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新闻报道中视觉新闻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离不开视觉新闻,视觉新闻就像音乐中的音符和绘画中的线条一样,它在新闻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滋润、丰富着新闻报道的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那么,何谓视觉新闻?据《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视觉新闻就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而取得的视觉效果的新闻。就是说,视觉新闻重要特点是表现,不是陈述。这是新闻作为一种“时代的艺术”的语言标志,也是一个美学的标志。在我国新闻界较早提倡视觉新闻写作的是新华通讯社原社长穆青。1983年9月IO日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召开编前会议,穆青在谈起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2.
增强新闻用语的色彩作用,是写好新闻报道的重要一环,也是一名优秀记者写作上的真功夫。增强新闻用语的色彩作用要求语词精确、态度明朗、叙述独特及科学选择事实和报道的角度,而核心是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新闻是新闻的一大类别,是一个较大的范畴,它主要是指反映社会生活中有关社会问题、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生活情趣等的报道。社会新闻无处不在,视角独特但它又绝对有别于纯政治、经济、科技、文教等新闻报道。社会新闻要拉进与读者的距离,多角度掌握获得社会新闻的途径和方法,把握社会新闻报道的度,在写作上更要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  相似文献   

4.
现场(新闻)真实性是对报道对象的客观反映,现场真实性就是要把所发生的新闻事实,不加修饰、原原本本地展示在受众面前。从现场感与同期声、现场感与镜头的运用等方面系统阐述电视新闻现场真实性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对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把报道做得生动、鲜活、真实、可信,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晓梅 《理论观察》2008,(5):172-172
所谓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是指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对已占有的新闻线索、新闻资源,按照新闻规律进行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并制定出可行的报道计划。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对其进行调整和有序的组合,获取反馈,进行前窥性的控制,使宣传达到一定规模、层次、深度,并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新闻事件策划是新闻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武童 《理论观察》2010,(1):175-175
消息是一种新闻写作文体,它用最简要和最迅速的手段报道最近发生新闻事实。消息是新闻的主体,消息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故人们常把消息称为新闻,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新闻行业也涌现了新的活力,然而新闻背景作为报道中重要的一环,却往往被忽视。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代新闻背景,是新闻写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背景材料可以让记者能够充分了解新闻的整体价值,对新闻的整体有所预判。媒体必须把受众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媒体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加入必要的背景介绍,让新闻内容变得更加充实,才更能起到新闻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是现代传媒常用的为做好新闻报道工作而采取的策划手段,其目的是力求使传媒的新闻报道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以满足受众多方面的新闻信息需求。也就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如何进行报道,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解晓静 《发展》2018,(11):95-96
教育报道在党报中的报道相对比较少。由于教育活动缓慢而又循序渐进,所以要捕捉动态新闻相对比较困难,在挖掘独家新闻或通过突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经济、社会新闻等相比不占优势,但这不影响教育新闻不能出精品。如何做好党报中的教育新闻报道,《金昌日报教育周刊》在拓宽领域、提前策划、另辟蹊径、主动出击等方面入手,巧妙地选择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10.
肖莹 《魅力中国》2013,(9):30-30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各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类新闻,其中最吸引人眼球、曝光率最高的莫过于突发性新闻事件。突发性新闻事件以其独特的时效性而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何做好突发性新闻的报道不仅仅是其日常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是其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把握突发性新闻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时刻凸显人文关怀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和遗漏的部分。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从不同角度来解析如何处理好突发性新闻事件并做好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张烨 《魅力中国》2014,(18):268-268
延安时期是我党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新闻采访与报道的基本方式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新闻采访与报道的基本方式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各种内部、外部因素的制约.延安时期红色新闻的采访不同于一般新闻报道的采访。这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特定采访所取得的经验是新闻采访的宝贵财富,对于记者的采访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李庆 《魅力中国》2008,(2):19-20
一般来说,任何新闻报道都是新闻记者、编辑对客观事实的一种反映,也就是说,足人在社会中个体实践的产物。由此可见,记者情感在新闻报道中有着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发生偏差就会造成新闻失实、侵权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知道,好的新闻报道虽动情却不煽情。如果记者只有感情而不进行理性思考,对事实出现错误认知,其情感也随之出现偏差,甚至导致宣泄不良情绪,其报道就可能失之偏颇,给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等多方面造成消极影响。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新闻采编工作实践,认为记者情感在新闻报道中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阚迪 《理论观察》2008,(4):176-177
“平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普通的人民”。新闻传播中的“平民化新闻”就是指普通人民的新闻。这种新闻报道的主体是普通老百姓,报道的内容是普通百姓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喜怒哀乐等等。  相似文献   

14.
新闻策划是我国新闻界在改革中兴起的一种对新闻传播活动加以谋划的手段与机制。在新闻界兴起这种与以往不同的报道方式的同时,新闻界、新闻理论界亦开始了对“新闻策划”问题的连续探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新闻策划的价值,现行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旨在使新闻策划更好地指导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5.
王凯峰 《理论观察》2009,(2):166-167
广播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广播传播手段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和手法。它通过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透视新闻人物的心路历程,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本质、价值及规律,是一种高层次的报道形式。新闻深度报道能扩大媒体的声誉和影响,彰显独家报道优势。做好广播新闻的深度报道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蔡巍斌 《魅力中国》2013,(19):297-297
主题性新闻报道在各类主流媒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仍是各类报道中的重中之重。所谓主题性报道顾名思义是指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新闻报道,这种报道往往是集新闻与宣传特征为一体的。它是以一定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基础,以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反映和总结经验、成就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引导舆论、传播信息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7.
王冰 《理论观察》2014,(1):103-104
时政新闻在媒体的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时政新闻报道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缺乏亲和力,导致受众不愿意看,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因此,应通过对报道思维、报道视角、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语言几个方面来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8.
周长风 《理论观察》2010,(6):179-180
随着新闻媒体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缺少新闻策划的新闻采访,不仅难以产生高质量的报道,而且也会缺乏报道连续性,不能形成独特的报道风格和特色。相反,如果新闻策划方案过多或过细,也会适得其反,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锐锋 《发展》2010,(6):52-52
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主持人熟练、过硬的综合业务能力是节目质量和收视率的保证。新闻现场直播工作状态中的主持人应具备以下综合业务能力。一、对各种新闻报道形式的快速穿插组合能力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中主持人接触到的报道形式是多样的,它包括了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动态影像新闻、  相似文献   

20.
新闻信息是一种无形的物,对它的接触、接受及传播,都需要经历一个艰苦而又非凡的感知过程.而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地位和意义更是非比寻常.在经济活动极为活跃的西方各国,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经济新闻在各媒体的报道总置占有较大比重.在我国,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后,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必须把经济报道提到头等重要的位置,使经济报道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和中心.企业的经济新闻报道更是经济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