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房地产业自二战后随制造业的繁荣而繁荣。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制造业急速衰退,房地产业逐渐成为香港第一支柱产业,香港经济变成房地产业主导的经济。香港经济对房地产业的高度依赖抑制了其制造业的发展,损害了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也使房地产业本身受到了伤害。香港的经验表明,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大陆地区不宜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京与香港两地秉承“优势互补、共创繁荣”的宗旨,加强京港经贸合作,促进了香港经济和北京经济的发展。在2004年1月1日实行的CEPA,为增强京港经贸合作、促进香港经济繁荣与发展、加快北京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近几年来京港两地贸易市场的需求现状入手,对市场需求状况做了些统计分析,为京港两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北京与香港两地秉承“优势互补、共创繁荣”的宗旨,加强京港经贸合作,促进了香港经济和北京经济的发展。已在2004年1月1日实行的CEPA,为增强京港经贸合作、促进香港经济繁荣与发展、加快北京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近几年来京港两地贸易的现状,分析了CEPA下京港贸易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4.
“九七”后的香港中资企业仍将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窗口作用。其今后的发展应是着重提高企业的内在素质,不断进行自身的内在改革,尽快按照香港经济运作的规则和要求建立公司结构,完善公司制度,凭实力与能力参与公平竞争,真正融入香港经济环境之中。香港中资企业在繁荣和稳定香港经济将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香港回归经济更繁荣刘洁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香港经受了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冲击,股市与地产也几经跌宕起伏,但香港经济却稳如磐石,并没有出现某些人担心的经济危机。相反,与过去相比却更加繁荣昌盛。对香港未来的信心指数上升前不久,香港...  相似文献   

6.
浅论内地与香港贸易对香港繁荣稳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贸易关系,一直非常密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两地经济的发展以及祖国对香港各方面的支持,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特别是自1979年我国实行开放、改革以来,两地的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往来更加广泛迅速发展,这对于我国的四化建设和香港的繁荣稳定都起了重要作用。正如人们常说的:“祖国的四化建设需要香港;香港经济的繁荣稳定离不开祖国内地的支持。”本文仅从内地与香港的贸易,  相似文献   

7.
陈新 《中国市场》1997,(6):13-17
<正> 1997年是香港实现百年归梦的一年。随着历史的车轮驶入这个神圣的年度,香港的经济也出现空前繁荣:一度搁置的大型基建项目重新上马;香港本地的固定资产呈大幅度上升;低迷多年的香港房地产业开始回升,部分地区推出的新楼价格打破了香港房地产的历史纪录:恒生指数突破历史高位后,又屡创新高;长期困扰香港经济发展的高通胀率自去年已明显下降……香港经济所出现的这一系列繁荣的变化,令对香港回归后经济是否依然繁荣担忧的世界上一些著名经济界人士惊叹不已。其实,香港经济在回归之年所出现的这些可  相似文献   

8.
随着泛珠区域合作的开展及其与东盟经贸联系的加强,泛珠三角正在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桥头堡。在CAFTA框架下,充分发挥香港在区域合作中的独特作用,使香港成为泛珠三角和东盟两个经济板块对接的平台,既有助于加强内地与东盟的经济交往,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香港繁荣。  相似文献   

9.
《粤港澳价格》2004,(6):14-17
为促进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加强双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自2002年1月25日起,经过多轮磋商.于2003年6月29日在香港达成《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今年对《安排》进行了充实。  相似文献   

10.
布鸣 《光彩》1996,(10)
边游边录──香港、泰国、新加坡见闻布鸣香港:惜时如金与寸土寸金香港的发展是靠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这里最宝贵的是时间,最值钱的是土地、惜时如金的干劲带来了香港经济的繁荣,寸土寸金的环境决定了香港人特有的生活方式。香港现有人口600万,面积500平方公...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北京与香港两地秉承“优势互补、共创繁荣”的宗旨,加强京港经贸合作,促进了香港经济和北京经济的发展。已在2004年1月1日实行的CEPA,为增强京港经贸合作、促进香港经济繁荣与发展、加快北京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近几年来京港两地贸易的现状,分析了CEPA下京港贸易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从70年代末开始,香港制造业大量北移,造成“空心化”。“空心化”影响着其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因此需要香港政府、中国政府和香港工商各界通力合作。港府应对香港制造业予以更多的支持;香港工商界应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加强对制造业技术研究的投资;中国政府要为香港的技术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对由香港引进的技术要提高要求,可考虑向香港输出科技人员,以及利用在港的中资企业以保持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北京与香港两地秉承“优势互补、共创繁荣”的宗旨,加强京港经贸合作,促进了香港经济和北京经济的发展。在2004年1月1日实行的CEPA,为增强京港经贸合作、促进香港经济繁荣与发展、加快北京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近几年来京港两地贸易市场的需求现状入手,对市场需求状况做了些统计分析,为京港两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叶福龙 《国际市场》2003,(12):26-26
为紧密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贸联系,支持香港改善经济结构并走向新的繁荣,中国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已于2003年6月29日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有关措施将由200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北京与香港两地秉承"优势互补、共创繁荣"的宗旨,加强京港经贸合作,促进了香港经济和北京经济的发展.已在2004年1月1日实行的CEPA,为增强京港经贸合作、促进香港经济繁荣与发展、加快北京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近几年来京港两地贸易的现状,分析了CEPA下京港贸易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6.
香港被英帝国主义强占150多年后顺利回归祖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能促进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香港继续繁荣稳定,有利于香港各阶层人民经济利益的发展;有利于各投资伙伴国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北京与香港两地秉承"优势互补、共创繁荣"的宗旨,加强京港经贸合作,促进了香港经济和北京经济的发展.在2004年1月1日实行的CEPA,为增强京港经贸合作、促进香港经济繁荣与发展、加快北京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近几年来京港两地贸易市场的需求现状入手,对市场需求状况做了些统计分析,为京港两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香港被英帝国主义强占150多年后顺利回归祖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能促进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香港继续繁荣稳定,有利于香港各阶层人民经济利益的发展;有利于各投资伙伴国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9.
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历来非常密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两地的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往来更加广泛发展,这对两地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关于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对香港繁荣稳定的作用,笔者已有另文论述(见本刊1988年第2期:《浅论内地与香港贸易对香港繁荣稳定的作用》),本文仅从内地与香港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一些肤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广西和香港国际空运发展潜力之对比 香港的特殊必逐渐转变为正常繁荣 香港今天的繁荣当然包含着香港人的聪明智慧、辛勤劳动,以及港英当局在管理上的得当,但最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一是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体系和资本主义体系的矛盾和对立,二是中国大陆与台湾海峡两岸的矛盾和对立.虽然冷战已经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但在可以预见的若干年代内这种特殊历史条件的后者还将继续存在.今天整个世界的主调是和平与发展,从根本上看,矛盾和对立的严重性正在趋于淡化.1997年香港的回归,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与繁荣,都正在使曾经特殊的历史条件逐步变得不那么特殊,而香港的繁荣也必将逐步转化为正常历史条件下的正常繁荣--即香港繁荣的政治因素日渐趋于减弱,而经济因素日渐趋于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