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劳动关系的调整,由裁员、跳槽、社保、劳保、补偿金引发劳动关系的摩擦也日益增多,劳动争议总量持续攀升。由于当前劳动关系出现的新特点,使得在劳动关系中产生不稳定因素突出,劳动关系主体力量平衡难以维系,劳动关系协调乏术,企业对劳动关系的粗放管理的诸多问题。推行集体协商制度,完善争议预警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劳动规章,发挥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作用,加大探索三方协调机制的力度,对防范和控制劳动争议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法制的推动和完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陆续出台,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尝试用法律武器来解决劳动争议,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中劳动者一方起诉用人单位的案例不断增加,特别是"恶意诉讼"事件频繁出现,劳动关系中的信任危机与日俱增。本文针对劳动争议过程中劳动者一方提起的恶意诉讼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建议。几种典型的恶意诉讼现象劳动关系:在劳动者求职和入职环节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性质究竟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一定要清楚明确。有少数劳动者,为了获得工作岗位,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混淆事实。例如,有些提前退休人员、与第三方存在劳动关系的人员等在求职(全日制工作岗位)过程中,不如实提供个人  相似文献   

3.
企业动辄运用罚款权进行劳动用工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存在权利滥用的现象,在客观上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极易引发劳动争议。在《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后,有关企业是否拥有法律支持的罚款权问题一时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一问题以及企业弃用罚款权的劳动用工管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劳动法》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法》实施以来 ,我国劳动用工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实施 5年情况看 ,用人单位在调整劳动关系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劳动合同内容不完善 ,管理不规范 ,相关的劳动合同配套制度不健全 ,人为制造各种劳动关系复杂问题 ,从而引发的人员流动、社会保障等劳动关系纠纷越来越多 ,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急剧上升的态势 ,许多用人单位对处理劳动关系问题感到棘手 ,不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还不得不面对败诉的尴尬局面。如何解决好日益突出的劳动关系问题 ,已成为用人单位劳动管理工…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讲,劳动争议的产生源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劳动追求福利最大化之间的矛盾。经济转型条件下,我国现行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原因既具有资本与劳动矛盾的普遍性,也具有经济转型条件下的特殊性。本文在我国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分析了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问题探索了一些合理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煤炭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下单一的用工模式,有了真正的用工自主权,各种新型的契约式劳动关系代替了传统的劳动关系,灵活多样的用工机制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但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职工观念转变不到位等因素,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也不断增多,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稳定。 一、煤炭企业劳动争议的主要表现 l.劳动合同混乱引发的劳动争议。用工制度的自主性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用工的随意性。许多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混乱,人员构成复杂,仅现有的劳动合同就有全民合同制、临时合同制、计划外用工、  相似文献   

7.
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随后各地区又规定了劳动争议处理实施细则,各企业都相应地成立了一级调解委员会,二级调解委员会,政府部门设立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这些机构的成立,都是要解决双方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问题.一、建立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配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一部有关劳动争议救济途径的法律在2008年5月1日起实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作为一部程序法,究竟有何亮点?它的出台对用工企业、员工会产生何种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以下文章里——解析。  相似文献   

9.
现行劳动法规、各种制度的不完善以及职工与企业行政领导认识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劳动争议。因此,妥善地处理劳动争议,是改善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安置国有煤矿富余人员一直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研究清楚国有煤矿富余人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一、国有煤矿劳动供求模型 我们定义国有煤矿富余人员是指企业愿意使用的劳动量和劳动存量之间的差额。其中,愿意使用多少劳动量,取决于企业生产需要和使用劳动的代价;存量是指现有正式职工潜在可以提供的劳动量,例如,若某企业有职工500名,500名职工一天劳动8小时所提供的劳动量就是存量。因此,企业富余人员状况取决劳动需求、劳动供给、存量三个方面的综合作  相似文献   

11.
沈磊 《IT经理世界》2022,(11):29-32
劳动能力鉴定作为社会保障制度当中的核心部分,不仅是帮助工伤职工顺利取得工伤待遇补偿的重要依据,还是因非工伤或者因病职工合理合法享受社会保障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能力鉴定关系到了职工权益、民生以及服务作风等。为解决劳动能力鉴定后可能存在的争议和当事人权益受损的问题,保障受伤职工合理合法享受基本权益,本文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手段,开发设计出一种用于劳动能力鉴定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劳动能力鉴定公共服务模块、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模块、劳动能力现场鉴定模块以及劳动能力视频鉴定模块等构成。通过该平台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可随机抽取鉴定专家,让其在线给出相应的鉴定意见,并由总鉴定专家进行复核、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给出最后结论,以此获得准确的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并上传到信息平台数据库当中,实现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融合,从而提升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劳动积极性是人们在劳动中愿意做出的努力程度。它包括劳动态度、劳动行为、劳动效果。它体现了劳动在劳动中的主动性,体现了劳动在劳动中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力争到本世纪末通过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分配结构、分配方式,使大多数国有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有企业普遍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解决人员臃肿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妥善解决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企业劳动关系调整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对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尤为重要。笔者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律师问答     
读者提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实行,这是怎样的一部法律?有何特点? 律师回答:《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为了配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而颁布的一部有关劳动争议救济途径的法律,有以下四大亮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航天企业 2 0 0 0年底以前将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大部分为 5年期劳动合同 ) ,如何做好这次续订、终止劳动合同工作 ,已成为当前航天企业劳动关系矛盾及争议的焦点。大多数企业感到棘手、难办 ;劳动合同即将届满职工感到茫然、忧虑。笔者认为 ,要做好续订、终止劳动合同工作 ,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 依法规范航天企业续订、终止劳动合同工作航天企业续订、终止劳动合同工作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劳动合同配套制度 ,切忌与《劳动法》及国家有关法…  相似文献   

16.
劳动关系管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的建立、持续、解除各个环节上的管理,而这种管理必须以国家的劳动法规政策为依据,依法而治。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劳动争议发生的数量也在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角度来分析艺术品创造加工过程的特殊性,把握艺术品创作生产的基本规律,对艺术品劳动生产过程的特殊表现形态进行分解及实例剖析,以发挥艺术品劳动过程中的特质魅力,最终体现实实在在的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些影响劳动关系稳定的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执行各类法规政策中遇到的问题等将突出显现出来。概括起来看,当前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以下几类应引起重视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两改一同价”全面实施后,县级供电企业对部分原乡(镇)电管站人员、村电工进行了重新考核、择优录用并新建了劳动关系。由于国家在体改时对原乡(镇)电管站人员、村电工如何进行安置和补偿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供电企业在与之处理劳动关系时极易引发争议。这些问题正严重困扰着县级供电企业。  相似文献   

20.
劳动创造世界。不劳动者不得食。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劳动者至今在很多领域和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尊严和保障。"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织近年来提出的一个理念,旨在保护劳动者权利,保障劳动者享有足够收入和工作机会,使劳动者获得充分的社会保护。国际权威组织对体面劳动给出的定义是:根据就业人员自身和其所属集体的条件,可以保障其自由、安全、尊严和公正的劳动。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最根本的是要保障他们的权益,特别是要致力于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总书记的指示正在得到落实,我们也相信一定能够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