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额担保贷款是国家就业再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沿革,阐述了陕西开展该项工作的有关情况,深入分析了当前小额担保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简化手续、修改完善操作办法、建立评估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果洛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自开展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果洛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稳步推进,然而面对新形势下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和生态移民的就业压力,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业务开展不均衡,银政协调不畅,反担保存在很大局限性和政策惠及面窄的问题日益突显.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人民银行、劳动保障、财政、金融机构等部门的共同推动下,金昌市小额担保贷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同时,也在化解民生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根据对金昌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情况的调查,客观反映了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积极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进一步完善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人民银行总行会同国家三部委共同制定颁布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旨在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金融支持.近日,我们走访了劳动保障、财政、经贸委、商业银行等有关部门和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以下简称小额担保贷款)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前渭南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担保机构少、担保基金少、缺乏资本金补偿机制;与担保中心合作的金融机构少、贷款风险大、收益少,金融机构缺乏积极性;贷款申请条件高、办理贷款手续复杂、贷款额度小、期限短.建议政府充实担保基金,确保政策连续性;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保护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保证政策顺畅执行;简化手续、降低门槛、加大额度,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推动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小额担保贷款是促进再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其在运行中贷款对象的经营能力与贷款期限的不对称,贷款人的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担保机构的责任与收益不对称,使得三个利益主体都存在激励不足,小额担保贷款在很多地区没能发挥预期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文章作者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开展,进而从根本上发挥其促进再就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抓政策抓学习,理清工作思路 2002年以来,中央和陕西省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人民银行铜川市支行提出了"思想重视、把握政策、积极准备、稳步实施"的推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思路,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在扩大贷款对象范围、完善财政贴息管理、探索贷款管理模式创新、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带动个人就业的倍增效应、加快信用社区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工作程序,确保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在铜川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定西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情况调查,发现该政策在当地执行中存在担保基金筹措难、下岗职工取贷难和银行营业风险控制难等问题,并从制定政策缺陷、政策与市场失灵和办理程序复杂等方面分析了成因,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下岗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力营造石嘴山市再就业工程良好服务环境,帮助更多的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人行石嘴山市中心支行在政府引导、金融配合、社会推动下,灵活运用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央行宏观调控职能,积极探索下岗职工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运行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再就业小额贷款发放管理新路子,为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资金支持.截止2003年8月末,全市3.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10.
一、难以开展的缘由 (一)制度不够完善.一是经营风险过高.调查显示:石嘴山市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小额担保贷款表面上有担保机构进行担保,而实际上贷款发放比例是按1:4进行,还有3倍的贷款没有担保.二是财政贴息范围难以界定.小额担保贷款所指的微利项目多属于社区的第三产业服务性质,县域社区服务业并不发达,下岗失业选择的项目并不多,况且目前县级没有明确小额担保贷款认定机构、微利项目与非微利项目难以划分,可行的微利项目过少.三是信贷人员责任追究制度成为操作上的一大障碍.四是担保机构的主体资格尚不明确.五是担保基金代偿率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