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城市的生产、生活会越来越依赖城市给水系统,而给水管网是城市给水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靠运作对于充分发挥整个给水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给水管网的可靠性,提高其供水可靠度,使之更好的完成其给水功能是给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城市的生产、生活会越来越依赖生命线工程系统.对生命线工程进行抗震研究是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生命线工程系统的抗震性能和受强震袭击后的运行功能,可以从系统可靠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自然灾害的严重增多,防灾减灾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灾后重建也属于防灾减灾工程的一种,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更是石旭铎国家和地区得到警醒.本文主要对城市防灾减灾工程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新城镇化建设愈来愈迅速,但是近些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地震灾害.供电系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生命线系统之一.若遭到强烈的地震破坏,一方面会产生造成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功能性破坏,另一方面会造成其他生命线工程的关联性损坏.依据近些年来电力系统在地震中的毁坏情况,总结电力系统的受灾特点,仔细分析各种电力系统的震害原因和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电网的规划、优化电源的布局、增强城市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等措施和建议,来建设坚强的城市电网,提高供电安全和抗震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4.
美国依靠科学技术抗震减灾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靠科学技术是美抗震减灾的核心理念和支撑要素。美国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建筑物及关键基础设施(生命线)的抗震性能,重视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提高地震预测及评估水平,注重发挥社会力量普及抗震减灾知识,加强对抗震减灾的科技投入和宏观协调等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作为一座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其安全性对于整座城市的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整个发电过程当中,起着输煤送煤的重要作用.一旦发生破坏将导致整个发电系统的瘫痪.因此,本文主要对大跨度电厂输煤栈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规范人类自身行为,以改善人与洪水关系,从而达到防洪减灾目的的一种措施,并指出了各类措施所体现的防洪策略思想和要点,以及蓄滞洪区是具有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双重属性的防洪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燃气系统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城市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和严重的灾害,其中燃气系统在近年来灾害发生时所表现的一系列反应和后果让我们对燃气系统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所面临的应对措施有了深刻的研究.城市燃气系统在地震灾害时的风险评估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公路桥梁往往处于公路交通运输的枢纽和咽喉地段,是道路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具体阐述了大跨度桥梁设计的要点,并对大跨度公路桥梁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本文认为,实施"一带一路"减灾合作研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强烈现实需求,并就设立"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科学计划,提出有关重点工作的设想,同时建议建立中巴地球科学中心及国际减灾研究院。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提出1996年减灾日主题为"城市化与灾害"。根据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关于开展"城市化与灾害"活动意见的函》的精神,就进一步做好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一、深化认识,增强合力,进一步做好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搞好城市现代化建设,必须优先考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工作。有人说,现代化城市是一个多层次、功能齐备、结构复杂的巨型系统,而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通讯、能源供应、给水排水和防护工程被称为生  相似文献   

11.
人防工程是提高国家整体防卫能力,提高城市抗御自然灾害和防空抗御能力的生命线工程;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完善的城市设防功能是一个城市长远、持续、高速发展的必备条件,一个现代化城市离不开人防工程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从科技减灾的角度来讲,中国的减灾科技尚未系统建设,这里的减灾指综合减灾意义上的灾害综合治理及其研究,不指专门的单灾种问题。联合国于1989年成立了“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及科技委用来指导全球减灾工作,而中国迄今尚无一家专门从事大灾巨灾综合研究的机构,不仅难对付当今频发的事故及灾害,更难面对未来的区域性变化所带来的种种不可持续因素。科技减灾的内容十分丰富:()仅以供灾为例,就是要对洪灾治理予以系统描述,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找到水患年复一年的原因,多些居安思危。(2)构建防洪新体系,要建立防洪效益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3.
征用朴偿是防灾减灾经济动员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经济实力转变为防灾减灾实力的关键性环节.防灾减灾动员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需要政府的干预,经济补偿是解决市场失效的重要手段.完善我国现有防灾减灾动员征用补偿制度、建立系统的制度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法制建设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城市减灾防灾方面起步较晚,在多年借鉴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的现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中国的减灾防灾能力和相关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处于落后地位.而且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域中心城市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从2008年5.12汶川地震可以看出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城市破坏度最严重的是北川、平武、汶川等减灾防灾能力最薄弱的县域中心城市.因此,强化县域中心政府的城市安全意识,建立并完善减灾防灾体系.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中心城市减灾防灾建设力度不能不引起重视.当务之急是结合各县域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实情,因地制宜的调整和加强城市的减灾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15.
自然灾害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不利因素.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投入力度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文章选择1991-2006年的数据,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与粮食单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认为中国主要的农业防减灾投入项目与粮食单产之间具有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但各类投入的总量和结构都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6.
建立逐年稳定增长的防灾减灾投入机制不仅会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中国防灾减灾投入不足的局面,同时会促进社会各个层面积极探索新机制和新模式,寻找不断完善符合中国防灾减灾特点和规律的支持策略,实现防灾减灾投入水平和使用效率的大幅提高。建立逐年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调整投入重点,由注重减灾、救灾向注重灾害发生前的预警系统、灾害发生中的救援系统、灾害发生后重建系统的整体布局、合理配置转变,将是中国防灾减灾未来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根据构造及使用要求,基础埋深也随之不断增加,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这些基坑工程往往处于房屋和生命线工程的密集地区,需要在人工支护条件下进行基坑开挖。为了保证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应研究深基坑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已成为其无法代替的构成要素.它可以提供文化景观、休息的空间,还起到环境保护、减灾避险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论述,探讨如何改善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古以来有“灾荒的国度”之称,特别是自然灾害频繁交替发生,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救灾减灾立法和实践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晚清社会,救灾减灾力量呈现出多元化的救助系统,民间各阶层大量加入到减灾救灾的行列中来,这既有传统民间救灾法律的引导和规约,又超出法律的范围.如何规范民间力量合理救灾减灾不仅是晚清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而且也是当今民间救灾中的凸显问题.民间救灾立法不仅要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更需要民间救灾形式的多样性和救灾实践的多中心性,充分调动民间救灾力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电力系统作为一座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其安全性对于整座城市的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整个发电过程当中,起着输煤送煤的重要作用。一旦发生破坏将导致整个发电系统的瘫痪。因此,本文主要对大跨度电厂输煤栈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