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建萍 《财贸研究》1995,6(5):73-75
<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作为我国流通领域主渠道之一的供销社更好地担负起促进农业生产、搞活城乡交流的重任,必须对其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供销社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有必要了解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表现为:(1)分散经营,难以获得规模效益。(2)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低。(3)农产品“买难”与“卖难”轮番出现。(4)我国农业贸易将会受到改革后国际农业多  相似文献   

2.
秦兴俊 《财贸研究》1992,3(6):45-49
供销合作社十年改革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均有一定的成功经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惑,这主要是:第一阶段同政府“脐带”未断,与农民关系理还乱;第二阶段“五突破”内容不协调;第三阶段社会化服务力不从心;针对这些问题,第四阶段的改革将是在理论和观念上的突破,在方法措施上根本创新,使供销合作社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决定自身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白仲尧 《财贸经济》1994,(11):51-55
中国的供销合作社,现在拥有1.6亿户社员,720亿元资产,500万名职工,经营网点遍布全国城乡各个角落,年购销总额达8500亿元,供销合作社的工业年产值有400亿元左右。这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对农村、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有巨大作用。但是,由于经济管理体制不顺,供销合作社的经济实力有所削弱,在社员群众中和在商品市场上的威望有所下降。形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所以,供销合作社的形象塑造问题应当引起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 一、形象塑造与历史使命 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使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通过商品购销活动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时期,供销合作社在流通领域中(确切地说是在市场上)帮助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农副产品,为农民(社员)谋取了巨大的实际利益,促进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农民亲切地称呼它为“我们的合作社”。60年代初期,供销合作社坚持农村阵地,与农民同甘共苦、战胜灾荒、克服困难,国家和社员高度评价了供销合作社的功绩。在十年动乱中,供销合作社虽然没有终止购销业务,但把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即把合作社变成了国营商店。社员说它是“国家的供销社”。70年代供销合作社继续全民所有制的路线,同社员的关系逐渐疏远。80年代,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11.
12.
<正> 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根本目标。实现供销合作社的真正民办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最关键的应是重塑供销合作社财产权力结构。财产权力结构由所有权、产权和经营权构成,重塑供销合作社的财产权利结构,就应从所有权、产权和经营权三个方面体现其作为农民群众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反映农民社员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周秀德 《财贸经济》1995,(11):38-42
加快改革发展增强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功能和实力周秀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构筑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供销社特点的新体制,增强供销社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功能和实力,使之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中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是当前供销社改革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18.
19.
赵慧杰  赵现军 《品牌》2011,(12):19-20
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整个组织体系的基石,在适应形势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尤其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适应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企改革,再到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的出现,还有社区建设,中国社会层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也有了很大变化,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是基层党组织转变功能的核心,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