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国家信息中心信息科学与应用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综合组及《人民日报》理论部、《经济日报》理论部、《经济学周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共同发起和组织的“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研讨会”,于1989年3月1日至2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目前首次举行的大型通货膨胀专题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近百人,收到论文40余篇。与会代表就有关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机理、通货膨胀的预期、滞胀、通货膨胀的综合治理,以及研究中国通货膨胀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有益的建议。现将这次大会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我国预期通货膨胀的形成及其影响力时间跨度,进而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和经济转型提供指导和建议,文章基于我国2010年至2016年的CPI数据,先研究预期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对预期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目前的宏观经济情况和货币政策,进一步提供控制通货膨胀、调整货币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滞胀"之争不断升温传统经济学曾经认为,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不会同时出现。但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局面,打破了这一神话。中国就目前发展阶段而言,尚难以出现美国70年代那样的"滞胀"局面,但是,对于是否会出现"中国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3,(5):147-150
在分析通货膨胀预期理性预期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利用Calvo(1980)的交错契约模型,通过建立动态分布滞后模型,证明我国通货膨是基于理性预期和混合式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最终决定方程,既有前瞻性又有后顾性是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特点。我国通货膨胀的与资产价格密切相关,资产价格上涨能引起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包括产出、消费、投资和资产价格波动预期等会影响通货膨胀预期,最后给出相应通胀预期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并运用“Kalman滤波”方法估计1979-2004年间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产出缺口,然后根据这些结果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的影响、决定产出缺口大小的影响因素等,最后利用研究结果对我国2005年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对话的权利     
上世纪70年代,全球经济(主要是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体)首次遭遇经济增长缓慢与通货膨胀高涨并存的“滞胀”局面。由于这些发达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日益深化,需要加强沟通协调,以解决这一问题,美、英、法、德、意、日、加七个西方发达国家组成了“七国集团”(G7),七国首脑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进行会晤。讨论全球经济形势,协调各自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7.
<正>我今天想谈一个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那就是滞胀,经济停滞发展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从2009年的中旬开始,我们应该对未来有什么预期呢?我在去年的11月时说中国经济还没有进入严冬,春节之后的中国进入严冬,经济到达谷底。日本的经济冬天持续了20多年,至今仍未复苏。因此我们的问题是我们的经济在到达谷底之后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中国总供给曲线性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从总供给方面来研究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和经济波动,通过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的变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具有一致性;经济的短期波动则主要由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引起,但是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有一定的影响,即中国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与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在结构上一致,并无其他变形。  相似文献   

9.
1936年凯恩斯(J.M.Keynes)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它不仅为30年代经济大危机提出了解救的政策措施,而且还标志着不同于古典学派的较为系统的宏观理论的创立。凯恩斯不同意价格机制可以自动使供求均衡且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否定了“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及古典二分法。凯恩斯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市场不能完全出清,失业和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必须由政府干预经济。但是到了70年代中期,由于发达国家通货膨胀加速,失业不断增加,导致“滞胀”的发生。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提不出对滞胀现…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主任魏加宁日前在“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上演讲时称,世界经济有可能面临“滞胀”风险。魏加宁谈到当前世界经济状况时认为,美元大量注水,导致大宗商品等的相对价格暴涨;美国消费过度,放松银根只能导致通货膨胀,而不会拉动经济增长;新兴工业化国家为防止热钱流入,不得不收紧银根,从而导致增长放缓;另外,目前世界缺乏新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开始恢复,在维持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也在加速,出现了经济过热的迹象。最近公布的2011年3月份数据显示我国CPI达到5.4%,创32个月新高,能源、食品和原材料价格飙升也加强了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本文主要研究诱发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缓解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世纪初,“通货膨胀”一词首先出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今通货膨胀的浪潮也席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经济增长较快的亚洲各国.尽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通货膨胀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有所不同,但在物价上涨、币值下跌等由通货膨胀带来的不良影响上还是有相似之处的.面对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上带来的消极影响,我国企业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蔓延,比如培养更多有质有量的会计人才,更加深入地学习国际会计准则,适时地改进我国的会计处理观念等.基于此,在介绍通货膨胀的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菖菖兄,你好:自从2004年2月我们汉城分行开业至6月底,近五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盘算了一下这段时间的经营情况,整体上看还不错。我行的资产总量按照原来计划稳定地增长,到2004年6月底,已经达到了1.3亿美元左右(计划到年底达到2.2亿美元),完成了全年计划的60%。不过,韩国经济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并没有完全走出危机的阴影,在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增长后,新世纪开始又在下滑,时下则进入了所谓的“滞胀”之中。“滞胀”是一个经济学词汇,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停滞,同时通货膨胀并行的状况。目前韩国的经济增长大为降低,物价…  相似文献   

14.
利用动态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对我国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风险因素对通货膨胀风险等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动态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和分析通货膨胀风险。利用我国实际经济数据进行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在88.24%的可信度下,我国2012年第二季度的通货膨胀风险等级为2级,通货膨胀率预测值约为3.8%。通过分别使用包含和不包含企业家信心指数的动态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预测,结果发现考虑了企业家信心指数的分类器大约能将预测准确率提高5%,这说明对通货膨胀风险等级预测有必要考虑经济主体的预期因素。通过计算6个指标对通货膨胀风险等级的影响程度,发现货币供应和产出缺口仍是解释我国通货膨胀风险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政府各种各样的刺激计划,在我看来没有必要,因为它只是延缓了调整的进行。政府的金融救援计划那是迫不得已,但是金融救援计划的后果非常危险,可能是通货膨胀。美联储为了救急大印钞票,为日后的通货膨胀埋下伏笔,种下祸根,所以今后有可能看到在西方经济复苏的时候,跟着经济一起上升的是通货膨胀,甚至更坏的是滞胀,因为这些资金在实体经济中找不到很好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6.
丁斗 《中国企业家》2008,321(15):37-37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走走停停地持续了近一年。近半个月来,房利美(Fannie Mac)和房地美(Freddie Mac)陷入困境,加上油价暴涨、股市暴跌,让人们对次贷已经放松的神经又紧绷起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快速上升,世界经济仿佛要回到上世纪70年代那种不堪回首的“滞胀”梦魇。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双顺差”对中国通货膨胀影响的文章比较少.研究两者的关系不仅能够认清它对我国的通货膨胀到底起到什么样的、多大的作用,还能对正确理解“双顺差”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相应部分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1994-2013年数据,对“双顺差”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同,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具有双重目标:稳定币值和促进经济增长.本研究考虑了这种特殊性,通过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央银行和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研究了市场分割条件下我国中央银行与经济主体围绕通货膨胀进行博弈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我国中央银行天生具有制造通货膨胀的内在动机,但是由于经济主体理性预期的存在,中央银行在短期内获得的收益将会被在长期付出的更大代价所抵消.最后,本文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长,各界对我国的通货膨胀预期增加,我国的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两难压力。通过对我国1991~2009年的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的数据分析显示,在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我国的物价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大宗商品、国内农产品、房价的持续升高,我国的物价指数不断攀升,我国经济进入通货膨胀周期已经得到各方的一致认同,社会各界的通过膨胀预期不断加强,政府也将防止通货膨胀作为当前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同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并简要分析了在当前情况下应对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