分析PPP融资模式每个发展阶段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这一做法,可以有效地化解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每一个阶段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