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崔森 《经济月刊》2009,(10):44-45
外汇市场和汇率不仅是货币兑换和贸易结算的工具,而且还是国与国之间更高层次经济竞争的重要工具。恰当地使用这一工具,会使本国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处于更有利地位。美国就曾在外汇市场上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一次次化解了自身的危机,并从中获得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外汇市场具有封闭性、垄断性、活力不足及流动性差的特点,为完善外汇市场,提高交易效率,需要引入做市商制度,它不仅有利于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且可以活跃外汇交易,提高外汇市场的流动性,维持价格形成的稳定性。为了全面推广做市商制度,还需要采取多方面配套措施,即完善外汇市场机制、加强资本和经常项目管理、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及丰富外汇交易工具等。  相似文献   

3.
开放经济条件下远期外汇市场发展问题研究邢毓静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从外汇市场运行的通常情形看,远期外汇交易是有效的外汇市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远期交易为进出口商和资本流动提供了重要的套期保值工具。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远期交易对于其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以及...  相似文献   

4.
2015年8月11日,央行推行人民币汇率改革,银行间外汇市场报价对汇率中间价的影响显著提升.汇改两周年,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渐趋稳定,改革迎来机遇期.巩固汇率改革成果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外汇市场发展,特别是银行间外汇市场发展.从主体结构、产品结构、交易机制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发展现状.立足于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背景,发现其存在做市商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境内外市场联动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目前的外汇市场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外汇市场上的主体还不是真正独立的产权主体,因而不是真正合格的市场主体,这意味着,中国要形成真正的外汇市场,最根本的是要先进行产权改革以重新构造我国外汇市场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1.如何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外汇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外汇市场参与者少,手段和工具也不够丰富。如国家计委有关司的调研,我国国有企业外债当中利用利率、汇率套期保值来对冲风险的,所占比例还不到15%,85%的国有企业在经营外债过程中不太懂得利用市场手段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外汇市场发生了重要变化:电子经纪系统于1992年建立并应用到市商之间的交易。电子经纪系统建立以来,在市场中占有的交易比例迅速上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美国电子经纪系统的外汇交易1998年占市场比例不到1/3,2001年则上升到79%;英国这一比例1998年是30%,2001年则达到67%;日本的这一比例1998年是37%,2001年上升到48%。电子经纪系统使外汇市场交易制度发生了重要变革。一、外汇市场流动性衡量的标准交易者能否在他预期的价格和交易数量上成功进行交易是判断市场流动性的一个标准。对于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市场中的银行进行…  相似文献   

8.
2007年至今,中国汇率水平的合理性一直存在争议。理论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结论。文章从外汇市场压力的角度,重新审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999年第一季度——2011年第四季度整个时间段中中国外汇市场存在升值压力情形比较多见,即从外汇市场压力(EMP)的每个季度的具体数值衡量当时人民币汇率水平可以得出人民币汇率水平存在一定低估的结论,在2005年7月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结果显示中国外汇市场升值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外汇市场压力情形与之前大不同,中国外汇市场升值压力与贬值压力瞬间转化。这一现象警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需逐步推行。  相似文献   

9.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上升,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全球外汇市场剧烈震荡.在此背景下,本文考察了疫情发生前后全球外汇市场风险网络变化、疫情冲击对全球和中国外汇市场风险的影响,以及基本面和政策等因素对该影响的增强或缓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从疫情发生前后全球外汇市场风险溢出结果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是全球外汇市场中主要的风险输出者.新兴市场国家自身汇率风险较高,且在疫情发生后其汇率波动幅度更大.(2)从疫情病例对外汇市场风险回归结果来看,确诊病例增多的不利消息显著增加了外汇市场的风险水平,且影响效果高于治愈率提高这一有利消息的风险缓释作用.进一步来看,其他金融市场的风险共振效应会放大疫情冲击对外汇市场风险的影响,实体经济和政策的风险分散效应会减弱疫情冲击的影响效果.(3)从中国外汇市场来看,疫情发生前后,中国外汇市场波动率呈递增态势,且中国由风险输出方转向风险接受方,防控输入性风险是当务之急.进一步地,中国实体经济风险高时,解决国内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但防范输入性风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钟阳  丁一兵 《经济评论》2012,(1):140-146
美元堪称世界的"霸权"货币,其地位的维持要借助在位货币的优势和外力支持,本文通过面板模型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静态面板模型中发现,一国(地区)同美国的实际进出口贸易额、一国(地区)外汇市场规模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均产生重要的正面影响,这表明一国(地区)与美国的实际进出口贸易额越大或一国(地区)外汇市场越发达,该国(地区)对美元的需求量越大。随后的动态面板模型不仅支持了上述结论,而且发现前一期外汇市场的实际货币交易量也是影响美元充当主要国际货币的重要因素,一国(地区)前一期外汇市场的实际货币交易量越大,其越青睐于持有美元,美元在该国(地区)的地位就越高。这一结论证实了网络外部性效应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1994~2009年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产品差异化的变化。研究表明,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产品差异化程度明显不足,一方面,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产品存在服务和营销差异,主要是信誉化差异等方面的主观差异;另一方面,各主体产品的客观差异化程度严重不足,存在产品同质化、交易币种偏置等问题,这种状况不利于银行间外汇市场结构通过差异化进行调整。因此,应采取措施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产品差异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避险工具的选择无论对以外汇投资或是以保值为目的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都是最为基本的环节 ,同时适当的避险工具选择也奠定了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这里讨论的所谓避险工具是指用以进行事先预防和事中控制投资风险的投资方式及衍生工具。主要以外汇投资和外汇保值两方面进行讨论。一类是以风险分散的投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针对外汇投资 ;另一类是以对冲方式运用衍生工具进行避险———针对外汇保值 ,这是较为适合现阶段中国外汇市场的 ,故以此作为主要讨论对象。1外汇投资避险工具外汇投资的风险可被分为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其中系…  相似文献   

13.
全球外汇市场每天约有3万亿美元的巨额交易量,这个成交量大约相当于我国A股市场每天成交量的近100倍.这使我们不禁要问,如此巨大的交易量,是什么人在买卖呢? 我们可以从外汇交易的参与者和他们在外汇市场的地位对他们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尽管美元的未来存在不确定性,但从现况来看尚无任何货币具备超越美元的实力,对美元地位的短期走势并不能作出简单的判断.作者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外汇市场的发达程度对美元国际地位的确定产生了重要的正面影响:一国外汇市场越发达,其越青睐于持有美元;另外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前一期外汇市场的实际货币交易量也是决定美元国际地位的显著因素,并且前-期外汇市场的实际货币交易量越大,该国对美元的需求量越大.这一结论证实了网络外部性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李杰 《经济论坛》2008,(8):38-40
一、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的简要回顾 我国外汇市场改革自1979年开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979年到1994年,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阶段;1994年到2005年,统一的外汇市场初步创立阶段;2005年到现在,外汇市场的深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生成机制不合理、汇率制度制约了货币政策、外汇市场不完善、外汇储备过度增长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高度市场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强化相关经济体制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7.
在存在巨大差距的客观前提下,深港外汇市场如何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在深港外汇市场充分合作之前的一段时期里,迫切需要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探寻深港外汇市场合作的原则;二是积极探讨深港外汇市场合作的途径或者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 自改革以来,我国出口创汇留成比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并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意味着我国的两重汇率制度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而外汇市场随之也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因此,外汇市场的均衡及其变动趋势就成为一个急待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调了约2%,从1美元兑8.277元升至8.11元,同时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新的人民币汇率机制预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动,而只有成熟的外汇市场才能生成反映真实外汇需求的汇率。从当前我国外汇市场的现状看,显然远不具备成熟外汇市场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其流动性和真实性远远不能满足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需求。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已是迫在眉睫。发展外汇市场必须与资本账户开放、金融体制改革的阶段和步伐相一致,外汇市场的发展将受到以上边界的约束。从国际上一些国家走向弹性汇率制过程中外汇市场发展经验看,必须高度重视外汇市场投机风险带来的巨大灾难,稳妥、渐进地推进外汇市场建设,以实现外汇市场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等基本功能为核心,以市场规律和商业利益为导向,兼顾微观效率和宏观稳定的协调,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协调,始终与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相协调,与我国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基于以上原则,目前我国外汇市场的建设需要分阶段进行:首先,应该做好即期外汇市场的完善工作;其次,发展有限制的远期外汇市场,金融产品创新的重点是人民币远期和人民币衍生产品;最后,随着资本账户完全开放,再发展完全意义上的远期外汇市场,即允许投机者参与的远期外汇交易。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11)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文章结合形势变化和当前监管理念,对"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外汇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宏观审慎管理着眼于创新宏观审慎调节工具,在政策中嵌入逆周期调节机制;微观监管着眼于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真实、合规性监管,依法依规维护外汇市场秩序;通过完善"两位一体"的外汇管理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实施外汇管理,防范和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维护外汇市场秩序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