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提案内容: 提案指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全球变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都在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产业,提倡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也将为我国赢得新一轮世界经济竞争的先机.随着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体制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比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不明确,市场被跨国公司大量瓜分,中央与地方缺乏统一协调,产业集中度偏低,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缺乏等.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各国正展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发展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要内涵的绿色低碳经济,成为大多数国家克服金融危机、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国力的重要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3.
碳金融能否成为全球货币金融新体系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09,(23):62-63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正在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由发展“低碳经济”引发的“碳减排”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声势浩大地展开。事实上,各国想借发展低碳经济,通过能源产业转型和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方式再造经济增长,并试图再次争夺全球经济的制高点。一场没有硝烟的全球“绿色战役”已经打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经济转轨国家、发展中大国,或是中小国家,都将围绕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而产生新的冲突与博弈。  相似文献   

4.
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热门话题,甚至被列为政协会议一号提案。不光在我国,放眼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低碳竞争力”也成为提升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政府已经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降低40%~45%,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克服温室效应,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构建低碳、绿色、和谐居住环境,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命题,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国决策者的共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发布研究称,目前世界各国政府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应有轨道相去甚远,2070年前达到零碳排放可能会失之交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称:"我们要采取更  相似文献   

6.
提案内容提案指出,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再次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中国经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扩张的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严重的转型压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为此,要积极应  相似文献   

7.
如何克服温室效应,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构建低碳、绿色、和谐居住环境,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命题,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国决策者的共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发布研究称,目前世界各国政府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应有轨道相去甚远,2070年前达到零碳排放可能会失之交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称:“我们要采取更多的行动以便二氧化碳能控制在安全的排放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2,(Z2):26-28
所谓的"一号提案",不是提案产生的序号,而是提案体现的重要性。"一号提案"所提的建议是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党政机关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经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数易其稿而成。符合上述条件的提案,经层层推荐,精心遴选,反复协商,经主席会议讨论确定,在常委会议上审议通过。每年"一号提案"的产生过程,都是政协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展示调研成果的过程。那么,此次大连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一号提案"《关于全力推进我市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提案》,又是怎样从589件提案中脱颖而出的呢?  相似文献   

9.
所谓的“一号提案”,不是提案产生的序号,而是提案体现的重要性。“一号提案”所提的建议是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党政机关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经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数易其稿而成。符合上述条件的提案,经层层推荐,精心遴选,反复协商,经主席会议讨论确定,在常委会议上审议通过。每年“一号提案”的产生过程,都是政协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展示调研成果的过程。那么,此次大连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一号提案”《关于全力推进我市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提案》,又是怎样从589件提案中脱颖而出的呢?  相似文献   

10.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节能已然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们也针对我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建言献策。据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人赵启正介绍,低碳经济已成为本届政协委员提案中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种不可逾越的刚性约束,全球气候治理体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各国在未来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任何力图重塑国际秩序的国家都必须顺应低碳转型的全球性潮流。全球气候治理正在成为撬动当前国际秩序转型的重要杠杆,推动国际秩序转型朝着特定的方向发展。如果说走向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各国组织其经济社会活动的必然选择,那么低碳化转型越成功的国家在国际秩序转型进程中就越会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掌握主导权。一般而言,国际秩序由国际规则制定权分配、国际制度、国际观念构成。全球气候治理的根本要义在于促使世界向低碳经济转型,这对世界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产生深远影响,最终会影响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国际制度的建设和国际观念体系的重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秩序本身的内涵与特质。中国正在成为影响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在全球低碳化转型的道路上,中国担负着特殊的国际责任和绿色使命,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战略选择不但会决定中国在未来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国际秩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气候异常变暖和环境持续恶化使"低碳经济"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国际贸易的低碳化更是顺应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将对各国的对外贸易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评选2014年大连大事,金普新区获批肯定是首屈一指。在今年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立案的632件提案中,金普新区再上"头条"。《关于以体制创新和自主创新为突破口推动金普新区创新发展的提案》还被确定为今年的市政协"一号提案"。该提案从4个方面15个点,围绕推动金普新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目前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及其共同根源的分析,作者认为低碳经济成为破解这一双重危机的必然选择,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推动全球形成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在近期表现为绿色复苏,从长期而言,将推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具体表现为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技术、贸易、金融竞争。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它既是对中国现状的挑战,也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机遇。通过对中国、美国、欧盟与日本的低碳经济进行比较研究,作者提出中国应走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并分别从国家、企业与社会公众层面提出了中国应对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周艺 《新财经》2010,(4):16-16
又是一年全国“两会”时,又是提案收获时。近年来,有些职能部门对提案是“重答复,轻落实”,就提案答提案,就事论事,把办理提案等同于解释、说明、答复问题,在“落实上”下功夫却不够。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个别,而是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浮现以及围绕碳减排国际谈判的不断推进.低碳时代开始到来.碳减排问题成为各国各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马驰  王芳  董晨萱 《北方经济》2010,(13):39-41
"京都协议"生效以来,温室效应越来越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点,因而低碳的发展模式越来越被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提到议事日程.相关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的增温效应占温室气体总效应的6成左右(郎春雷,2009).  相似文献   

18.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均将应对疫情和恢复经济置于首位,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全球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关进程。但疫情的影响终究是短期现象,气候变化的风险和挑战依然长期存在,各国也相继表示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绿色低碳复苏与发展,避免疫后恢复经济的举措偏离可持续发展2030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3816号提案主题词:人才提案内容摘编自2008年"千人计划"出台以来,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逐渐扭转成为全球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踊跃回国发展,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千人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引进方式、评审制度方面尚有欠缺,存在人才浪费现象、人才利用率亟待提高,各地政策不平衡、海归人才分布不均衡,注重引进海归人才数量、忽视"存活率"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从两会的媒体报道来看,有不少关于品牌的提案。这些提案可分为三类,一是从行业角度提出的,即人大代表姜明提交的《自主品牌促进法》议案。二是从企业角度提出的,如人大代表、志高空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浩的建议:国家负担50%自有品牌海外推广费,以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