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3年以来,中国部分城市的房价膨胀引致中央政府频繁出台调控政策,以期缓解高房价问题。中央政府已经多次强调房地产调控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促使房价合理回归不动摇,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并明确坚持房价调控目标不动摇。但是,由于以往的调控政策并没有导致房价出现持续的大幅下滑,使得政策调控效果仍然是各界心中的一个巨大疑问。显然,理解中国城市住房市场的内在运行逻辑是预期调控政策效果的基础。那么,过去近10年,中国城市住房市场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的画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中国部分城市的房价膨胀引致中央政府频繁出台调控政策,以期缓解高房价问题。中央政府已经多次强调房地产调控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促使房价合理回归不动摇,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并明确坚持房价调控目标不动摇。但是,由于以往的调控政策并没有导致房价出现持续的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连续进行了两轮调控,但效果并不明显,全年房价仍在高位运行,特别是到年底,房价和交易量又再度火爆。2011年1月,中央政府再度推出被称为"新国八条"的最新一轮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4.
涂丹 《上海房地》2013,(6):21-23
房地产业是否健康发展,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为了稳定房价和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防范可能产生的资产泡沫风险,中央政府频频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但调控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房价"越调越高"的异象。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导刊》2015,(1):38-43
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上半年市场成交低迷,不少城市房价大幅回落。下半年加诸于房地产身上的众多行政调控手段逐步取消,房地产调控回归市场化。随着信贷政策的放松,市场成交大幅回暖。201 4年限购等行政调控手段逐步退出,房贷政策放松,房地产调控回归市场化在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政府提出了"构建市场长效机制"的调控转型方向,意味着近年房地产市  相似文献   

6.
吴其伦 《楼市》2013,(Z2):29
2013年,中国房价将迎来全面下跌,至于时间节点,笔者的判断是5月份开始全面下跌。一二线城市及供应过大的三四线城市,房价跌幅将超过10%。关于2013年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很多业界人士都显得非常乐观,他们一致看涨房价。而笔者的判断却是:2013年中国房价将体现在八个字:"全面下跌,各有不同。"从政策层面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住建部传出来的信号,表明房地产调控将持续趋紧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舆论质疑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化取向,所谓市场化取向,当然包括房地产产业的市场化,也包括住房制度改革,房改房上市等等这样一系列政策。由于过去的几年中,局部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投资增幅、房价涨幅过快,引起了一些问题,比如房价上涨过快带来的金融风险等等。中央政府从今年3月起开始对房地产市场加强宏观调控,这次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比如调整按揭利率、加强税收、规范市场程序等等,半年多时间过去了,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央行刚刚公布的数据,上海、杭州第三季度房价涨幅回落5.1%。把局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算…  相似文献   

8.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已经开过一年多,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央政府基本上没有出台任何房地产调控政策。相比过去十年几乎每年都有"国几条"出台,本届政府似乎已经不再以调控房价为目标。其实,一直以来,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政府不应该把市场化的房价作为攻击的目标,认为政府只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国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房价飙升、地王频现的癫狂。岁末年初,中央政府接连出台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开始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一、稳定房价目标失控的原因分析 稳定房价能否作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呢?在笔者看来,未尝不可。我国房地产市场自2003年以来呈现出三个典型的短周期变化。房价起起伏伏,犹如潮涨潮落.这是市场规律。政府的调控出发点自然是要平滑房价的周期性波动,不至于因房价暴涨暴跌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1.
据3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3第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68%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30.1%的居民认为"可以接受",仅有2%的居民认为"令人满意"。自从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城镇居民房价感受指数以来,居民对房价的不满意度一直在60%以上的高位徘徊,2011年三季度更是达到了75.6%的历史最高值。笔者认为,城镇居民的房价感受指数,也许最能说明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即调控为何身陷囧途。  相似文献   

12.
王良智 《楼市》2012,(12):37
在现在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若救也只会救民生,决不会救楼市。开发商奢望中央政府救楼市只能是痴心妄想!房产调控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房价开始局部回落,房地产市场正逐步回归理性,但调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近期,随着房地产调控逐渐到位,消费者购房呈现观望之势,房价呈现下跌之势。中国房地产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调整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伴随房价的下跌,住房质量会不会也出现下滑?近期,笔者完成了一个对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总体分析与判断报告,这里介绍其中的主要观点并对房地产调控对住房质量的影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贾卧龙 《楼市》2012,(Z2):5
几天前,安徽芜湖出台房地产新政,对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实行一系列购房鼓励政策,一时引发各界轩然大波,2月12日晚突然被紧急叫停,再度引发如潮热议。两年来的楼市调控中,中央政府一直都是此次楼市调控的绝对主导力量,尽管早就有地方政府按捺不住甚至蠢蠢欲动,但最终都没有对楼市调控方向造成大的干扰。也就是说,在这场调控大戏中,中央政府的思路才是影响结局的最终力量,只要中央政策不疯狂,房价就不会再度疯狂。中央政府的思路在1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已经明示,"继续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可以说,这句话每个字都至关重要,除非发生重大的经济事件或社会事件,否则2012楼市调控的路径将沿此思路行进,不会发生大的偏差,也不可能容忍房价"反弹"。  相似文献   

15.
夏喆  徐莎 《企业导报》2014,(18):1-2,5
2002年以来,作为我国经济命脉的房地产行业出现了爆发式的发展,房价迅速飙升。从2010年到2013年,虽然中央政府先后颁布了"新国十条"、"新国八条"、"新国五条"等一系列政策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升。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沪、深两市房地产行业的股价变动进行考察,分别分析"新国十条"、"新国八条"、"新国五条"三个政策颁布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开始.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拉开大幕.中央政府一年之内三度密集出手调控楼市,力度之大实属罕见。但市场博弈的力量仍然很强大,在境内外热钱和各种资金的驱动下,房价上涨压力仍然没有彻底消除.房价上涨还是下滑成为当前争论不休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对房地产业未提调控",代以"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温和表述。由此,资本市场终于对房企再融资实质性开闸,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发展和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过去十年,房地产调控的核心参照系是"房价",市场与政策的对决点就是房价涨幅,在某种意义上,房地产调控  相似文献   

18.
一、近期出台的稳定房价政策进入2004年以来,为了稳定住房价格并化解可能存在地房地产泡沫,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土地供给、金融税收、行政审批等多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近期出台的稳定房价政策如下表所示。2005.9期总第297期5☆无锡市恒茂房地产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政府针对房价过高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是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从地方政府行为动机角度出发,运用博弈分析方法,认为调控政策的有效执行受到外部损失、房地产行业税收贡献率、相应调控政策执行成本及对房地产开发商超额利润的惩戒力度等四个因素制约。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应以经济为主要指标,以房价调控绩效为辅助指标,调动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调控政策制定与执行不统一的问题,达到对房地产市场有效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再没有哪个行业如房地产业般受到中央政策的“青睐”了,针对非理性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中央政府在短短两个月内连出几道金牌。今年3月,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被作为“房地产新政”写进了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5月11日公布的七部委意见,更是将平抑房价作为重点,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据各地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反馈的数字显示,国家调控房价政策相继出台以来,部分城市的房价不同程度出现增速减缓现象。七部委稳定房价的意见出台一个多月,一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降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